浅谈石舒清《娘家》的心理描写艺术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石舒清《娘家》中的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的分析来感受人物内心丰富而复杂的矛盾情感,去感受作家细腻的心理描写,细细品味作家的心理描写艺术,去欣赏描写人物内心的美。
【关键词】心理描写、人物、思想感情
心理描写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
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可供运用的方法是很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内心独白、动作暗示、心理概述、景物衬托、心理分析式。
石舒清,宁夏文联一级作家。
其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
他擅长写细微的感受、情绪及心理波动等等,而又不显琐碎、沉闷,这主要缘于他个人在体验上所达到的深度。
现实生活中的石舒清,是一个心性极为敏感的人,他能穿行在各种细微的感受中,又有准确表述这种感受的能力。
娘家和丈夫到底哪方重要?这样一个可以与“母亲和媳妇同时落水”相比拟的经典问题横亘在夫妻生活中,一旦被选择,就像惊涛骇浪一样席卷平静安详的家庭生活的各个角落。
在《娘家》作品中,主人公“她”就一直处于这种矛盾之中,在这个矛盾之中她一直都备受煎熬、痛苦地挣扎,不仅如此,她还处在多层矛盾之中。
那么,主人公所处的矛盾都有哪些呢?正如陈书栋所说:“不能孤立地看待矛盾,如果把矛盾封闭起来,仅仅从对立双方的关系出发是不够的,还必须引入与对立双方的第三个方面,或第三个事物或第三个运动方式等才行。
”①首先就是丈夫和“娘家”那个更为重要?其次是“她”在爱丈夫与恨丈夫、故意气丈夫的矛盾中挣扎;再次是在老娃家和其他兄弟家之间,她处在两难的境地。
同时,从女主人公的心里变化及活动我们也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小女人的任性、仰仗娘家势力的优越感、对丈夫无时无刻的牵挂和爱、普通农村妇女的习性(与丈夫生气回娘家)……而这些矛盾基本上都是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和刻画表现出来的。
我们惊叹于作者对女子的心思的拐弯处、幽微处揣摩得那样仔细。
“她”的一切回味、懊恼都只能往自己心里去。
语言的内驱力化在生活的细处,化在人心的深处,化在暗夜的无形处。
这些细腻的心理描写在以上所提到的几个表现形式上基本上都有所表现。
(一)内心独白
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关
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
一般使用第一人称。
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的话外音活动,是倾吐衷肠,透漏“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是她又有些果断地想,我就是要看看你来不来叫我,你要是不来叫我那咱们两个的事可真就算大了②”、“我娘家二三十户人,我一家住上两天,几个月也就过了,你个老东西,你就一个人轻松着吧。
”这些表现了女主人公在和丈夫赌气时的心情,通过这些细腻的心理描写,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普通女子的内心情感。
“她在心里哽咽着对他说,我究竟怎样惹了你,你竟这样地欺负我呢?你为啥不把我叫回去?这么长时间了,我没有一天不等你,你咋就不来?为啥吗你?难道我就不值得你把我叫一叫?难道你真的就一个人过着好吗?你把我叫叫,能少个啥?蹦蹦车坐上,两个钟头就到了嘛。
我一个女人嘛,我的面皮子总比你一个男人薄吧?你把我叫一叫,咱俩一起同搭上蹦蹦车回去,那该多好。
你偏偏要把个简单事往复杂里搞,偏偏把这个事搞僵你才满意,你咋这么个一人啊……③”以与丈夫对话的形式,通过内心情感的倾诉与发问,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丈夫闹矛盾而负气离家回到娘家但是却急迫想回家的女子形象。
她倾诉衷肠,呼唤丈夫接她回家,她内心的无奈、酸楚、女子特有的细腻情感都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二)动作暗示
人物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支配,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是心理描写的又一表现形式。
“她原本是等着他这一手的,想他只要手伸出来,哧溜一下,她就扑到他怀里去,好好用牙咬咬这老东西。
可是他的手真的探到她身上时,她却滚了两个过儿,离他很远睡下了,并且就给了他一个被子④”、“她背上在远处躺着,心咚咚咚跳得厉害⑤”通过这两个动作向我们展示了夫妻之间的微妙感情、小女子的任性、矫情……同时也体现了女子内心那种想与丈夫和好但是每到做时却事与愿违的矛盾心境。
这是女主人公处在爱丈夫与赌气惩罚丈夫的矛盾之中。
然而,女子固有的心性有极高,所以还是违心拒绝了丈夫的“求和”。
(三)心理概述
这是本篇小说所用最多的心理描写表现方式。
又称心理析,是作者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称。
由于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评介,因此不但便于比较细腻地表现人物当时的思想,还可以有进展地概述人物当时当地的是思想活动,还可以有进展地概述人物在一段时间的感情变化,内心斗争。
在女主人公内心的两大主要矛盾在这一段中表现是最突出的,也是女主人公内心挣扎最激烈的时候。
“她想,假如丈夫真的打她,她会怎样呢?娘家人果真要来找她的丈夫算账吗?想到她娘家人蜂拥而来,一大帮人把她的丈夫压倒在底下,她就觉得不寒而栗。
她想极有可能,她是不允许娘家人这么干的,那时刻毫无疑问,她会和她的丈夫站在同一个立场上给自己的娘家人一个尴尬⑥”、“不过也说不上,要是丈夫他真是打了她,她就有可能和娘家人站在一个立场上,让田志文也尝尝她娘家人的厉害⑦”。
这两处的心理活动形象地表现地“她”处在丈夫与娘家人的天枰中环间摇摆。
她爱自己的丈夫,可是如果丈夫打了他,她又很想报复一下他。
在这天枰的中间,她摇摆不定,内心备受煎熬、挣扎。
此外,她还处在老娃家与其他兄弟家之间的矛盾。
“她起早贪黑地帮老娃媳妇把麦子,她不能帮老娃一家拔吧,都是兄弟,你咋就给老娃一家拔呢?弟弟们也许不说,弟媳妇们却一定是要说的。
⑧”这再次让她陷入两难境地,没办法,就这家拔两天,那家拔两天,既劳身又劳心。
通过她身处的各种矛盾可以看出她身在娘家的日子有多么的痛苦、难熬、幽怨、尴尬……
(四)环境衬托
在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环境描写是不可缺少的。
恰当的环境描写既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
同时,还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
在这篇小说中,对环境的描写相对来说比较少。
但是,作者对这一环境的描写比较细致。
“当她一个人坐在令人担心的蹦蹦车上时,日头已经升了起来,路两边的庄稼上的露珠闪闪地发着亮光。
⑨”朝阳初升,草露犹泫,但是在作者笔下却有一种夕阳西下的悲凉之感。
通过这段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无限的凄凉之情,她心伤、落泪、将小女子的情怀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通过对《娘家》心理描写特色的解读,我们领略了石舒清笔下心理描写的艺术之美。
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复杂的矛盾的心理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心思细腻、敏感、幽怨、处于矛盾之中挣扎的妇女形象。
作家以细腻的笔法,描写人物内心细腻的感情,向我们展示了心理描写的艺术之美。
①陈书栋:评〈矛盾基础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