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电梯基础布置及设计 (2)四、电梯基础验算 (3)一、编制依据1、栗雨香堤四期工程总承包施工合同;2、栗雨香堤四期工程建筑、结构、安装专业施工图纸;3、栗雨香堤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租赁公司提供的SC200/200DKI型电梯参数;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6、《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GB26557-201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本施工方案涉及的有关的国家(地方)或行业规范、规程、法规、标准、图集。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有3栋高层,分别为7#、8#、18#楼,考虑在砌体及装饰阶段材料垂直运输采用施工电梯,根据工程的施工现场情况,我司在,3栋高层各布置1台施工电梯(SC200/200),电梯的起升高度7#、8#楼约100米,18#楼约70米。
三、电梯基础布置及设计1、施工电梯基础形式SC200/200型电梯要求其地基的设计承载力为f≥150kpa,而根据施工电梯平面布置需要,7#、8#两栋高层的电梯基础位置均为回填土,承载力标准值为fa=30kpa。
为保证电梯基础的安全性、耐久性,在电梯基础底平地下室底板底设置1根现浇独立柱,柱下做一个独立柱基承台。
(根据现场土质情况,电梯基础柱下承台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承载力标准值为fa=1500kpa)。
18#、栋高层的施工电梯位置在地下室车库顶板上,可以地下室顶板作为施工电梯基座板,在施工电梯导轨下6000×6000范围内以钢管加可调支座顶托形成加固体系,保证施工电梯基座的稳固。
2、施工电梯基础的定位各栋施工电梯定位详后附图3、施工电梯基础设计及加固设计3.1 7#、8#施工电梯基础采用300mm厚,4000×6000独立柱基承台,基顶标高-5.700m,配筋见附图,独立柱截面为800×1200,配筋见附图。
柱帽上支撑4000╳6000,400mm厚的施工电梯基座板,顶标高为-1.650mm,配筋见附图。
3.2 18#楼施工电梯基础直接采用锚栓固定在地下室车库顶板上,以施工电梯导轨为中心6000×6000范围内采用钢管加顶托形成加固体系(地下室负1层做加固体系),立杆间距为700mm,步距为1500mm,扫地杆距地200mm,双向全数连通设置,可调支座顶托长度不得大于300mm,支托轴心线应与水平面垂直且与其插入的钢管的轴心线重合,剪刀撑在支撑加固体系四面连通设置。
四、施工部署1、7#、8#电梯开挖独立柱基承台完成后立即组织验槽、浇砼垫层、砌砖胎模和钢筋的绑扎以及基础砼、独立支撑柱砼浇注及施工电梯支座板浇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进行施工电梯安装。
1.1 机械土方开挖(局部人工配合开挖)至基础底标高下10cm后,及时浇筑100mm 厚C10素砼,防止基土被扰动。
1.2 电梯基础模板采用砖胎膜。
1.3 砼采用商品砼设计标号为C30。
1.4 钢筋笼的制作制作及绑扎:钢筋的间距和规格型号见附图。
1.5 地脚螺栓的安装尺寸应严格保证,将基础底座与地脚螺栓临时固定在一起同时浇筑,砼浇筑时尽量避免发生偏移。
1.6 基础砼表面平整度小于1/1000。
1.7 现场砼运输浇注:采用塔吊浇注。
1.8 砼的养护采用自然养护。
五、电梯基础验算(一)7#、8#施工电梯基础验算: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施工图、施工升降机说明书、《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2.地基参数3.基础参数二、基础承载计算:导轨架重(共需67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70kg):170kg×67=1139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k=((1600×2+1480+0×2+0+11390)+2000×2)×10/1000=200.7kN;施工升降机自重:P=(1.2×(1600×2+1480+0×2+0+11390)+1.4×2000×2)×10/1000=248.84kN;P=n×P=1×248.84=248.84kN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P=2.1×P=2.1×248.84=522.564kN三、地基承载力验算承台自重标准值:G k=25×6.0×4.0×0.40=240.0kN承台自重设计值:G=240×1.2=288kN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522.564+288=810.564kN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f a= 1500.00×6.0×4.0×0.40=14400kN > F=973.05kN 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
四、基础承台验算1、承台底面积验算轴心受压基础基底面积应满足S=6.0×4.0=24.0m2≥(P k+G k)/f c=(200.7+240.0)/(14.3×103)=0.03m2。
承台底面积满足要求。
2、承台抗冲切验算由于导轨架直接与基础相连,故只考虑导轨架对基础的冲切作用。
计算简图如下:F1≤ 0.7βhp f t a m h o a m = (a t+a b)/2 F1 = p j×A l式中P j --扣除基础自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P j=P/S=248.84/24.0=10.368kN/m2;β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βhp=1;h0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h0=400-35=365mm;A l --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A l=3.6×1.3=4.68m2;a m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a t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取导轨架宽a;a b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a b=a+2h0=0.4+2×0.36=1.13ma m=(a t+a b)/2=(0.4+1.13)/2=0.76mF l=P j×A l=10.368×4.68=48.522kN0.7βhp f t a m h0=0.7×1×1.43×765×365/1000=279.5kN≥48.522kN。
承台抗冲切满足要求。
3、承台底部弯矩计算属于轴心受压,在承台底部两个方向的弯矩:M1 = (a12/12)[(2l+a')(p max+p-2G/A)+(p max-p)l]M2 = (1/48)(l-a')2(2b+b')(p max+p min-2G/A)式中M1,M2 --任意截面1-1、2-2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a1 --任意截面1-1至基底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a1=1.7m;l,b --基础底面的长和宽;p max,p min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和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p max=p min=(522.564+288)/24.0=33.774kN/m2;p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在任意截面1-1处基础底面地基反力设计值,p=p max=33.774kN/m2;G --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当组合值由永久荷载控制时,G=1.35G k,G k为基础标准自重,G=1.35×240.0=324.0kN;M1=1.72/12×[(2×3.6+0.4)×(61.43+61.43-2×213.84/15.84)+(61.43-61.43)×4.4]=175.46kN·m;M2=(3.6-0.4)2/48×(2×4.4+1)×(61.43+61.43-2×213.84/15.84)=200.41kN·m;4、承台底部配筋计算αs= M/(α1f c bh02)ξ = 1-(1-2αs)1/2γs = 1-ξ/2A s= M/(γs h0f y)式中α1 --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α1=1;1-1截面:αs=|M|/(α1f c bh02)=175.46×106/(1.00×14.30×3.60×103×365.002)=0.026;ξ=1-(1-2×αs)1/2=1-(1-2×0.026)0.5=0.026;γs=1-ξ/2=1-0.026/2=0.987;A s=|M|/(γs f y h0)=175.46×106/(0.987×300.00×365.00)=1623.38mm2。
2-2截面:αs=|M|/(α1f c bh02)=200.41×106/(1.00×14.30×4.40×103×365.002)=0.024;ξ=1-(1-2×αs)1/2=1-(1-2×0.024)0.5=0.024;γs=1-ξ/2=1-0.024/2=0.988;A s=|M|/(γs f y h0)=200.41×106/(0.988×300.00×365.00)=1852.66mm2。
截面1-1配筋:A s1=2148.85 mm2 > 1623.38 mm2截面2-2配筋:A s2=2601.24 mm2 > 1852.66 mm2承台配筋满足要求!(二)18#楼施工电梯基础加固验算计算依据: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8、《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9、《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一、参数信息二、基础承载计算导轨架重(共需67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70kg):170kg×67=1139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1600×2+1480+0×2+0+11390)+2000×2)×10/1000=200.7kN;Pk施工升降机自重:P=(1.2×(1600×2+1480+0×2+0+11390)+1.4×2000×2)×10/1000=248.84kN;P=n×P=1×248.84=248.84kN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