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课堂教学意义

研究课堂教学意义


中小学音乐教学
• 中小学音乐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按照国家 的规定,在规定的地点和时间,按照国家 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如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 围绕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个目标而 共同开展的活动。
• 中小学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
怎样理解“人文素养”
• 理解“人文素养”,遵循字面的内涵表述 和组合意义,就是最实际、最便利的途径。 “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 (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 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 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 •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 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 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 质”。
5.一些相关的教材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四)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
• 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还是一个专业。教师的专 业技能就是教学技能。教学技能在专门学校获得 的是一般性的、普遍性的、基础性的技能。这些 只是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基础。教学工作和其他 工作不一样。教学工作是对人的工作,人是社会 的人,社会每天在变化,人每天也在变化。因此, 教学始终是一种动态的工作,从事这个工作的人 要不断的学习提高教学技能才能适应这个专业的 工作。不断学习提高教学技能的方式就是教学实 践,场所就是学校里的教室。
一、研究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形态 (二)课堂教学是学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国家对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 (四)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 (五)课堂教学是教研员和教师的主要工作
(一)现代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形态
(一)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活动 的基本形态。这是一个基本问题。 关于课堂教学.doc
观点:
• 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否顺利,与教师的 教学密切相关。一个学校的音乐教育 是否成功,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举足 轻重。抓住了课堂教学就是抓住了学 科的根本,抓住了学科的本质。Βιβλιοθήκη (五)教研员和教师的主要工作
• 教研员和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普通中小学音乐 课堂的性质、作用、内容、要求以及相关领域进 行全方位的研究(即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的 活动过程)。这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 宏观的不断反复的活动过程。是一个又一个研究 成果不断形成的过程。每一次的研究活动就会促 进一个成果的形成。这些成果对普通中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中小学 音乐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音乐课堂 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 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 业接班人和劳动者的主渠道。
国家对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要求
(三)国家对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
1.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
美育的内容:
艺术美:音乐和舞蹈,绘画,影剧欣赏,文学; • 自然美,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美; • 社会美,以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为对象而感受和 体验到的美; • 科学美,以科学的内容和形式为对象所感受到的美。 • 中小学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教育,如文学、音乐、 图画、戏剧、电影、舞蹈等;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 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
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一般 泛指学校的相关教室。教学是指教师把 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根据特定 的教学目标和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在 学校指定的场所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一 种基本的、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课堂教学是学科工作的重中之重
• 课堂教学是学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 音乐学科的重中之重。这本来也只是 一个常识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 我们过去知道,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 视。造成这种情况有许多原因,大环 境是整个社会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特 别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不全面。
4.国家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 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 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 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 《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 中小学音乐课程的纲领性文本,是关于音 乐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 的指导性文件,它表达了政府对中小学生 的音乐教育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 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是音乐教材编写、音乐教学及学业评价的 基本依据。
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
堂教育,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 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 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 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 中小学生必修的音乐课时计划按照教育部2001年 秋季开始实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验)”及 2003年秋季开始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中小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必修的音乐课时为594。
3.《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
(42)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 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 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 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 养。
年度周课时 2 学期课时 18×2=36 学年课时 36×2=72 小学6学年 72×6=432 初中3学年 36×3=108
1
18×1=18
18×2=36
高中3学分
每学分含18课时教学量
18×3=108
照此计划,每位中小学生在 从小学至高中的12年间,将在学 校课堂内接受594个学时的音乐 教育,这是一个可观的、值得充 分利用的学时数,显示出国家对 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