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银行学考研考点归纳和真题(含复试)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二章至附录【圣才出品】

货币银行学考研考点归纳和真题(含复试)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二章至附录【圣才出品】

第12章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
12.1考点难点归纳
1.金融抑制
(1)定义:金融抑制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经济生活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而受到压制的金融反过来又阻滞经济的成长和发展。

(2)根源:主要有经济分割性、政府过多干预、信贷管制等。

(3)表现:金融市场不健全、金融工具单调、银行业务单一、利率僵硬、商业信用不佳、商业票据无法广泛流通、证券交易品种有限、投资者选择金融资产的机会缺乏。

(4)手段:主要有利率上限、高估本币、金融管理等。

(5)后果:负收入效应、负储蓄效应、负投资效应、负就业效应。

(6)金融抑制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McKinnon)和爱德华·肖(Edward Shaw)提出,以考察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种理论。

2.金融深化
(1)定义:为实现经济迅速增长而必须实现一系列的金融自由化的政策。

(2)内容:核心是促进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其内容包括:取消不恰当的利率限制;控制名义货币的增长率;放松汇率限制;财政改革;放松对金融业过多的限制,允许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竞争;大力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增加金融工具等。

(3)理论贡献:①强调了金融体制和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第一次把金融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②批判了传统的经济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和实物资本具有互补性;③剖析了外源性融资的危害,主张发展中国家应依靠内源性融资;④主张发展中国
家应注意促进中小企业的改造和提高,而不能只重视大企业。

3.金融创新
(1)直接原因:①国际金融业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竞争;②经济环境中的风险性增大;③技术进步;④金融管理环境的变化。

(2)内容:金融战略、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的创新。

金融战略的创新包括管理战略、经营战略的创新。

(3)理论包括:金融创新约束诱导理论、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交易成本创新理论、金融创新财富效应论、金融中介创新理论等。

(4)影响:增加了金融业的效益,促进了金融改革,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灵活地解决了各方对融资的要求,但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影响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实施。

同时,金融创新给传统的金融业提出了不少难题,对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提出了不少的挑战。

12.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12.2.1概念题
1.金融抑制(中国人民大学2015金融硕士)
2.金融创新财富效应论
3.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Super NOW)
4.金融同质化
5.金融中介创新理论
6.浮动利率工具
7.外源性融资
8.可转让提款单(NOW)
9.票据发行设施
10.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
11.隔日回购安排
12.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TS)
13.内源性融资
14.CDs(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3研)
15.金融生态(中南财大2006研)
16.金融自由化(深圳大学2009研)
12.2.2简答题
1.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如何?结合次贷危机说明金融风险管理的价值和意义。

(苏州大学2013金融硕士)
2.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是什么?(东北财经大学2014金融硕士;中国海洋大学2002研)
3.什么是“金融压抑”?(对外经贸大学2004研;人行1998研)
4.金融创新的约束诱导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海洋大学2001研)
5.金融创新交易成本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海洋大学2002研)
6.衡量金融发展的基本指标有哪些?(南京理工大学2002研)
7.金融创新的原因有哪些?(四川大学2008研;南京理工大学2002研)
8.简述爱德华·肖的“金融抑制论”。

(人大2001研)
9.简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中央财大1999研)
10.简述金融创新的主要类型。

(中央财大2001研)
11.评凯恩(E.J.kane)的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

(中南财大2002研)
12.简述金融监管与金融抑制及金融自由化的关系。

13.简述金融深化的正负效应。

(对外经贸大学2005研)
14.简述金融创新对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的影响。

(中南财大2005研)
15.简述金融创新为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提出的挑战。

16.在“金融压抑”论中,罗纳德·麦金农(Rondd·Mckinnon)是如何解释货币与实质资本的互补性的?
17.什么是金融创新?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论解释主要有哪些?(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5研)
18.金融稳定的涵义和意义。

(中南财大2006研)
19.简述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路径。

(中南财大2006研)
20.简述虚拟经济的显著特征。

(中南财大2007研)
21.简述金融国际化对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

(中南财大2007研)
12.2.3论述题
1.怎样理解实行职能分工体制的西方商业银行走向全能化经营的主要原因及途径?(人大2004研)
2.结合我国实际,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3.试述“金融深化”论的基本思想、理论贡献与政策含义。

(金融联考2006研)
4.试述金融深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中南财大2007研)
1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12.3.1概念题
1.金融抑制(中国人民大学2015金融硕士)
答:金融抑制是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这些手段包括政府所采取的使金融价格发生扭曲的利率、汇率等在内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

2.金融创新财富效应论
答:金融创新财富效应论指西方经济学界探讨金融创新原因的理论之一,认为财富的增长是决定对金融资产和金融创新需求的主要因素。

它由美国经济学家格林(B.Green)和海伍德(J.Haywood)在研究美国金融业的历史发展时提出。

他们认为科技进步引起财富增加,避免风险的愿望和行为使金融业得以发展,金融资产日益增加。

但是只简单地说明财富效应对金融创新的影响,而忽视替代效应,特别是在高利率情况下,财富效应对金融创新的影响是很不充分的,更不能忽视替代效应。

此外,单纯地从对金融资产需求角度来解释金融创新,离开对金融管制的考虑,有其片面性。

当管制者出于“稳定”目的,对金融业施加管理时,特别在经济困难时期,管理更加严厉,无疑会抑制因需求产生的创新动机。

因此,如果要用这种理论来解释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金融创新就显得论据不足。

3.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Super NOW)
答: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是指一种计息并允许转账且无次数限制的储蓄存款账户。

这种账户与普通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计息且能转账的储蓄账户;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有转账次数的限制,前者没有次数限制且利率较高,但有最低存款余额要求。

该账户最早出现于1983年,由美国的商业银行为规避对支票存款支付利息而开创,它是金融工具创新之一。

4.金融同质化
答:金融同质化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原先普遍推行的业务日益交叉,走向多样化和综合化,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提供同质的或类似的产品与服务。

它反映了金融机构对各种管制的不满及其追求全面服务的强烈愿望,有助于满足顾客多样化的要求。

金融同质化的途径有三种:①通过收购、合并或成立附属公司的做法,互相渗入对方的营业领域;②通过金融创新绕过管制,向顾客提供原来只由竞争对手所经营的产品与服务;③直接开办其他金融机构所经营的业务。

目前,金融同质化已成为美国、英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的共同现象。

5.金融中介创新理论
答:金融中介创新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界探讨金融创新原因的理论之一,格利(J.Gurley)和肖(E.Shaw)认为,金融中介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金融创新是企业需求与金融部门提供服务相匹配的结果。

肖还认为,当旧的融资技术不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时,表现为短期金融资产的实际需求静止不变,因此必须在相对自由的经济环境中,用新的融资技术对长期融资进行革新。

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本身为长期融资创造了市场机会,金融创新就是对这种机会做出的反应。

实际上,金融创新是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交替影响的结果,这一理论只是从一个方面来解释金融创新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