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

第2章 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


二、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1、经济法与行政法都是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调整对象、主体、权力、构成要素、宗旨、追求利益的方式不同)
3、经济法与行政法的相互配合
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联系更为紧密,经济法作为一个统一的部门法的地位更为牢 固。
三、经济法的渊源
(一)经济法的主要渊源
•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这五类是经济法的主要渊源, 在经济法的法制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经济法的辅助主要渊源
• 地方政府规章等辅助渊源、与港澳台地区相关的辅助渊源、国际条约、法律解释
《经济法学》
第二章 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
本章导语:
本章与其他各章的联系:第一章已经从内涵的角度回答了经济法是什
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内容从外延及外部关系的角度进一步寻 找答案。 本章考核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经济法体系的界定;经济法体 系的构成;经济法的主要渊源和辅助渊源;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的地位;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1、市场监管规范:一类特殊的市场规制规范 2、价格规范:涉及价格总水平调控的属于宏观调控法规范,一般规制价格行为 的属于市场规制法规范
(四)经济法体系内部两类规范的紧密联系
在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非典型性的宏观调控法规
范和市场规制法规范,作为“二元结构”的“中间地带”,也逐渐变得重要,宏观
二、经济法体系的构成
(一)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
1、新社会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 2、基本划分——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
经济法体系的层级结构:
第一层结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 第二层结构:由亚部门法组成,“财金计划调控法,两反一保规制法” 第三层结构:每个亚部门法进一步分为成的若干小的部门法。
三、经济法的渊源
一、经济法体系的界定

经济法体系的定义:
所谓经济法的体系,通常是指各类经济法规范所构成的和谐统一的整体。
1、构成要素:经济法规范 2、构成方式:经济法规范——部门法——经济法系统,包含横向和纵向关联。 3、研究方法:以调整对象为基础,对经济法规范进行分类,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和 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本章教学重难点:经济法体系的含义、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经济 法体系的层级结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交叉融合问题、经济 法的主要渊源、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经济法与民法的关 系、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经济法的体系
主要内容
一、经济法体系的界定
二、经济法体系的构成
第二节 经济法的地位
主要内容
一、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二、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一、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和主要优势在于市场竞争,规制限制和排除竞争行为的反垄断 法是市场竞争的守护神。 2、市场经济的重大缺陷和主要劣势是自发性和盲目性,为了克服上述弊端,必须进行
二、经济法体系的构成
(二)对上述基本构成的进一步理解
上述将经济法体系分为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二分法”,
是学界的一种“基本”共识,体现的是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框架。在上
述认识的基础上,也有学者曾主张把市场主体法、社会保障法、政府
投资法、涉外经济法等纳入经济法体系。
二、经济法体系的构成
(三)某些特殊规范的归属问题
宏观调控,而且唯有将宏观调控法治化才能科学有序,计划法、财政法、金融法和产业政
策法都旨在实现宏观调控法治化。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没有法治化的国家干预,就无法建立健全市场调节和市场体制。 经济法是一种国家干预之法,其宗旨是确立和规范国家干预,实现国家干预的法治化。这 就决定了经济法之于市场体制的建立健全具有重大意义。
二、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一)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1、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区别
(1)二者调整对象不同 (2)二者的主体不同 (3)二者的权利(力)范畴不同
(4)二者的构成要素不同
(5)二者的法律属性不同
2、经济法与民商的调整 (2)民商法的调整要以经济法的调整为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