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电工与电子教案

完整版电工与电子教案

学生能力分析:升学分数低,文化基础薄弱;文字理解力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差。

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内心惧怕学习理论知识,表现为厌学,逃避、自信心不足;采用实物展示法,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书面符号的识别,更重要的是实物辨识,加大 课堂教学的直观性,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

1.1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课型理论课时2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 .理解电动势、电位、电功率的概念;3 .掌握电压、电流的概念;理解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4. 5. 6. 会画基本电路及部分常用的电器制图图形符号。

会确定电流及电压的方向。

能根据实际应用电路计算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电压、电流和电功率的定义、电压、电流方向的理解和掌握电压和电流的方向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学生性格特点分析:喜动不喜静,易受新奇事物吸引。

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案教学反思课型 理论课时21掌握电阻的概念;2. 理解额定电流、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定义 3 •认识各种常见电阻器;4 •能识别色环电阻的阻值;5•能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应用进行理论分析。

电阻定律教学重点 额定值的理解与分析教学难点 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电路的一些基本知识,对表征电路的物理量电压、电流、电 学情分析 功率已经有了认识#1教学效果 电阻和电阻器教学目标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结合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动画演示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的自由电子的移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导体的电阻教师活动:投影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的自由电子移动过程,多媒体动画演示电流;【例题1-4】;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

教学环节2:电阻器教师活动:实物演示各种常见电阻,指导学生识别色环电阻的阻值;教学环节3:额定值教师活动:多媒体演示各种电器元件或电气设备的铭牌标识;学生活动:观察演示理解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定义,结合实际进行分析【例题1-5】;三、课堂练习分析例题1-4、例题1-5、识别色环电阻的阻值学生活动时间观察电流的10多媒体动画,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定律,分析练习识别色环电阻的阻值102025小结1、电阻的定义2、电阻定律:R 1A3、色环电阻器的识别4、额定值■Z布置作业1、思考与练习第2题2、写出下列色环电阻的阻值:红黑棕金、棕红红金、黑棕金、橙红绿、黄紫黄巒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案课型理论课时21理解掌握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及全电路的欧姆定律;2•理解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3 •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学生在初中物理中已经接触过欧姆定律,本节课将欧姆定律进行细化,讨论范围变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全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重点根据欧姆定律进行分析与计算教学难点学情分析广。

教学效果欧姆定律教学目标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案1 •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 •掌握混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3. 理解电池的串、并联特点;4 •会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分析计算简单电路;5.能设计简单的电路图,会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6 •会分析计算简单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电路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简单电路的连接课型 理论课时2电阻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电阻的混联、电池的连接教学重点 电阻的混联,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 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案151 •掌握磁的基本知识;2 .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3 •会用左手定则判断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力的方向;4 •掌握磁场对载流导体作用力大小的计算和方向判断; 5. 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磁场的方向;;右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磁场对载流导体作用力大小的计算和方向判断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接触了磁场的一些基本知识学情分析\9\教学效果一、 导入新课以实际演示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 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 :磁的基本知识教师活动:演示引导学生复习磁场的基本知识 教学环节2 :电流的磁场 (一) 通电直导线的磁场教师活动:试验演示通电直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 (二) 通电线圈的磁场教师活动:试验演示通电线圈的周围存在磁场; 教学环节3:磁场的物理量 (一) 磁感应强度教师活动:试验演示磁场对载流导体有力的作用, 引入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二) 磁通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学习磁通的概念;2.1磁场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课型 理论课时2电流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和磁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复习磁场的 基本知识, 加强记忆观察现象, 学会使用右 手定则判断 磁场方向;10观察现象, 理解掌握磁 感应强度;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时间巒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案学生活动:理解掌握磁通的定义;(三)例题讲解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分析例题;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解题的技能与技巧;三、课堂练习思考与练习第1、2、3题教学环节4 :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一)演示教师活动:演示分析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指导学生学习左手定则判断力的方向;(二)例题讲解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分析例题;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解题的技能与技巧。

三、课堂练习思考与练习第1、2、3题掌握分析方法及解题思路并进行相应练习;练习使用左手定则判断磁场力的方向。

记忆公式,注意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掌握分析方法及解题思路并进行相应练习;1010小结布置作业1.磁感线的特点2 •右手定则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的磁场方向3.磁感应强度:B FIL4.磁通:=BS (匀强磁场中,平面S的法线与B垂直5.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的方向可用左手定则来判定,其大小为:思考与练习第3、4题;F=BIL1051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2•掌握直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 3. 理解楞次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 会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的方向;5. 会分析计算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

6. 理解自感电动势与互感电动势; 直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学生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已经对磁场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了较深的认识学情分析\9\教学效果2.3电磁感应和自感现象课型 理论课时2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分析感应电流及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教学难点105一、 导入新课实验演示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本节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 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直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 (一) 演示:教师活动:演示操作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 分析电磁感应现象;(二) 例题讲解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分析例题;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解题的技能与技巧。

教学环节2 :楞次定律 教师活动:实验演示,分析;理解电磁感 应现象,掌 握感应电动 势与B L 、 的关系,练 习用右手定 则判断感应 电动势的方 向记忆公式, 掌握分析方5学生活动:掌握楞次定律,练习使用楞次定律分析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教学环节3:电磁感应定律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学习电磁感应定律;三、课堂练习:思考与练习第1、2、3、4、5题教学环节4:自感教师活动:演示自感现象,分析自感现象;教学环节2 :互感(一)演示教师活动:实验演示;学生活动:观察分析互感现象,掌握互感电动势,思考互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例题讲解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分析例题;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解题的技能与技巧。

教学环节3:电感器教师活动:结合实际多媒体演示各种电感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4 :涡流教师活动:动画演示涡流现象;学生活动:了解涡流现象;法及解题思5路并进行相应练习;应用电磁感10应定律分析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思考自感和互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练习;1010认识电感10 器,会画电感器符号;1.感应电动势:e=BLv2.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3•感应电流及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判断应用楞次定律4.电磁感应定律: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中磁通的变化速度(即小结变化率)成正比,即: e =-—t5•当通过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中就产生自感电动势,其大小为6•互相靠近的两个线圈,当其中一个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则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互感电动势,其大小为巒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