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目标:了解健康的概念,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慢性病的严重性。
健康的概念
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没有疾病或病弱。
也就是说,它不仅涉及到人的心理,而且涉及到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健康的整体概念。
这就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的新发展。
1、生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形匀称,眼睛明亮,头发有光泽,肌肉皮肤有弹性,睡眠良好等。
2、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能面向未来。
3、道德健康也是健康新概念中的一项内容。
主要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饮食起居有规律;获得健康的方式是:充足的睡眠、乐观的心态、均衡的营养、适当的运动、个人的卫生、良好的环境等;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是:贪吃、懒做、烟酒无度、吸毒、不讲卫生、乱吃东西,不是该吃什么吃什么,而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爱吃零食、赖床等等;
不健康饮食、不锻炼身体和吸烟,这三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不断蔓延的各种慢性病,最为常见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
现在讲一讲青少年超重、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
儿童肥胖的诊断标准与身高、体重直接相关,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儿童的几个生理数据。
标准体重 = 年龄 x 2 + 8 ( 7 - 16 岁)
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20% - 30 %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40% - 50 %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50% 以上
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我国有1200万超重肥胖的儿童少年,全世界1.55亿超重肥胖儿童少年中,每13个里就有一个是中国儿童少年。
不吃早餐、经常吃西式快餐和身体活动减少是我国儿童发生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2至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接近10%,还有11%的同龄儿童处于超重状态,极可能发展为肥胖。
报告指出,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是引起儿童少年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不吃早餐的儿童少年发生肥胖的危险是每天食用早餐儿童的1.7倍。
不吃早餐的儿童少年容易发生肥胖的原因,可能是到吃午餐时饥不择食,不知不觉吃下去过多的食物而引起能量摄入过多,造成体内脂肪蓄积。
经常吃西式快餐被认为可能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儿童少年食用西式快餐频率每月大约1次者,发生肥胖的危险是不吃快餐者的1.3倍。
另外,经常喝含糖饮料也是引起体重增加的重要原因。
儿童少年喝营养素含量低、能量高的碳酸饮料越多,他们肥胖的可能性就越大。
同时因较少饮用牛奶和其他有营养饮品,使蛋白质、钙、磷、镁和维生素A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减少。
除了膳食因素,身体活动不足也是导致儿童少年肥胖增多的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我国6至12岁儿童经常参加锻炼的比例仅为4.7%;13至17岁的儿童少年经常参加锻炼的比例仅为8.1%。
截止到二00二年,中国成人超重人口已高达2亿,肥胖人口6000多万,比一九九二年分别增长了39%和97%,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儿童的超重与肥胖不仅造成儿童疾病危险、对其心理行为的影响,而且,儿童时期的肥胖延续到成年以后可能造成更大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
它是关系人一生生命质量的问题。
1、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肥胖儿童身高发育较体重正常儿童提前,但“最终身高”却可能低于体重正常儿童。
2、超重和肥胖将增加身体负担,使儿童活动不方便,体能下降。
3、超重和肥胖导致呼吸困难,增加心脏负担,大脑细胞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造成儿童嗜睡、记忆力减退,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从而影响智力发育。
4、超重和肥胖儿童易出现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上的问题,行为表现乖张怪异。
高脂高热量饮食、低运动量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肥胖,正使儿童青少年成为糖尿病的新兴群体,糖尿病流行性日益呈低龄化的态势。
由于生活方式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儿童糖尿病发病率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据统计,有30%以上的城市儿童和青少年有代谢综合症方面的症状。
目前全球学龄前儿童糖尿病患者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15岁以下人群中平均每天增加200名糖尿病患者,以前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的糖尿病,绝大多数为遗传性较大的Ⅰ型糖尿病,而近年来,在中小学生青少年中患Ⅱ型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逐年上升,并使儿童糖尿病人占到发病人数的1/10左右。
我国儿童肥胖率和超重率基本都超过10%,而80%的糖尿病人,体重往往超重20%以上。
肥胖不一定患糖尿病,但肥胖是Ⅱ型糖尿病高危因素之一。
在肥胖和超重儿童和青少年中,即使在青少年期不发展成糖尿病,成人后也是糖尿病的主要“后备军”,发生糖尿病几率非常大,而且儿童发生肥胖的年龄越小,越容易增加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
青少年糖尿病发病增长速度快的趋势,势必对我国国民健康总体素质造成重大影响。
预防儿童糖尿病关键是改变孩子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
预防糖尿病应从儿童开始,通过对青少年生活方式进行综合干预,科学饮食,减少中小学生肥胖发生因素,以降低糖尿病发生率。
限制孩子过多摄取汉堡、油炸食品、含糖饮料、巧克力、奶油、蛋糕等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选择适量蛋白质、高纤维素(蔬菜)的食品,合理摄取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脂类、鱼类、杂粮,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增加孩子的体育运动时间,消耗多余的热量,避免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过多的脑力活动,以避免身体肥胖,增大发病几率。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控制了吸烟、不合理膳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之后,约80%的糖尿病可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