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综合》考试大纲(专升本)一、总体要求本考试大纲涵盖《无机化学》及《有机化学》两门课程。
1、基本知识掌握溶液、电离平衡与多相离子平衡电化学原理、标准电极电位及应用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配合物、配合平衡等知识点。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命名、主要理化性质、它们的主要反应类型、性能和应用、分析鉴别、分离提纯的一般方法。
2、基本理论掌握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理论,熟悉理解现代化学键理论(原子轨道、杂化、σ键、π键及大π键)、掌握电性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场效应)和立体化学(立体异构、构象分析)、掌握典型的反应机理(亲电反应、亲核反应及游离基反应)、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间的关系,初步学会分析分子结构整体性、认识分子的性质。
二、考试知识范围及要求本部份分为《无机化学》考试大纲及《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一)无机化学考试大纲1、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反应速度的定义;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
(2)化学反应速度理论:活化能、活化分子;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3)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与标准平衡常数K O;化学平衡的移动;有关平衡的计算。
2、溶液、电离平衡与多相离子平衡(1)溶液的浓度:浓度、摩尔分数及常用浓度间的换算。
(2)电解质溶液:电离度、活度;酸、碱质子理论。
(3)电离平衡:Ka、Kb、Kw;弱酸、碱水溶液pH值的计算。
(4)缓冲溶液:同离子效应与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配制、用途及pH的计算。
(5)多相离子平衡:Ksp常数及相关计算;溶度积规则及应用。
3、电化学原理、标准电极电位及应用(1)原电池:原电池、电极和电池的符号表示;电极的种类及应用。
(2)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产生;标准电极电势。
(3)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氧化剂的相对强弱;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能斯特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元素电势图。
4、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1)微观粒子的运动特性:波、粒二相性;氢光谱、波尔原子模型。
(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波函数、四个量子数;原子轨道。
(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轨道近似能级;核外电子排布。
(4)元素周期律:周期、族、元素的价电子;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主族元素核外电子构形与氧化数;副族元素核外电子构形与氧化数;副族元素的特性。
(5)分子结构: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的特点;价键理论与键参数;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构型。
(6)分子间作用力: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与氢键;分子间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7)离子极化理论:离子的构型;离子的极化力与变形性;极化与反极化及物质化学性质的影响。
5、配合物、配合平衡(1)配合物:配合物的组成;命名原则。
(2)配合平衡:配合平衡;影响配合平衡的因素。
(3)配合物的应用。
(二)《有机化学》考试大纲1、绪论考试内容:(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3)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构造式的表示;(4)有机酸碱的概念考试要求: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共价键的键参数:键长、键角、键能和键离解能;键的极性与极化性,分子的极性;共价键断裂的方式:均裂与异裂。
逐渐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常见官能团的名称与结构,表示方法:分子式、构造式。
有机酸碱概念,亲核性试剂,亲电性试剂。
学习现代共价键理论的基础知识。
2、烷烃和环烷烃考试内容:(1)烷烃:同系列和构造异构;命名;结构;构象;物理性质;化学反应。
(2)环烷烃:分类和命名;同分异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结构;构象。
考试要求:掌握烷烃的分类、命名(普通命名法、习惯命名法)。
烷烃的异构现象:构造异构、构象异构及其表示方法。
烷烃的化学反应:氧化和燃烧、甲烷的卤代反应。
理解反应机理在有机反应研究中的重要意义,熟悉自由基链反应机理的特点,认识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热、活化能、相对反应活性、过渡态等。
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
掌握有机化合物物理性质:状态、沸点、熔点、密度、溶解度。
分子间力和物理性质的关系。
熟悉环烷烃的分类、命名,环状化合物的顺反异构。
掌握环烷烃的基本化学性质,小环化合物的反应特性(催化氢化、与溴作用)。
掌握环己烷的构象及表示方法。
3、立体化学基础考试内容:(1)平面偏振光与比旋光度;(2)对映体异构和手性;(3)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4)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5)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考试要求:了解比旋度的测定,分子的对称性与旋光性的产生。
掌握对映异构体的理化性质、外消旋体。
对映异构体的表示方法:费歇尔投影式。
对映异构体构型的命名:DL命名法、RS命名法、旋光异构体的数目、非对映体、内消旋体。
4、卤代烷考试内容:(1)分类和命名;(2)结构;(3)物理性质;(4)化学反应。
考试要求:熟悉卤代烷的分类与命名。
多卤代烷的稳定性与氟代烷的用途。
掌握卤代烷的化学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还原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生成(格氏试剂)、亲核取代反应机理S N1、S N2及影响因素,消除反应机理。
掌握诱导效应,亲核试剂,碳正离子的结构和相对稳定性。
5、醇和醚考试内容:(1)醇:分类和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化学反应;制备。
(2)醚和环氧化合物:醚的分类与命名;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醚的化学反应;醚的制备。
考试要求:熟悉醇的分类和命名、物理性质、氢键对沸点的影响,醇的波谱特性。
掌握醇的结构,化学反应:取代、与卤化磷反应、与卤化亚砜反应、消除反应、成酯反应、氧化和脱氢的反应、二元醇的特殊反应(高碘酸氧化);熟悉醇的一般制备方法、熟悉醚的分类、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醚的化学反应:烊盐的生成,醚键的断裂、自动氧化。
了解冠醚和环氧乙烷的结构、反应。
6、烯烃考试内容:(1)结构;(2)同分异构现象;(3)命名;(4)物理性质;(5)化学反应;(6)制备。
考试要求:掌握烯烃的结构、命名、异构现象。
烯烃的化学反应:催化加氢、亲电加成反应、马尔科夫尼柯夫规则、自由基加成、过氧化物效应、硼氢化反应、聚合反应。
掌握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次序。
了解烯烃的一般制备方法。
7、炔烃和二烯烃考试内容:(1)炔烃;(2)二烯烃;(3)卤乙烯型和卤丙烯型卤代烃。
考试要求:掌握炔烃的结构、命名;熟悉其物理性质、波谱特点。
掌握炔的化学反应:炔氢的酸性,还原反应、亲电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氧化与聚合。
了解乙炔及其它炔烃的制法。
熟悉二烯烃的分类、结构与命名;掌握共轭二烯的结构特点,共轭体系的类型,共轭二烯的反应性(1,2-加成与1,4-加成)。
掌握卤乙烯型和卤丙烯型卤代烃卤素的相对活性。
8、芳烃考试内容:(1)苯及其同系物;(2)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
考试要求:熟悉芳香族化合物及芳香性的概念。
掌握苯的结构特征及表示方法、苯衍生物的异构、命名。
熟悉苯的物理及波谱特征。
掌握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及其机理:卤代、硝化、磺化、傅瑞德尔-克拉夫茨反应。
熟悉苯的其它反应:加成、氧化、烷基苯侧链反应。
掌握一取代苯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和定位规律:两类定位基团、定位规律的应用。
熟悉萘、蒽、菲的结构、命名。
熟悉萘的基本反应:亲电取代、氧化还原。
了解休克尔规则判断化合物的芳香性。
9、羰基化合物考试内容:(1)结构和命名;(2)物理性质;(3)化学反应;(4)制备;(5)不饱和醛、酮。
考试要求:掌握羰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熟悉醛、酮的物理性质和波谱特征。
掌握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机理,电性因素及立体因素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与各种亲核试剂的加成产物。
掌握羰基的其它重要反应:α-H引起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等。
熟悉醛酮的制备的一般原理。
熟悉不饱和醛酮的结构特点、反应特性;亲核加成、亲电加成。
10、酚、醌考试内容(1)酚:结构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
(2)醌:分类和命名;制备;对苯醌的反应。
考试要求:掌握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熟悉酚的物理性质和波谱特征。
掌握酚的化学反应:酸性,取代基对酸性的影响,醚的生成,成酯反应,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
熟悉酚的其它反应:三氯化铁显色反应、氧化反应。
熟悉酚的一般制备方法。
熟悉醌的结构特点。
熟悉对苯醌的重要反应:羰基的反应、碳碳双键的加成。
了解苯醌和萘醌的制备。
11、羧酸和取代羧酸考试内容:(1)分类和命名;(2)物理性质;(3)结构和酸性;(4)化学性质;(5)制备;(6)取代羧酸。
考试要求:熟悉羧酸的分类、命名、物理性质和波谱特征。
掌握羧酸的结构与酸性,羧酸的化学反应:成盐、羧羟基的取代、还原、α-H以及脱羧反应、二元羧酸的热解反应。
掌握羧酸的一般合成方法及丙二酸酯法。
熟悉卤代酸、羟基酸、酮酸的化学特性。
12、羧酸衍生物考试内容:(1)结构和命名;(2)物理性质;(3)化学反应;(4)制备;(5)乙酰乙酸乙酯;(6)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7)碳酸及原酸衍生物。
考试要求:掌握酰卤、酸酐、酯、酰胺的分类命名,掌握羧酸衍生物稳定性顺序及相应化学反应:水解、胺解、醇解、还原反应、酯缩合,掌握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现象,乙酰乙酸乙酯及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熟悉碳酸及原酸衍生物的性质及应用。
13、有机含氮化合物考试内容:(1)硝基化合物;(2)胺类;(3)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考试要求:熟悉硝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掌握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熟悉其物理性质。
掌握胺类化学性质:碱性强弱的判断及烃基化,酰化,兴斯堡反应,伯、仲、叔胺与亚硝酸反应,掌握芳胺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熟悉胺的制备,掌握芳香重氮化反应及其用途:取代反应与偶联反应。
14、杂环化合物考试内容:(1)分类和命名;(2)六元杂环化合物;(3)五元杂环化合物。
考试要求:熟悉常见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熟悉无特定名称稠杂环母环的命名规则,掌握六元杂环吡啶结构及化学性质,熟悉嘧啶及稠杂环喹啉,异喹啉的化学性质,掌握五元杂环吡咯,呋喃,噻吩结构与化学性质,熟悉噻唑,咪唑及稠杂环吲哚的化学性质,熟悉嘌呤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三、主要参考书籍1、《有机化学》,汪小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无机化学》,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