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地班培养方案
(经济学类专业代码:020101J)
一、培养目标
经济学基地班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学会按经济学家的方式思考问题,成为理论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合理、技能方法规范、实践能力突出,视野宽广,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强,能在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现实经济分析及经济管理实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培养方式和特色
培养方式:经济学基地班实行“2+2”培养模式,学生一二年级不分专业,统一教学计划,集中进行基础课程强化学习和培养,第四学期末实施学业分流:部分有志于攻读研究生、继续求学深造的学生,留在基地班完成第三、四年级的学习任务;其他学生完成一二年级的学习任务后,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和未来就业取向,可以选择进入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学院的相关专业,进行第三、四年级的学习和训练。
培养特色:经济学基地班培养方案既突出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又强化经济研究能力培养;既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又强调现代经济学方法的训练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四年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能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研究生,其他学生应能顺利完成后续专业的学习任务,并成为相应专业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公民素质与职业道德培养要求:
1.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和行动;
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3.具有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善于合作、百折不挠的意识、意志、毅力和精神;
4.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5.尊重事实,敢于负责。
(三)知识与能力培养要求:
1.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与素养;
2.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尤其是数量分析方法;
3.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国内外发展动态,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4.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初步具备既有中国灵魂又有世界胸怀
的经济学人的素质;
5.具有经济学领域较强的信息检索、搜集、识别、判断和利用信息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应用的能力;
6.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经济学领域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特别是能够熟练运用主要计量统计分析软件研究经济问题的能力;
7.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8.具有较强的专业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四)身体与心理素质培养要求
1.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
2.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3.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体健康;
4.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
5.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6.理性、严谨,乐观、开朗。
三、主要课程设置
政治经济学(上、下)、微观经济学(初级、中级)、宏观经济学(初级、中级)、计量经济学(初级、中级)、《资本论》导读、中外经济思想史、中外经济史、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
四、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
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基础实验、课程实验和专业综合性实验,以及认知性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
此外,学生还需撰写学年论文、文献综述和毕业论文等。
五、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安排
按照“三商并举”、“五能并重”的要求,设置社会实践、社会工作与社团活动、演讲沟通、综合写作、参加讲座、读书活动、科技文化活动等7个模块。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四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六年。
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
七、授予学位
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或相应专业学士学位。
经济学基地班专业课程结构分析表
经济学基地班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经济学基地班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主干课)
经济学基地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经济学基地班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限定选修课)
经济学基地班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任意选修课)考核方式: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