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简论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_三_
简论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_三_
色, 办出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 并 且要培养和造就精通本民族语文 的新闻工作者, 提高民族新闻工 作者的业务水平。各级各类报纸 上上下下增强责任感实行自编自 采 , 独 家 新 闻 始 见 报 端 。从 民 族 新 闻传播事业发展角度来看, 这种 分刊形式的出现, 是我国少数民 族文字报纸的一大进步, 由初创 阶 段 逐 渐 步 入 了 发 展 阶 段 。但 是 , 以上各种版式的民族文字的报 纸, 没有一家报纸有自己独立的 报社, 都是与汉文报同属一个报 社, 这就是民族新闻传播事业中 一社多报的现象。
153 家 。在此尚未 将 油 印 和 内 部 出
版的报纸统计在内, 如苗文报和布
依文报, 连同这些报纸在内, 已有
91 家, 分布在 13 个 省 区 , 形 成 了 以
党 报 为 核 心 的 多 层 次 、 多 地 区 、多
种类、多种文字的民族报刊体系。
到 2003 年 底 , 全 国 共 出 版 12 种 民
族 文 字 的 报 纸 88 种 , 分 布 在 11 个
省区。据最新资料表明, 到 2005 年
底,“有 99 种民族 文 字 报 纸 , 用 13
种 民 族 文 字 出 版 ; 有 223 种 民 族 文
字杂志, 用 10 种民族文字出版。”①
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体系更加完整,
内容更为丰富。
( 待续)
/ 史话 / 新 闻 春 秋 History
本栏目由《新闻与写作》编辑部与中国新闻史学会合办 据最新资料表明, 到 2005 年底,“有 99 种民族文字报纸, 用 13 种民族文字出版; 有 223 种民族文字
杂志, 用 10 种民族文字出版。”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体系更加完整, 内容更为丰富。
□李希光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 事业的繁荣
一 、少 数 民 族 文 字 报 刊 发 展 概
况及其特点
20 世 纪 80、90 年 代 是 我 国 少
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繁荣时期。据
统计, 20 世纪 80 年 代 初 叶 , 我 国 已
有 17 种 少 数 民 族 文 字 的 报 纸 84
家 , 用 11 种 民 族 文 字 出 版 的 期 刊
“ 以 藏 为 主 , 汉 藏 并 举 ”方 针 的提出, 为西藏广播事业确定了 科学发展原则, 之后成为西藏新 闻传播事业的基本方针, 具有重 大历史意义。
作为为全国各族人民服务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为了各民族的 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专门开办了 少 数 民 族 广 播 节 目 。 1950 年 5 月 22 日 , 为 配 合 西 藏 解 放 , 首 先 开 办 藏语节目, 以后陆续开办蒙古语、 维 吾 尔 语 、壮 语 广 播 。
族干部、知识分子和各界群众开 阔眼界, 认识世界, 正确分析和判 断国内外形势, 满足少数民族日 益增长的新闻需求的角度出版发 行的。
民族地区的电视事业也在这 个阶段诞生发展。内蒙古电视台和 新 疆 电 视 台 都 筹 建 于 1960 年 , 1970 年 两 座 电 视 台 开 始 播 放 黑 白 节目, 揭开了自治区电视台历史的 第一页。云南电视台 1969 年 10 月 正式播出。这个阶段, 还有一批地 州 盟 的 电 视 台 创 立 : 1971 年 10 月 包头台创办, 等等。民族地区电视 事业的诞生为我国少数民族新闻 传播事业又增添了一支生力军。
《内蒙古日报》( 蒙文版)
2007 年 05 期 NEWS AND WRITING 新闻与写作 45
/ 史话 / 新 闻 春 秋 History
族同胞享有现代政治生活的权利。 它是我国最早的省级广播电台之 一 。 在 20 世 纪 60 年 代 前 期 , 该 台 先后建成一座较大功率的中短波 广 播 发 射 中 心 。第 一 期 工 程 完 成 后 大幅度提高了内蒙古台的发射功 率, 明显改善了自治区无线电广播 的 覆 盖 状 况 和 收 转 效 果 。 1958 年 第二期工程建成后, 蒙汉语言两套 节目所需发射技术已具备, 变蒙、 汉两套节目交替播出为分机播出, 延长了播音时间, 收到更大的宣传 效果。在这个阶段, 内蒙古各盟市 先 后 建 立 了 广 播 电 台 。1959 年 初 , 自治区已有 7 盟 2 市创建了电台, 形成了以内蒙古广播电台为中心 的无线电覆盖体系。
西 藏 地 区 在 1956 年 自 治 区 筹 委会成立之前, 中共西藏工委宣传 部就开始筹建拉萨有线广播站。 1958 年, 广播站启 用 无 线 电 广 播 。 1959 年 元 旦 用 “拉 萨 人 民 广 播 电 台 ”进 行 播 音 , 使 用 藏 汉 两 种 语 言 , 每天播音时间为 8 小时。同年 3 月,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在平叛改革 中 从“ 拉 萨 人 民 广 播 电 台 ”中 脱 胎 而出。从建立之日起, 该台就以办 好 藏 语 节 目 为 主 , 从 机 构 设 置 、干 部 配 备 、频 率 分 配 、节 目 时 间 等 方 面, 总是优先考虑和满足藏语广播 的需要。
这个阶段, 我国少数民族新闻 传播事业彻底打破了单一性, 尤其 是 20 世 纪 60 年 代 , 随 着 我 国 民 族 文字报刊的蓬勃发展, 中央和民族 地区以民族语文为传播工具的广
《西藏日报》
播事业已初具规模, 而民族地区的 电视事业也在这一阶段诞生和发 展 。1949 年 12 月 21 日 , 迪 化 人 民 广 播 电 台 开 始 播 音 。 1951 年 开 始 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呼号, 自此, 该 台 成 为 独 立 的 省 级 新 闻 单 位 。建 台之始使用汉语和维吾尔语进行 广 播 。20 世 纪 50 年 代 中 后 期 , 增 办 哈 萨 克 和 蒙 古 语 广 播 。如 今 新 疆 人 民 广 播 电 台 维 、汉 、哈 、蒙 、柯 5 种 语 言 用 20 多 个 频 率 广 播 , 每 天 播 音 80 多 个 小 时 。 社 会 主 义 民 族 广播事业诞生并日益壮大发展。 1950 年 11 月 1 日 , 内 蒙 古 乌 兰 浩 特人民广播电台建立并正式播音, 1954 年 3 月 6 日 改 名 内 蒙 古 人 民 广 播 电 台 。内 蒙 古 地 区 蒙 古 族 同 胞 是以本民族的语言作为交际和思 维工具的, 因而这座广播电台一成 立就以蒙汉两种语言广播, 使蒙古
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版式的发 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创办的 报纸, 一般都是“民文与汉文合 璧 ”式 , 比 如《 婴 报 》就 是 蒙 汉 合 璧, 即在这张报纸上既有蒙文, 也 有 汉 文 , 其 内 容 基 本 一 致 。这 种 版 式大多在这种文字的报纸的初创 时期, 从民族新闻事业发展角度 来说, 则是民族文字报业的兴起 时 期 。接 着 , 是 民 族 文 字 报 纸 与 汉 文报纸分刊出版, 民文报纸基本 是汉文报纸的译报, 或者两者的 内容大同小异。这种版式大约出 现 在 20 世 纪 30、40 年 代 。 50、60 年代创办的报纸大多数也是这种 形 式 。“ 译 报 ”满 足 不 了 广 大 少 数 民族读者的需要, 也不符合少数 民族读者的阅读习惯, 因而现实 向报社提出新的要求, 即少数民 族文字的报纸要办出自己的特
简论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三)
□白润生
20 世 纪 50、60 年 代 , 我 国 少 数民族文字报纸的版式呈现新的 特 点 : 民 文 与 汉 文 合 刊 。民 文 与 汉 文两个报头, 第一版由民文汉文 分别出版, 二三版则是汉文版, 没 有 民 族 文 字 , 如《 喀 左 县 报 》和《 阜 新 蒙 古 族 自 治 报 》, 就 是 蒙 汉 文 合 刊的民文报纸。虽然这种版式留 下了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发展初期 的印记, 但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 形式。
注释:
①刘 宝 明 :《语 言 平 等 观 : 中 国
的 实 践 与 经 验 》, 载 2006 年 9 月 8
日中国民族报。
(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
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46 新闻与写作 NEWS AND WRITING 2007 年 05 期
总而言之, 在这个阶段我国少 数民族语言的广播从中央到地方, 尤其在少数民族同胞聚居的民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区已经形成了网络和体系, 它跟 报纸一样, 成为党和少数民族同胞 联系的纽带, 担负着宣传党的民族 政策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 光荣使命。
三 、十 年 动 乱 的 特 殊 阶 段 “ 文 化 大 革 命 ”动 乱 的 十 年 是 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 的 特 殊 年 代 。在 这 场 空 前 浩 劫 中 , 少数民族新闻事业跟全国的新闻 事 业 一 样 , 成 为 重 灾 区 。绝 大 多 数 民族文字报刊被查封, 或被迫停 刊, 保留下来的主要是自治区首 府的党委机关报或者历史比较悠 久 的 几 张 报 纸 。这 些 报 纸 , 除 了 以 少数民族文字印刷发行外, 已无 特色可言。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文 字报社实行军事管制, 许多民族 新 闻 工 作 者 以“ 莫 须 有 ”罪 名 遭 到 迫害, 各种专业技术人员锐减, 使 “ 文 化 大 革 命 ”之 后 出 现 人 才“ 断 层 ”。 虽 然 如 此 , 我 国 民 族 区 域 自 治政策、民族团结政策还是具有 强大生命力的。即使在党的新闻 工作传统遭到严重破坏的十年浩 劫中, 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业也 有 新 的 发 展 ,《 内 蒙 古 日 报 》( 蒙 文 版 ) 就 是 从 1966 年 起 增 加 刊 期 , 使之成为每日出对开 4 版的日 报。在广大民族新闻工作者逐渐 认 清 “四 人 帮 ” 的 倒 行 逆 施 的 20 世 纪 70 年 代 , 又 有 一 些 民 族 文 字 报 纸 创 刊 、复 刊 。如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的《 乌 兰 察 布 日 报 》的 蒙 文 版 就 创 刊 于 1971 年 7 月 1 日 , 16 开 小 本 式 出 刊 , 后 改 为 32 开 本“ 文 选 式 ” 的 周 刊 。1976 年 4 月 25 日 改 为 隔 日 刊 。初 为 蒙 文 4 号 字 , 发 稿 量 较 少 。1985 年 先 由 1、4 版 , 后 扩 大 到 2、3 版 , 全 部 改 用 5 号 字 。 又 如 少 数 民 族 文 字《 参 考 消 息 》在 动 乱 的 十 年 中 又 增 加 了 哈 文 版 ( 1975 年 8 月 1 日 创 刊 ) 和 蒙 文 版 ( 1973 年 4 月 1 日 创 刊 ) , 1975 年 开 始 向 全 国 发 行 。维 、哈 、蒙 三 种 文 字 的《参 考消息》都是从帮助广大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