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消化系统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 消化系统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消化系统思考题参考答案1、名词解释:内脏、体腔、浆膜及浆膜腔、食管沟(网胃沟)答:内脏是大部分位于体腔内以一端或两端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组成,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个系统。

体腔是容纳大部分内脏器官的腔隙,可分为胸腔、腹腔和骨盆腔。

浆膜及浆膜腔:衬在体腔壁和转折包于内脏器官表面的薄膜,贴于体腔壁表面的部分为浆膜壁层,壁层从腔壁移行折转覆盖于内脏器官表面,称为浆膜脏层两层之间的腔隙称为浆膜腔。

食管沟:起自贲门,沿瘤胃前庭和网胃右侧壁向下延伸到网瓣口。

沟两侧隆起的黏膜褶,称为食管沟唇。

沟呈螺旋状扭转。

末断奶犊牛的食管沟功能完善,吮乳时可闭合成管,乳汁可直接由贲门经食管沟和瓣胃沟达皱胃。

成年牛的食管沟闭合不严。

2、简述组成消化系各器官的名称和作用?答: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管为食物通过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为分泌消化液的腺体,消化液中含有多种酶,在消化过程中起催化作用,包括壁内腺和壁外腺。

壁内腺广泛分布于消化管的管壁内,如胃腺和肠腺。

壁外腺位于消化管外,形成独立的器官以腺管通人消化管腔内,如唾液腺、肝和胰。

口腔为消化管的起始部,有采食、吸吮、泌涎、味觉、咀嚼和吞咽等功能。

食管是食物通过的管道,胃有暂时贮存食物、分泌胃液、进行初步消化和推送食物进入十二指肠等作用.肠起自幽门,止于肛门,可分小肠和大肠两部分。

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段,是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大肠又分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其主要功能是消化纤维素、吸收水分、形成和排出粪便等。

肝是体内最大的腺体,其功能也很复杂,有分泌胆汁;合成体内重要物质,如血浆蛋白、脂蛋白、胆固醇、胆盐和糖原等;贮存糖原、维生素以及铁(在枯否氏细胞内)等;解毒以及参与体内防卫体系。

在胎儿时期,肝还是造血器官.3、比较牛胃和猪胃的形态、结构和位置。

答:牛胃为复胃(多室胃),分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前三个胃的黏膜内无腺体,主要起贮存食物相发酵、分解纤维素的作用,常称前胃。

皱胃的黏膜内有消化腺,具有真正的消化作用,所以又称真胃。

瘤胃最大,约占四个胃总容积的80%,呈前后稍长,左右略扁的椭圆形,占据腹腔的左半部,其下半部还伸到腹腔的右半部。

瘤胃的前方与网胃相通,约与第七、八肋间隙相对;后端达骨盆前口。

左侧面(壁面)与脾、膈及左侧腹壁相接触;右侧面(脏面)与瓣胃、皱胃、肠、肝、胰等接触。

牛的网胃在四个胃中最小,成年牛约占四个胃总容积的5%。

网胃略呈梨形,前后稍扁,大部分位于体中线的左侧,在瘤胃背曩的前下方,约与第六至第八肋骨相对。

瓣胃成年牛约占四个胃总容积的7%或8%。

瓣胃呈两侧稍扁的球形,很坚实,位于右季肋部,在瘤胃与网胃交界处的右侧,约与第七至十一或十二肋骨相对。

皱胃约占四个胃总容积的8%或7%,呈一端粗一端细的梨形长曩,位于右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在网胃和瘤胃腹曩的右侧、瓣胃的腹侧和后方,大部分与腹腔底壁紧贴,约与第八至第十二肋骨相对。

猪胃的容积很大,约5~8L)其形状与马胃相似,属单胃,位于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饱食时,胃大弯可伸达剑状软骨与脐之间的腹腔底壁。

胃的壁面朝前,与膈、肝接触;脏面朝后,与大网膜、肠、肠系膜及胰等接触。

胃的左端大而圆,近贺门处有一盲突,称为胃憩室;右端幽门部小而急转向上,与十二指肠相连。

在幽门处有自小弯一侧向内突出的一个纵长鞍形隆起,称为幽门圆枕,与其对侧的唇形隆起相对,有关闭幽门的作用。

猪胃黏膜的无腺部很小,仅位于贯门周围,呈苍臼色;贾门腺区很大,由胃的左端达胃的中部,黏膜薄而呈淡灰色;胃底腺区较小,位于贡门腺区的右侧,沿胃大弯分布,黏膜较厚呈棕红色;幽门腺区位于幽门部,黏膜薄呈灰色,且有不规则的皱褶。

4、简述牛(羊)大肠的构成方式?答:大肠由盲肠、结肠和直肠构成。

结肠是由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构成。

升结肠又包括近(初)袢、旋袢和远(终)袢。

旋袢又包括向心回、中央曲、离心回。

5、牛、猪小肠和大肠的主要形态结构特征。

答:牛的肠约相当于体长的如倍(在羊约25倍),几乎全部位于体中线的右侧,借总肠系膜悬挂于腹腔顶壁,并在总肠系膜中盘转成一圆形肠盘,其中央为大肠,周围为小肠。

牛的小肠较长,牛为27一49m(平均40m) 结肠牛长6~9m(羊7.5~8m),起始部的口径与盲肠相似,向后逐渐变细,顺次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

升结肠最长,又可分初袢、旋袢和终袢。

猪十二指肠较短,长40一80cm,其位置、形态和行程与牛的相似。

起始部在肝的脏面形成"乙"状弯曲,然后沿右季肋部向上向后延伸至右肾后端,转而向左再向前延伸(与结肠末端接触)移行为空肠。

空肠卷成无数肠圈,以较宽的(15一20m)空肠系膜与总肠系膜相连。

空肠大部分位于腹腔右半部,在结肠圆锥的右侧,小部分位于腹腔左侧后部。

回肠较短,末端开口于盲肠和结肠交接处的腹则,开口处黏膜稍突人盲结肠内。

猪回肠固有膜和黏膜下组织内的淋巴集结特别明显,呈长带状,分布于肠系膜附着缘对侧的肠壁内。

大肠全长4一4.5m.盲肠短而粗,呈圆铺状?长20一30cm,一般位于左骼部,盲端向后向下延伸到结肠圆锥之后,达骨盆前口与脐之间的腹腔底壁。

盲肠有三条纵肌带和三列肠袋。

升结肠从回盲结口起,管径与盲肠相似,向后逐渐缩小,在肠系膜中盘曲形成螺旋形的结肠圆锥或结肠旋袢。

直肠在肛门前方也形成直肠壶腹,周围有大量脂肪。

肛管短,肛门不向外突出。

6、3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和导管开口。

答:唾液腺是指能分泌唾液的腺体,除一些小的壁内腺(如唇腺、颊腺和舌腺等)外,还有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3对大的唾液腺。

唾液有浸润饲料,利于咀嚼,便于吞咽,清洁口腔和参与消化等作用。

1)腮腺位于下颌骨后方,略呈狭长的三角形。

上部宽厚,大部分覆盖在咬肌后部的表面;下端窄小,弯问前下方,嵌于舌面静脉汇流入颈静脉的夹角内,呈棕红色。

腮腺管起自腺体下部的深面,伴随舌面静脉沿咬肌的腹侧缘及前缘延伸,开口于与第五上臼齿相对的颊黏膜上。

2)领下腺比腮腺大,呈淡黄色,一部分为腮腺所覆盖,自寰椎翼的腹侧向前向下伸达下颌间隙,在此几平与对侧的颌下腺相接触。

颌下腺管起自腺体前缘的中部,向前延伸,横过二腹肌前腹的表面,开口于舌下肉阜。

3)舌下腺位于舌体和下颌骨之间的黏膜下,可分上、下两部。

上部为短管舌下腺或多管舌下腺,长而薄,自软腭向前伸至颊角,有许多小管开口于口腔底。

下部为长管舌下腺或单管舌下腺,短而厚,位于短管舌下腺前端的腹侧,有一条总导管与颌下腺管伴行或合并,开口于舌下肉阜。

7、咽上有哪些孔与哪些器官相通?答:1)鼻咽部位于软腭背侧,为鼻腔向后的直接延续。

鼻咽部的前方有两个鼻后孔通鼻腔;两侧壁上各有一个咽鼓管咽口,经咽鼓管与中耳相通。

马的咽鼓管在颅底和咽后壁之间膨大,形成咽鼓管曩(又称喉曩)。

2)口咽部也称咽峡,位于软腭和舌之间,前方由软腭、舌腭弓(由软腭到舌根两侧的黏膜褶)和舌根构成的咽口与口腔相通,后方伸至会厌与喉咽部相接。

其侧壁黏膜上有扁桃体窦,容纳腭扁桃体。

腭扁桃体位于舌根与舌腭弓交界处,黏膜上有许多小孔,称为扁桃体小窝。

牛的扁桃体赛大而深,窦壁内有腭扁桃体。

猪的腭扁桃体位于软腭内。

马无明显的扁桃体窦。

3)喉咽部为咽的后部,位于喉口背侧,较狭窄,上有食管口通食管,下有喉口通喉腔。

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叉部分。

吞咽时,软腭提起,会厌翻转盖住喉口,食物由口腔经咽人食管;呼吸时,软腭下垂,空气经咽到喉或鼻腔。

8、比较牛、猪肝脏的形态和位置,肝脏的功能。

答:肝是体内最大的腺体,其功能也很复杂,有分泌胆汁;合成体内重要物质,如血浆蛋白、脂蛋白、胆固醇、胆盐和糖原等;贮存糖原、维生素以及铁(在枯否氏细胞内)等;解毒以及参与体内防卫体系。

在胎儿时期,肝还是造血器官。

牛的肝略呈长方形,较厚实,其重量在牛约为体重的1.2%(在羊为体重的1.8%一2%),因瘤胃挤压而全部位于右季肋部,从第六、七肋骨下端到第二、三腰椎腹侧。

牛肝的分叶不明显,但也可由胆曩和浅的脐切迹(在羊较深)将肝分为左、中、右三叶。

中叶也被肝门分为背侧的尾叶和腹侧的方叶。

在尾叶的尾状突和右叶背侧缘有右肾压迹。

肝的壁面凸,与膈的右半部相贴;脏面凹,与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等接触。

食管切迹较浅。

后腔静脉通过肝的背侧缘。

猪肝比牛的发达,其重量约为体重的2.5%,位于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略偏右侧。

壁面凸,与膈及腹腔侧壁接触,并有后腔静脉通过;脏面凹,与胃及十二指肠等接触。

肝的中央部分厚而周缘薄,分叶很明显,其腹侧缘有3条深的叶间切迹,将肝分为左外、左内、右外及右内4叶。

方叶不大,呈楔形位于肝门和胆曩之间。

肝门上方为尾叶,尾状突向右突出,没有肾压迹。

9、牛的舌黏膜有哪几种?各有何作用?答:舌黏膜被覆于舌的表面,其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

舌背的黏膜较厚,角质化程度也高,形成许多形态和大小不同的小突起,称为舌乳头。

有些舌乳头上分布有味蕾,为味觉器官。

舌腹面的上皮薄而平滑。

在舌黏膜深层含有舌腺,以许多小管开口于舌黏膜表面和舌乳头基部牛的舌,舌体和舌根较宽厚,舌尖灵活,是采食的主要器官。

舌背后部有一椭圆形隆起,称为舌圆枕。

舌乳头有以下三种:1)锥状乳头,为角质化、圆锥形的乳头,分布于舌尖和舌体的背面,因而舌面粗糙。

舌圆枕前方的锥状乳头尖硬,尖端向后;舌圆枕上的形状不一,有的呈圆锥状,有的呈扁平豆状;舌圆枕后方的长而软。

2)菌状乳头,呈大头针帽状,数量较多,散布于舌背和舌尖的边缘。

上皮中有味蕾,有味觉作用。

3)轮廓乳头,每侧有8一17个,排列于舌圆枕后部的两侧。

轮廓乳头的中央稍隆起,周围有一环状沟。

沟内的上皮中有味营。

10、比较牛、羊、猪、马的恒齿式答:1)牛的恒齿式为2(0033/4033)=322)公马的恒齿式为2(3133/3133)=40;母马的恒齿式为2(3033/3033)=363)猪的恒齿式为2(3143/3143)=4411、牛胰腺的位置、分部和功能。

答:牛的胰呈不正四边形,灰黄色稍带粉红,位于右季肋部和腰下部、从第十二肋骨到第二至四腰椎处,可分胰头和左、右两叶。

胰头附着于十二指肠"乙"状曲上;左叶(胰尾)较短,其背侧附着于膈脚,腹侧与瘤胃背曩相连。

右叶较长,沿十二指肠向后伸达肝尾叶的后方,其背侧与右肾相接触,腹侧与十二指肠及结肠相邻。

胰的中央有门脉环,门静脉由此穿过。

胰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组成。

外分泌部占腺体的大部分,属消化腺,分泌胰液,内含多种消化酶,对蛋臼质、脂肪和糖的消化有重要作用。

内分泌部称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