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散文阅读语言鉴赏公开课

散文阅读语言鉴赏公开课


例如: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朱自清《春》)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破土 而出的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简括、有力、 形象地刻画作者幼年时经历的那种寂寞、 清贫、孤独和悲怆的惨境。 • 又如“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形象地勾勒 了一幅祖母大限临头的惨苦图。
开心,从此刻开始*-*
• 过完年带着媳妇回城市上班,老妈大包小 裹的给我装吃的,什么猪肉、排骨装了三 大袋子!
媳妇看了看老妈鬓边的白发一时心酸,跟她 说了一句:养猪不容易,留着您自己吃吧?
老妈跟媳妇说:“养了二十多年的猪都跟你 走了,这些肉你也带走吧……
散文阅读
——语言赏析篇
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说 :“说到底, 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以 及文字的味道。散文就是通过自己独 有的语言方式把它背后的味道传达出 来,如果没有语言个性,散文就没有 多大的价值。”因此——
1、看词语 ①词的运用:动词、形容词、数量 词、叠词等。②用词效果:生动准 确、凝练传神、富有表现力和感染 力、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有音乐美 和绘画美。
常见答题形式:
① “ ”一词(等词), 写出了 的特点或 (人物)
内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②“ ”一词(等词),形象地表现了 的性格特点,体现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
句式特点
• 句式特点:骈散结合,音韵和谐。
• 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 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 将自己灾祸接连而至的遭遇、祖母对自己 的抚育之情、自己对祖母的报恩之情,表 达得十分真切。

• •
3、看手法 修辞格的选用,表现手法的 运用
从修辞的角度
常见答题形式:
运用
表达了作者
• 2、看句式 •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 • 整句(整句、排比句、四字短语)、 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 • 的运用
• • • • • • • • • •
长句:流畅匀称,层层修饰、表意严密; 短句:简练精美,语言轻快、活泼、流转、自然 ; 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 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长短相间,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音乐美; 排比句:显得整齐、工稳、典雅; 感叹句:情感强烈; 疑问句:发人深思 回环复沓句:琅琅上口、音韵美、感染力。复沓对 充实内容、突出主题、渲染气氛、加强情感都起了 很好的作用
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 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 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如果出现在篇首 或段尾,则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反问句:加强语气。 感叹句:抒情强烈。 排比句:层层深入,增强语势(气势磅礴)。
品味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理 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题句式:
【自主学习—阅读与鉴赏】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 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 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 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塘月色》
2、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 舔舔吧,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
设问——提醒读者注意,引发思考。 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提醒读者注意,引发 思考(设置悬念) 反问——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强调……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强烈,具有无可 辩驳的力量,强调了……
反复——突出强调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的思想感 情。 拟人——使事物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 2018汕头一模 本文语言幽默诙谐,请结合文本赏析。(6分) 运用反语,如“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不 但来信,送账条,而且要找上门来”中的“惦 记”,调侃自己过节时遭债主上门追债的窘迫情 形;
运用夸张修辞,如“酒是用葡萄还是葡萄叶儿酿 的,不可得而知,反正价钱很便宜”生动形象的 写出了因愁浓而喝了很多酒的情形;
答案二:
角度
作用
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的生 命力;是美的、活泼生动的;是健壮有力的三个特点,表现了春 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表述方式:1、抓角度(词语、修辞、含义、手法、其他) 2、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3、析作用(主旨、情感)
• 端阳,中秋,新年,三个大节可不能这么马虎过去。即 使我故意躲着它们,账条是不会忘记了我的。也奇怪, 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不但来信, 送账条,而且要找上门来! • 我朝窗坐着,看见了一轮明月,我就吐了。这回决不是 酒的作用,毛病是在月亮。 • 我们俩喝了两瓶葡萄酒。酒是用葡萄还是葡萄叶儿酿的, 不可得而知,反正价钱很便宜; • 记得最真的是家中一张《王羲之换鹅》图。每逢除夕, 母亲必把它从个神秘的地方找出来,挂在堂屋里。姑母 就给说那个故事;到如今还不十分明白这故事到底有什 么意思,只觉得“王羲之”三个字倒很响亮好听。后来 入学,读了《兰亭序》,我告诉先生,王羲之是在我的 家里。(选自老舍《抬头见喜》) • 2018汕头一模 本文语言幽默诙谐,请结合文本赏析。(6分)
婉约 含蓄 典雅 工整 猛烈 隽永
语言风格举隅: 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题目: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下面语段语言特色。 青草让山坡的线条柔和,山的所有的坡度都被 朴实而清新
• 解题指津: • 赏析造句的整齐与多变,首先弄懂句式分 类,现代汉语的句式,根据不同的标准, 大致可做如下的划分。 ①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 句、感叹句; ②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 ③根据句子的容量分:长句、短句; ④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 ⑤根据语体风格分:口语句、书面句; ⑥ 根据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 ⑦ 根据句子数量分:单句、复句。
• 整句:是排列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 散句:形式不同,长短不一的,叫散句。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在 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事物都产生了新 的联想、新的感情。不是有许多人在讴歌那光芒 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 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挺拔的 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 睹物思人,这些东西引起人们多少丰富和充满感 情的想像! 整散结合,读来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又使句式 富于变化,错落有致。
2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 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 那冷雨。
散句:长短不一,让文章具有韵律美。 感官:通过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上一 系列的感受写出思乡愁绪。
思考
赏析语言表达艺术可以从 哪些角度入手?
课本第69页
容词、数量词、叠词等。②用 词效果:生动准确、凝练传神、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有音乐美和绘画美。 2、看句式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整句、排比句、四字短 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3、看手法 修辞格的选用,表现手法的运用 4、看风格 平实、幽默、辛辣、自然、口语化等。
• 2017全国卷《我们的裁缝店》课本第47页
•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加 以赏析。(6分) • 语言多用口语,如“死活也不愿试穿,即 使穿了也不照镜子”,很亲切,自然;
• 人物的语言多用方言,体现地域特色,如 “拍兹”“当当”,句末也多尾音“啦”;
• 人物的语言明快风趣,如“三只鸡嘛,换 条裙子,够不够?”,体现了北方少数民 族豪爽的性格特点。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 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有一种音韵美。 比喻:以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叶子,生动形 象写出荷叶的舒展美。 拟人:用羞涩来写荷花,赋予荷花生命的活力 和感情,写出了荷花的情态美。
青草包裹的如在眼前,从山顶背后露出的云团像是 从青草里冒出来的,而野花如奔跑。在我记忆中, 穿裙子的小女孩儿都喜欢奔跑,裙子上的花太漂亮, 不跑腿不得劲。野花的花瓣在风中俯仰摇摆,像笑 得直不起腰。而青草如山羊一样静穆地看野花笑。 幽默 天最热的中午,蚂蚱如触电一般蹦远。我研究过蚂 蚱,它的后足比四只前足长十多倍,中间折叠。谁 诙谐 长这样的腿都没法走路,只能蹦。蚂蚱动作的突兀 给人感觉它没脑子,细看它脑袋挺大,方型。这种 脸型适合戴黑框眼镜。
运用自嘲,如对先生说“王羲之是在我的家里”, 写出自己因无知而闹出的笑话,读完,令人捧腹。
• •
4、看风格 平实、幽默、辛辣、自然、 口语化等。
语言风格举隅: 1.豪放 激越----阴柔 2.清新 明快----沉郁 3.质朴 通俗----华丽 4.潇洒 旷达----严谨 5.舒缓 平和----急骤 6.活泼 幽默----细腻
这是个
句,
,表达了……
如:我的耳边,敲响岳飞八百年前在南阳武候祠听 到的雨声,我的眼前,红起了岳飞当年夜深不寐时 点燃的烛光。岳飞他瞻仰武候祠而泪下如雨,而坐 以待旦,而挥涕走笔,这不是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 的领悟,沟通和激动吗? 《夜读岳飞》
句子以反问的形式,语气强烈,写出了作者在夜读 岳飞时深深投入、心醉神迷的状态,强调了了作者 对岳飞高贵灵魂的理解与赞美。
——鲍尔吉· 原野《青草寂静》
• 另外,语言风格的分析还要注意三个特色: • (1)时代特色。常表现为文章的一些词语只 在某一些特定的时代使用,有明显的时代气 息。如“天天读”“斗私批修”“早请示 晚汇报”等词语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的 时代风貌 • (2)地域特色。常表现为大量使用方言、俚 语等。比如老舍出生并长期生活在北京,他 的《骆驼祥子》中就带有浓郁的北京口语 化的词汇。 • (3)语体特色。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前者充满 生活气息,后者则典雅庄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