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听语言11

视听语言11


库里肖夫效应
“我们从某一部影片中选了苏联著名演员莫兹尤辛 的几个特写镜头,我们选的都是静止的没有任何表情 的特写。我们把这些完全相同的特写与其它影片的小 片断连接成三个组合。 第一个组合是莫兹尤辛的特写后面紧接着一张 桌上摆了一盘汤的镜头。 第二个组合是使莫兹尤辛的镜头与一个棺材里 面躺着一个女尸的镜头紧紧相连。 第三个组合是这个特写后面紧接着一个小女孩 在玩着一个滑稽的玩具狗熊。”
五、三镜头法
双人对话场面中通常采用三镜头法: 一般先用一个交代镜头把空间关系交代清楚 (镜头1),然后切一个人物A的正打(镜头2),之 后再切一个人物B反打(镜头3),其中镜头2和 镜头3都是镜头1(交代镜头)中的一部分,而且 镜头2和镜头3中都有彼此的一部分。 三镜头法是时空统一的,符合经典好莱坞电 影封闭空间观念所追求的连贯性。
叙事蒙太奇包含:
1、平行蒙太奇——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 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 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非诚勿 扰》
2、交叉蒙太奇——它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 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 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 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贫 民窟的百万富翁》
关系轴线
关系轴线是指两个以上静态主体每两者之间 的假设连接线。 场景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轴向是以他们相互视 线的走向为基础的。
运动轴线
即处于运动中的人或物体,其运动方向构成 主体的运动轴线。
如何合理越轴
1,利用镜头内的主体自身动作路线的改变 2,利用运动镜头合理越轴 3,插入骑轴镜头(中性镜头) 4,插入特写镜头、空镜头(远景镜头)或 主观镜头 5,当有两个以上轴线时,镜头对其中一轴 线越轴 6,利用复杂或强烈的运动或冲突 《让子弹飞》
四、什么是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Mise-en-scene)缘于法语,指舞 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技巧。在电影艺 术中,它包括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两个方面。 利用场面调度 ,可以在银幕上刻画人物、渲染 气氛、交待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对造型也起 着重要作用。
五、场面调度的类型
1,演员/人物的调度 2,摄影机/镜头的调度 3,综合调度
最初的剪辑工作好像很简单,把导演要叙述 的故事说明白就行了,但是经过长期的探索之 后,电影创作者开始意识到,把各种状态下拍 摄获得的胶片素材带换一个角度,把这一系列 画面彼此有机的连接在一起的作法,会产生不 同的效果。此时,视听语言便诞生了。这种剪 辑方法,经常使剪辑出来的影片得到一种类似 于1+1大于2的效果。也就说,把不同的镜头组 结在一起,会传达出新的含义,并且提供出一 种交流感情、思想、事实的新方式。
二、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是以相连的或相叠的镜头、场面、 段落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冲击,产 生比喻、象征的效果,引发观众的联想,创造 更为丰富的涵义,从而表达某种心理、思想、 情感和情绪。
1、隐喻蒙太奇
通过镜头的并列或交叉表现,含蓄而形象 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它往往是将类比的 事物之间具有某种相似的特征表达出来,以引 起观众的联想。《全城热恋》
二、巴赞
巴赞(1918-1948)法国电影理论家,影 评人,法国迷影运动的精神领袖之一,被誉为 “法国影迷的精神之父”(安托万· 德巴克语 )”、 “电影的亚里士多德”。
主要理论
1,“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2,电影起源心理学 3,长镜头理论与景深镜头理论(场面调度 理论)
巴赞主张真实美学,反对唯美主义,他创立了电影 写实主义的完整体系。电影影像的本体论、电影起源 的心理学和电影语言的进化观是这个体系的哲学、心 理学和美学依据。巴赞认为,电影的基础是摄影,而 摄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电影的发明 满足了人类自古以来用逼真的摹拟物替代外部世界的 心理愿望。巴赞提倡按照镜头一段落和景深镜头的风 格拍摄影片,贬抑蒙太奇的功能,强调单个镜头自身 的涵义和表现力,反对利用蒙太奇手法随意分切、编 排和组接镜头,从而破坏镜头的时空统一性。巴赞鼓 吹“透明”电影,即任何技巧不显形迹的电影。
实验二
镜头一:一个男人从左往后入画 镜头二:一个女人从右往左入画 镜头三:二人相遇握手,男人手指画外 镜头四:一个白宫的镜头 镜头五:二人携手走上台阶
八、蒙太奇的含义
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 为结构、构成,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 表现手段。具体指将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 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有机组合起来, 进而制造出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 义。
4、重复蒙太奇
在这种蒙太奇结构中,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 关键时刻反复出现,以达到刻划人物, 深化主 题的目的。
第二节 长镜头与场面调度
一、长镜头概念
所谓长镜头,就是连续地用一个镜头拍摄下 一个场景,一场戏或一段戏,以完成一个比较 完整的镜头段落,而不破坏事件发展中时间和 空间连贯性的镜头。 《大事件》 《云水谣》
轴线
6
1—主机位 ; 2、3—外反拍机位; 4、5—内反拍机位;6、7—平行机位; 8、9、10、11—骑轴机位
1
5
11
8
10
9
六、镜头组接技巧
1,无技巧剪辑——切 2,技巧剪辑: ①淡入淡出 ②叠化 ③划像 ④圈出圈入 ⑤定格 ⑥黑场
七、苏联蒙太奇学派
时间:20世纪20-30年代 代表人物: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 普多夫金、杜甫仁科
2、对比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表现手法就是在镜头的内容上或 形式上造成一种对比效果,给人一种反差感受, 用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者情绪和思想。 《公益广告》
3、心理蒙太奇
这种表现技巧是通过镜头组接,直接而生 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如人物 的闪念、回忆、梦境、幻觉以及想象等心理活 动,是人物心理造型表现。
第四章 蒙太奇与长镜头
第一节 剪辑与蒙太奇
一 、关于“剪辑”的含义
电影最初的剪辑,是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胶片 的规格不可能是影片正好需要的长度。 剪辑在英语国家中统称为Film editing(影片 剪辑),德语中称为schnitt(剪辑),法国称为 Montage(蒙太奇),虽然都表现一个共同的含义, 即把两段胶片接起来,但英、德两国的含义与法国的 含义仍然存在一定区别。前者把剪辑看成是技术性问 题,英语中的editing的原形为edit,本意是动词编 辑、编纂,而德语schnitt的原意,也是动词切割剪 截裁。后者对于剪辑的理解则侧重于整体影片的功能 结构方面,因为montage出自于建筑学的术语:结构。
一般认为,电影史上最早应用长镜头的范例 是纪录片大师罗伯特· 弗拉哈迪1916年拍摄的纪 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在这部影片中,弗拉 哈迪用一个较长的长镜头表现了爱斯基摩人从 冰窟窿里猎取海豹的过程。
三、长镜头的美学功能
作为电影艺术语言的长镜头的艺术功能有如 下几种: (一)创造完整的时空 (二)形成丰富的表意性 (三)渲染烘托情绪方式: (2)人物出场的先后主次 (3)人物出场的行动路线:
九、蒙太奇的分类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在总结前人段落蒙太 奇的异同后,提出了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概念,这一划分简单、科学、实用。
叙事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 创,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 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 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 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蒙 太奇组接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
四、轴线原则
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 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 直线。在实际拍摄同一场景中的相连镜头时, 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 方向统一,摄像机只能在轴线一侧180度之内 的区域设置机位,这是构成画面空间统一感的 基本条件。
轴线的分类
1,关系轴线 2,运动轴线 3,方向轴线
二、剪辑与电影时空
1、剪辑对时间的造型功能(P89-91) ①延长时间 ②压缩时间 2、剪辑对空间的造型功能 ①转换空间 ②建立空间
三、连贯性剪辑
连贯性剪辑,是一套特定的剪辑方法与系统, 其目的在于连贯而清楚地讲述故事。其关键在 于通过对时间和空间上的安排来达到叙事上的 连贯性 。 其主要手段有:轴线原则、三镜头法
3、连续蒙太奇——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 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
这种叙事自然流畅,朴实平顺,但由于缺乏时空与场 面的变换,无法直接展示同时发生的情节,难于突出各 条情节线之间的对列关系,不利于概括,易有拖沓冗长, 平铺直叙之感。因此, 在一部影片中绝少单独使用, 多与平行、交叉蒙太奇手交混使用,相辅相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