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十九)历史试卷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十九)历史试卷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十九)历史★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前516年,齐国上空出现了彗星,按当时的说法,彗星出现是灾祸的象征。

齐景公准备举行一次祭祀,以消除灾祸。

大臣晏婴认为,如果国君有好的德政,还怕什么彗星?反之,如果国君像夏桀、商纣那样暴虐,违命乱德,那么即使祈祷又有什么用处?这反映出当时A. 君权神授观念受到彻底批判B. 形成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C. 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D. 出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晏婴认为国君如果德政比祈祷更重要,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选项D正确;君权神授观念是董仲舒提倡的,选项A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春秋时期尚未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选项B排除;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选项C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把握晏婴言论中对鬼神的态度,其强调人的作用,以此思路解答即可。

2.汉初诸侯王国之官吏任免,除了由中央直接任命之傅、相外,“皆令自置吏”,所谓“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诸侯国内之税收归诸侯,无须上缴中央。

据此可知A. 宗法分封制得以完全恢复重建B. 大一统思想观念遭到普遍质疑C. 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存在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初地方官员中央和地方任命并存,而且地方具有税收所有权,可见当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存在矛盾,选项D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西汉初年并未完全恢复西周制度,排除;选项B 脱离材料主旨,材料中只能看出地方权力较大,不能据此得出大一统思想遭到普遍质疑,排除;选项C表述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3.在宋代,客户是指无常产者,绝大多数是佃户。

据统计,北宋初年客户约占总人口的40%,此后逐年下降,到宋神宗熙宁年间下降到30.4%,这一变化反映了A. 自耕农经济得到一定发展B. 佃户成为耕作的主力C. 地主对农民剥削有所减轻D. 土地所有权更迭频繁【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北宋客户在总人口中比例减少,意味着有地农民增加,自耕农经济得到一定发展,选项A正确;客户大部分是佃户,客户减少说明佃户减少,选项B排除;材料未反映出地主和农民的关系,选项C排除;根据材料数据无法判断土地所有权的更迭,选项D排除。

4.据统计,清前期各地农业短工的日工资,就其平均数说,除东北的奉天、热河地区,以及广东安徽地区以外,其他各省最高为八十文,最低为二十文,从雍正十三年(1735)至道光七年(1827)九十多年没有多少变化。

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 全国工资价格水平趋向平衡B.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停滞C. 闭关政策制约海外市场扩大D. 重农思想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农业短工日工资九十年间没有发生变化,反映出农业发展水平没有大幅度提升,选项B 正确;材料农业短工工资“最高为八十文,最低为二十文”,可见当时工资价格水平不平衡,而且从农业工资无法得出全国工资水平,选项A排除;闭关锁国政策与农业无关发展水平关联性不大,出口产品多数为手工业品,选项C排除;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5.郑观应认为,新式企业“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兼集商股则众擎易举。

然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

必官督商办,各有责成……则上下相维,二弊俱去。

”在此,郑观应A. 肯定了官办洋务企业的优势B. 认为对私人资本要合理利用C. 指出了民族企业的致命弱点D. 意在强调朝廷吏治腐败透顶【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郑观应认为应当在洋务运动中充分利用民间资本,赞成官督商办,选项B正确;材料认为“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选项A排除;郑观应所述企业不是民族工业,而是洋务企业,选项C排除;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6.1919年5月,北京蒙藏学校的蒙古族青年荣耀先积极参与了北京高校学生代表集会,筹划并参与了学生游行示威活动,学校全体师生还致函北京《晨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蒙藏学生,亦国家之份子,爱国热忱彭湃不已。

”材料反映了A. 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影响力空前提升B. 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C. 民众对国家和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强D. 社会思想界呈现多元化的格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蒙古族学生参加了游行示威,同时全校师生认“吾蒙藏学生,亦国家之份子,爱国热忱彭湃不已”,可见当时民众对国家和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强,选项C正确;中共尚未成立,选项A排除;选项B不符合史实,排除;选项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7.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命令每年5月3日至9日为“雪耻与兵役扩大宣传周”,以“五三济南惨案”、“五四运动”、“五八兵役宣传日”、“五九承认二十一条国耻纪念日”等重要纪念日对士兵、警察、壮丁,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宣传。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 增强广大民众的国防意识B. 创新征兵宣传的服务机制C. 满足战时兵员补充的需要D. 树立民族抗战必胜的信念【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将纪念日与征兵制宣传结合起来,可见其目的在于服务战时需要,补充兵员,选项C正确;材料中强调了宣传对象的特殊性,即针对士兵、警察、壮丁、广大青年学生,因此其侧重点并不是国防意识,选项A排除;选项B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8.1987年6月12日,《经济日报》头版刊登的读者来信中说:“我无论如何不能理解:过去微利、亏损,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的企业反而是社会主义,现在有了利润的企业反而是资本主义,真是怪事!”由此引发了全社会关于租赁企业姓“资”姓“社”大讨论。

这表明A.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日益强化B. 市场经济模式受到国人推崇C. 国有企业改革即将全面开启D. 国人思想观念亟待继续解放【答案】D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读者来信中可以看出1987年人们对于企业改革性质存在迷茫,说明当时国人思想观念仍需继续解放,选项D正确;材料未反映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而且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选项A;材料主旨是国人对企业改制的迷茫而非赞成市场经济模式,选项B排除;根据材料可见当时改革已经启动,选项C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结合材料时间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人们对改革认识不清,思想方面的滞后、迷茫。

9.罗马法规定傍河公路被洪水冲毁或因其他原因崩坍时,则傍河修筑新公路的土地即可无偿地被征用,在修筑水渠时得征购所通过的土地,并就地以合理价格征用修渠所需要的材料。

这表明罗马法A. 严重损害了公民合法权益B. 体现了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C. 注重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D. 不承认公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所列案例可知罗马法在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时优先保障公共利益,如“傍河修筑新公路的土地即可无偿地被征用”,选项B正确;材料中修建水渠的法律规定显然体现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兼顾,选项A、D排除;材料中公路、水渠的修建并不是维护贵族利益,选项C排除;【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相关内容,解题关键在于结合两条法规进行解答,通过两条法规可见罗马法在保障公共利益优先的前提下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个人利益。

10.伏尔泰在其《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认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

这反映出A. 中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 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C. 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D. 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可知伏尔泰利用中国文化来批判西方天主教,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欧洲社会的影响,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伏尔泰是启蒙运动代表人物,而非宗教改革代表人物,选项B排除;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选项D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认可以及利用,即通过中国文化的解读来批判欧洲天主教,宣传启蒙思想。

11.1927年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开始动工建设。

它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和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由苏联水利建设专家设计、美国水电专家小组指导。

历时5年,先期5个发电机组建成投产。

据此可知当时A. 美苏两国由对手变成盟友B. 苏联推崇市场经济体制C. 新经济政策影响并未消失D. 苏联工业位居世界第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建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和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并且得到了美国的技术指导,这种做法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结合材料时间1927年,可见新经济政策影响并未消失,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1927年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当时计划经济模式正在形成,选项B排除;1937年苏联工业位居世界第二,选项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知道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

12.如表美国就业部门构成的变化据上表可知,战后美国A. 产业结构的日益优化趋势增强B. 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已丧失C. 知识经济的地位日益突出D. 在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美国二战以后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也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战后美国的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因此A选项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