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精品)学案:难点突破之泛等效平衡与能量变化结合的考题全析

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精品)学案:难点突破之泛等效平衡与能量变化结合的考题全析

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精品)学案:难点突破之泛等效平衡与能量变化结合的考题全析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精品)学案:难点突破之泛等效平衡与能量变化结合的考题全析一、高考考情分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化学要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要求学生探索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探究并解释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化学平衡与能量变化”的综合考题渐成气候,如2013年四川6题、山东12题、上海20题、江苏15题等。

二、等效平衡相关内涵剖析1、等效平衡定义:对同一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常见的为①),起始投料方式不同(从正、逆或中间等方向开始),若达到的化学平衡同种物质的②均相同,这样的平衡状态③为等效平衡。

2、等效平衡的常见分类和状态:以如下反应为例:mA(g)+nB(g)pC(g)+qD(g)(1)如果m+n≠p+q ①恒温恒容:使用极限转化分析法,一边倒后相同起始物质的④。

达到平衡后各物质浓度相等,百分含量相等,体积没变化,压强没有变化,达到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根据投料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反应热不同。

②恒温恒压:一边倒后相同起始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

达到平衡后⑤。

根据投料的量和方式的不同会导致不同。

(2)如果m+n = p+q ③一边倒后相同起始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

恒温恒压的话,达到平衡后体积未必相等;恒温恒容的话,除了体积相等,达到平衡后各物质浓度、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可能不同。

两种情况下反应热根据投料的量和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比较见下表1.表1 反应mA(g)+nB(g)pC(g)+qD(g)的等效平等效平衡效果等效平衡分类反应分类反应条件(恒温)投料方式(一边倒后,相同物质)和原平衡相比形成不等效平衡的单一条件浓度压强正逆反应速率体积反应热同种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一模一样”(1)①,②m+n≠p+q①恒容T变化,平衡移动。

P和C变化,则看Q/K=1与否,不等则平衡发生移动“比例相同”②恒压(2)③m+n=p+q恒容3、等效平衡解题建模过程对于反应N2(g)+3H2(g)2NH3(g),按照①、②、③的投料方式进行反应,(1)恒温恒容下,则所能达到等效平衡的状态为:①=②≠③。

③为①或②、④进行加压后的情况,对于这种△vg<0的情况,压强增大,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N2转化率升高。

④ 1mol1 mol2 21n(PCl 3)/ mol 0 0.16 0.19 0.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 5、0.20molPCl 3和0.20molCl 2,达到平衡前v (正)>v (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 3、2.0molCl 2,达到平衡时,PCl 3的转化率小于80%2、化学平衡与能量变化结合的过渡问题例析 【例2.1(母题)】向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 2和6 mol H 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 2(g)+3H 2(g)2NH 3(g),平衡时混合气体共7 mol 。

令a 、b 、c 分别代表N 2、H 2、NH 3起始加入的物质的量,维持温度不变,使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

则:(1)若a =0,b =0,则c = ;(2)若a =0.7,b =2.1,则:①c = ②这时反应向 进行;③若要维持反应开始时即向该反应方向进行,c 的取值范围是 ;(3)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正方向进行,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列三行式求得达到平衡时平衡时各成分的物质的量,设平衡时N 2转化了x mol ,N 2(g)+3H 2(g)2NH 3(g) n 0 (mol ) n 变 (mol ) n 平 (mol ) 依题意: ,x = 。

该题属于恒温恒容,△Vg ≠0,一边倒后跟起始投料量完全一致时才能够达到等效平衡。

可利用极限转化(极转)的思维分析。

N 2 + 3H 22NH 3 n (原始投料/mol )2 6 0 n (其他投料/mol )n (等效平衡投料/mol ) a+c /2=2 b+3c/2=6 0n(平衡投料/mol)n(逆向投料/mol)解得:【例2.2】题干除体积可变外,同例2.1(母题):(1)若a =0,b =0,则c = ;若a =0.7,b =2.1,c = ;(2)若初始投入量为a =1,b =4,能否达到跟上述平衡的等效平衡状态?【例2.1(子题)】结合能量变化考虑,设例2.1母题(恒温恒容)中反应的焓变为△H ,设完全反应放热Q 。

根据题意用三行式求得转化率,N 2和3H 2均为25%,所以放热 。

结合反应速率考虑,设两分钟达到平衡,若投料比为(1)1.5 mol N 2、4.5 mol H 2和1mol 的NH 3,则反应热为 ,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为 ,v 正 v 逆(选填=、<或>)。

(2)0mol N 2、0mol H 2和4mol 的NH 3,则反应热为 , 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为 ,达到平衡后v 正(N 2)为与起始投料方式达到的平衡相比, 。

3、泛等效平衡与能量变化结合的问题例析 【例3】(2012·天津6)已知2SO 2 (g) + O 2 (g) 2SO 3 (g);ΔH = -197 kJ·mol -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 mol SO 2和1 mol O 2;(乙) 1 mol SO 2和0.5 mol O 2 ;(丙) 2 mol SO 3 。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容器内压强P :P 甲=P 丙 > 2P 乙 B .SO 3的质量m :m 甲=m 丙 > 2m 乙C .c(SO 2)与c(O 2)之比k :k 甲=k 丙 > k 乙D .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 :Q 甲=Q 丙 > 2Q 乙【练1】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发生反应A(g) + 2B(g)= 2C(g),向甲容器中加入1molA(g)和4molB(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的热效应(吸热或放热)为Q ,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molC(g) 和2molB(g),达到平衡时的热效应(放热或吸热)为4Q 。

则甲容器中B 的转化率为 。

【例4】(2013·江苏·15)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 2O(g)CO 2(g)+H 2(g),其正反应放热。

现有三个相同的2L 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 、II 、III ,在I 中充入1molCO 和1molH 2O ,在II 中充入1molCO 2和1mol H 2,在III 中充入2molCO 和2molH 2O ,700℃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I 、II 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容器I 、III 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C.容器I 中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 中的多D.容器I 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II 中CO 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练2】(2013·山东·12)CO (g )+H 2O (g ) H 2(g )+CO 2(g )△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 .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 也随之改变B .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 .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练3】(2013·上海·20)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B+C(g)-Q 达到平衡。

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产物B 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 ,平衡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 和1molC ,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练4】(2013·四川·6)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 各0.16mol 充入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 △H < 0,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其他选项略) 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 ,平衡时X 的体积分数增大四、解题规律小结与反思泛等效平衡问题的解题关键是:泛等效平衡与能量变化结合的考题全析【参考答案】1.①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②百分含量③互称,2.④物质的量相等⑤各物质浓度相等,百分含量相等,体积可有变化,压强没有变化,达到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

反应热。

3.=====.表1【例1(子题)】解析:选C 。

此反应初始平衡状态用三行式分析如下: PCl 5(g)PCl 3(g)+Cl 2(g)C 0(mol/L ) 0.50 0C 变(mol/L ) 0.10.1 0.1C 平(mol/L ) 0.40.1 0.1C.先求得平衡常数K=(0.1)2/0.4=0.025,再求相同温度下,更换投料方式后的浓度商Qc=(0.1)2/0.5=0.02, Qc ﹤K,相当于在原来的平衡基础上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和原平衡相比 浓度 压强 正逆反应速率 体积 反应热相等 相等 根据投料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未必 相等 根据投料的量和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未必相等 可同等程度变化 相等(原平衡状态即为参照系),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要达到新的平衡分子应减小,分母应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平衡前v (正)>v (逆)。

D.本题原平衡中PCl 5的转化率为20%,采用一边倒的极限转化分析,若投料方式从逆向开始,则转化率为80%。

先建立原容器体积的两倍的模型,可得等效平衡的参照系,再把容器压缩为原容器,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PCl 3的转化率应大于80%。

【例2.1(母题)】解得(1)c =4;(2) ① c =2.6,②起始量5.4mol(0.7mol +2.1mol +2.6mol) ﹤7mol ,向生成气体更多物质的量的逆向进行。

③为了维持反应开始向逆向进行,c :1<c ≤4。

(3)b :4.5<b ≤6。

【例 2.2】解析:此题为恒温恒压,由于体积可变,只需要起始投入量一边倒后等比例即可达到等效平衡。

这两个平衡状态各种物质的浓度相等,容器的体积和原平衡的体积成倍数关系。

(1)c 均为任意值。

(2)不能。

【例2.1(子题)】25%Q ,0,= ,75%Q , 两分钟,相等【例3】解析:此题选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