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式中;
为司机反应时间(s);
;g为重力加速度(9.8m/s2), 为汽车轮胎
与路面的摩阻系数; =2~5m。
最小安全车头时距 的确定
道路上近似创造“理想条件”,组织车辆,实测车头时距, 然后经过数学处理求出最小安全车头时距,并以此确定车行道的 基本通行能力。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固定巴士路线公共交通服务框架的数量化服务指标
内容
A
0.00~0.50
>10.8 >1.00
无乘客需求紧靠他人
B
0.51~0.75
0.76~1.00
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选坐的地方
C
0.76~1.00
0.51~0.75
所有乘客都有坐位
D
1.01~1.25*
0.36~0.50
舒适站立
E
1.26~1.50*
0.20~0.35
最大额定载客量
F
>1.50*
<0.20
超出车辆额载量
月内出行误班3次
A ≤0
公共交通快于小汽车
B
1~15
公共交通与小汽车一样快
C
16~30
公共交通乘客可容忍
D
31~45
公共交通不能超过1小时
E
46~60
所有乘客都感到乏味
F
>60
大多数乘客无法接受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巴士线路的载客率与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水平的关系
服务水平 载客率(人/座)
站立区(m2/人)
车行道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
(veh/h)
式中: 连续车流头最小安全时距(s); 为连续车头最小安 全间距(m); 为车辆之间最小安全净距(m); 为计算车型身 全长(m); 、V为计算行车速度,单位分别为m/s和km/h。
基本通行能力计算图式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车辆最小安全净距 的计算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准点率与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水平的关系
服务水平
准点率
内容
1
97.5~100.0%
至少1次出行/月
2
95.0~97.4%
至少2次出行/月
3
90.0~94.9%
3~4次出行/月
4
85.0~89.9%
5~6次出行/月
5
80.0~84.9%
7~8次出行/月
6
75.0~79.9%
工作出行时间的组成要素及相对重要性
车内时间
步行时间
平均值
1.0
2.2
估计范围
1.0
0.8~4.4
候车时间
2.1 0.8~5.1
换乘时间
2.5 1.1~4.4
发车班距与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水平的关系
服务水平
班距变化系数 P (hi >0.5 h)
内容
A
0.00~0.21
≤1%
提供服务像时钟
B
0.22~0.30
适用条件 1、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交通量不太大,单幅路车行 道条数不应采用奇数。由于道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高峰时间不会同时出 现,这就为车行道的机、非车辆调剂使用提供了方便(优点),但公共汽车停 靠站附近与非机动之间的相互干扰(缺点)。 2、双幅路适用于有辅路供非机动车行驶的大城市主干路或快速路,双幅路 的单向车行道的车道数不得少于2条。 3、三幅路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避免了混行时的机、非相互干扰,适 用于路幅较宽、交通量大、车速较高、非机动车多,混合行驶已不能满足交通 需要的主要干线道路。 4、四幅道适用于快速路与郊区道路。其特点是机动车能以较高车速行速, 交通量大,交通亦最安全。其缺点是占地更大,行人过街相对困难一些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 线规划图
2020/11/12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北京公路主枢纽站场布局规划图(市区)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马塔的“带形城市”理论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城市局部地区分期建设的带形发展模式
9~10次出行/月
7
70.0~74.9%
11~12次出行/月
8
<70.0%
12次出行以上 /月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出行误班与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水平的关系
服务水平
无服务比例
内容
1
0~1%
月内无出行误班
2
1~2%
月内出行误班1次
3
2~4%
月内出行误班1~2次
4
4~6%
月内出行误班2次
5
6~8%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车行道宽度
道路上供一列车队安全行驶的地带为车道。 一条车行道宽度原则上由设计车辆身宽度(a)和左侧安全净距加 右侧安全净距组成。
设同向行驶车辆的安全净距为d,对向行驶为x,车辆与路缘石 的安全净距为c,道路设计车速为V(km/h),根据行车实验观测, 则有:
(m) (一)靠1、路一边侧的靠车路道边宽,度另一侧为对向车道((m图)4-8):
公共交通车站
公共交通线路
公共交通系统
可达性
服务频繁
运营时间
服务覆盖范围
舒适性和方便性 乘客载运
可靠性
公共交通-步行出行时间
需求反应公共交通服务的框架数量化服务指标
公共交通车站
公共交通线路
可达性
反应时间
服务范围
舒适性和方便性 准点性能
拒绝服务
公共交通系统 步行-需求反应交通的出行时间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型式
城市道路横断面根据车行道布置型式分为四种基本 类型,即单幅路(一块板)、双幅路(两块板)、三 幅路(三块板)和四幅路(四块板)。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四种基本型式使用效果比较: (1)交通安全:三块板和四块板较安全 (2)行车速度:一块板和二块的行车速度较高 (3)照明与绿化:三块板能较好地处理照明与绿化问题 (4)城市噪音: 三块板和四块板对沿街居民的干扰较小 (5)造价:一块板占地最小,投资省;三块板有利于地下管线敷设
(m)(m)
2、一侧靠路边,另一侧为同向车道(图4-9):
(m)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下一页
退出
机动车车道宽度规范值
车型及行驶状态 计算车行速度(km/h) 车道宽度(m)
大型车或大、小
≥40
3.75
车混行
<40
3.50
小汽车专用线
3.50
公共汽车停靠站
3.00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10%
车辆稍微偏离班距
C
0.31~0.39
≤20%
车辆经常偏离班距
D
0.40~0.52
≤33%
班距无规律,有时排队
E
0.53~0.74
≤50%
经常排队
F
≥0.75
>50%
大多数车辆排队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1]
巴士线路的运行时间与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水平的关系
服务水平
出行时间(Min)
内容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