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法教学设计
让学生根据学习效果跟开始的教学目标对照,评价自身的目标达成度
检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为下节课做铺垫
课后作业
1. 写出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流程及要点。
2.思考题:如果皮内注射的目的是做药物过敏试验,操作前应做好哪些准备?预习试敏液的配置。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注射给药法
一、皮内注射法
(一)操作目的
(二)操作程序
学生角色扮演完成操作的“核对、解释”,使学生获得病人的情感体验,由一组同学展示。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完成每一个动作,相当于全部学生都做回示。学生使用活动式探究、合作法、参与法等学习方法
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将想法理论化,总结出操作的注意事项
学生再次确认课堂的收获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回顾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利用学生药物过敏试验的生活经验,设置情景,与学生探究
总结本课知识脉络,点出重点,强调“教学目标”
启发式提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给出答案
布置家庭作业和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学生依次回答这些问题,有回答不全面的现象,可以由其他同学给予补充说明
学生应用讨论法思考案例,想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也明确了本节课的目标与任务
学生认真听讲,边理解,边记忆
操作部位
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项
教学 反 思
优点:教的本质在于引导,我的教学思想是实践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多种教法和学法,整个课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好,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完整,学生既获得了知识与技能,又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引起学生思考,激起学习兴趣,引出新课
使任务量化,学生的学习目标更确切
刚进入新课,学生注意力较集中,将讲授法用在最前面,增强效果
学生一味看教师操作,容易走神,师生一起做,学生学一遍就练习一遍,效果立现,学生有成就感,让学生亲自体会病人的感受。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应用多种学法,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真实操作之前做好心理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复习
5分钟
导入新课
2分钟
讲授新课
26分钟
课堂小结
2分钟
课堂训练
5分钟
与学生问好,开始本课,以提问的方式,温故知新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下定义,提“教学目标”
介绍本课三大框架,开始第一环节“操作目的”
第二环节“操作程序”
第三环节“注意事项”
回顾教学内容,再次强调“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宋晶学科:护理学基础哈尔滨市卫生学校
授课班级
2012级护理8班
学时
1学时
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 第三节 注射给药法皮内注射法(理论、实验一体化)
使用教材
《护理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周意丹主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皮内注射的目的、注射部位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能够正确实施皮内注射
过程与方法——在分组练习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主动思考,运用
做题,选取四道问题,回到开始的案例讨论,给出结论
提出三个关于所学过的注射原则、抽药方法的问题
给学生设置一个案例讨论,应用情境教学法
明确本课内容,提出课堂教学目标:掌握皮内注射的目的、注射部位的选择及注意事项;能够正确实施皮内注射
主要应用讲授法,举例讲解操作目的,要求学生记住
按照护理程序,给出每一环节要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实验物品及模型,角色扮演等方法,将示教与回示相结合,引领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本次实验课的操作环节。强调核心技能要点,如消毒液、消毒方法、持针手法、进针角度、进针深度等。主要应用任务引领教学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缺点:虽然尽量做到全班互动,但是在师生一起操作的时候易忽视个别学生,学生的自觉性起到很大的作用。
改进方案:加强实验室监督管理,关注更多的学生,研究学生喜欢的教法,提高课堂参与率。同时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力求做到准确、美观、优雅。
对学生的关注
中职学生存在着理论知识较弱,缺乏学习意志的特点,但他们对动手操作具有浓厚兴趣,因此本课的设计将理论与实验联系起来。本课所学的皮内注射是注射法的第一个内容,学生有注射原则为基础,已经掌握了注射的基本知识,所以本课是将新课与旧课相融合,学生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经过活动式探究等方法掌握新知识与新技能。为解决教师示教后,学生不能立即记住的问题,将学生安排在实验室上课,两人一组,准备充分的实验设备,学生可以和老师一起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护患沟通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操作中能够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并且
懂得接纳、爱护病人,体现人文关怀
重 点
技能——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方法
难 点
注射部位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教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任务引领教学法、演示法
学法
讨论法、活动式探究、合作法、参与法、角色扮演法
辅助手段、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无菌注射盘、模拟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