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课题5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1. 游离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1) 物理吸附法(吸附法)是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的一种固定方法。
特点是工艺简便且条件温和,应用广泛。
实质是利用酶与载体之间的范德华力实现吸附。
(2) 化学结合法(交联法)是利用酶与载体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将酶进行固定的。
2.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1)活化:在缺水状态下,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
活化是指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生活状态的过程。
(2)用蒸馏水配制CaCl2溶液,而不用自来水。
原因是防止自来水中各种离子影响实验结果。
(3)CaCl2溶液的作用:使胶体聚沉,凝胶珠形成稳定的结构。
(4)海藻酸钠的作用:包埋细胞。
(5)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
(6)检验凝胶珠的质量是否合格,可以使用下列方法。
一是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凝胶珠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凝胶珠的制作成功。
二是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凝胶珠,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能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
(7)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
3.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
(1)配制麦芽汁或葡萄糖溶液:注意浓度适宜,过高会造成固定的酵母细胞失水,甚至死亡。
(2)葡萄糖的作用:既可以作为发酵底物,也作为酵母菌细胞的营养物质。
(3)固定化酵母凝胶珠的处理:固定好的凝胶珠从氯化钙溶液取出后要用蒸馏水冲洗2~3次。
洗去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防止凝胶珠硬度过大,影响通透性。
(4)发酵:开始时凝胶珠沉在发酵液的底部,一段时间后慢慢上浮且有气泡产生,发酵液有酒味。
思考:
1.发酵过程中锥形瓶为什么要密封
2.锥形瓶中的气泡和酒精是怎么形成的
3.发酵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25℃
例题:为了探究啤酒酵母固定化的最佳条件,科研人员研究了氯化钙浓度对固定化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 与利用游离酵母生产啤酒相比,利用固定化酵母的优点
有。
(2) 本实验结果表明,随氯化钙浓度增大,凝胶珠机械强度增大,完整
率。
(3) 结合发酵性能分析,制备凝胶珠适宜的氯化钙浓度为。
当氯化钙浓度过高时,发酵液中的糖度升高,酒精度下降,发酵受到影响,原因是。
(4) 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包埋酵母细胞,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的方法,以防发生焦糊。
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应后,再与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混合。
若海藻酸钠浓度过低,会导
致,固定效果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