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意杨速生丰产育苗与栽培技术
杨木板材是我邳州市主要产业之一,仅2010年就出口创汇5亿美元,2011出口创汇还要多。
年需杨木巨大,而本地杨木由于近几年来杨木材价格低、粮价高,杨树毁得多栽得少,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市场缺口大。
目前杨树价格普遍抬升,农民通过植树来增加收入的愿望强烈。
同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片林地被毁种地现象时有发生,人工绿化造林意义重大。
同时,本人经过近15年的反复摸索,积累不少实际可行性实践,因此,有必要重新介绍速生丰产的技术。
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意杨品种,经过林业科研人员反复选育,已筛选出数种适合我地栽植的优良品种,经本人试栽,6年生72杨胸径平均达到26cm,9年生72杨平均胸径达到34cm。
现将其生产栽培技术作一介绍,仅供参考。
一、培育优质壮苗
本地适宜种植的杨树品种是“I—69杨”、“I—72杨”。
常规育苗一般采用扦插法。
插穗选择健壮、通直和木质化程度高,芽体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1年生枝条,截成约15~20cm长的插穗,插穗直径一般在1~2cm,上切口下1cm处应是一个发育正常的饱满芽,下切口最好选在芽的附近或下
面。
插穗按粗度不同而分为粗、中、细等级,同等级插穗放在一起,可采用湿沙贮藏,也可随插随采。
扦插前插穗要在水中浸泡12h以上,使插穗保持充足的水分。
运输和扦插时注意不要损坏皮层和芽头,以免感染病菌而影响发芽。
扦插苗圃地要施农家肥料,如腐熟粪便、厩肥等。
另外,每亩30kg尿素,磷肥50kg,钾肥少量,耕翻并耙平,间隔约3m挖排水沟,使之连贯,以便雨季能将水排出圃外,旱时及扦插结束后能灌溉。
以春季扦插为宜,一般在土壤解冻后至3月25日前结束。
培育1年生苗木,株行距为40×60cm或25×80cm,培育1年以上苗木,株行距40×80cm,行距为株距的1~2倍。
也可按培育1年生苗木的规格40×60cm,第二年逐行间挖。
扦插时用细绳拉成直线(有利于后期除草、施肥和治虫等),用铁锹等挖一裂缝,插入插穗,插穗的芽头应向上,上切口与地面略高为宜,露出地面过高,因失水而影响成活率。
培土踏实。
同等级插穗要插在一起,以免后期出现“大苗欺小苗”现象。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扦插结束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提高地温,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减少杂草,促进苗木健壮生长,当年苗高度普遍比对比苗高1米,地径也粗有0.5cm,,扦插结束后应立即浇灌一次透水,使插穗与土壤充分结合。
用作插穗的苗,可在近地面处剪断,将根颈部留在土下,作为留床插穗。
5月份应及时
除去多余的萌芽,留一个健壮的新梢,减少插穗养分的消耗,防止杂草与幼苗争夺土壤的养分和生存空间。
人工除草要注意防止对苗木根部创伤,减少病菌的入侵途径,同时要注意别损坏留下生长的新梢,人工除草跟不上时,可根据杂草类型选择合适除草剂,喷施除草剂一定要选择晴天无露水时进行。
进入6月份以后,是新育杨苗高生长季节,因此,需施大量的氮肥、磷肥。
6月20日前每亩追施50kg尿素+50kg碳铵,7月20日、8月20日每亩可追施50kg碳铵。
每次追肥后,必需除草,干旱的时期需灌水,及时防治病虫害,尤其是食叶害虫,保证苗木健壮生长。
9月20日加施一次磷、钾肥,亩施100kg (磷肥:钾肥=3:1),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
冬季要将苗圃地的杂草、树叶清理干净,有利于降低病虫源,同时也有利于冬季防火,烧坏苗木。
经过采用这种方法育出的苗木,粗度粗,苗木高度多在4米左右,地径粗度在3.5㎝以上,成色好,市场竞争力强,价格高,移栽成活率高。
二、意杨栽培技术
意杨栽植时间以当年12月底前规划,开塘冻土,翌年3月20日前完成栽植任务。
苗木选择以苗高3.5米以上,高径比100:1,根系发达,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生长正常的意杨大苗。
栽植穴挖1m见方。
农田林网单行株距以3~4m,纯林株行距4×6m(后期间伐),林粮间作以4×10m或5×8m为宜。
栽
植技术以“三埋二踩一提苗”,即先向坑内填30~40cm表土,将苗垂直放入,再填土2/3深,踩实,最后填土至地面,再踩实,将苗往上提到栽植深度,也利于根系舒展;深度以原土痕深5cm为宜,栽后浇足定根水。
从外地调苗或本地假植苗,必须把苗木根部放在河水浸泡12h以上,充分吸水再植,栽植前先将过长的侧根剪短、伤断根系清除,上部断枝、病枝及偏枝修剪。
三、栽后抚育管理
中耕除草,能防止杂草与幼林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提高土壤通气性,改善根系的立地条件。
意杨幼林每年需松土除草2~3次,行间可间作3~5年农作物,这样即增加经济收入,又减少杂草的危害。
间作物最好是豆类,花生、西瓜等矮杆作物,不宜种玉米、高梁等高杆作物及丝瓜、扁豆等爬藤类植物。
意杨树苗生长头5年,每年每株追施尿素1~2kg,磷肥每株0.5kg,可采用穴施,后两年也可沟施。
第六年以后,在树冠下每株树穴施尿素2~3kg,磷肥1kg;树冠郁闭后,可结合中耕除草每亩地施尿素35~40kg,磷肥15kg。
新植意杨,在发芽前,最忌干旱,要及时浇水。
夏季雨季要及时排水,原因是地下水位过高和土壤含水量过多,根系缺氧而生长不良。
大风过后,要及时扶正树苗并培土踏实,以免影响树木的生长。
意
杨栽植后3年,需逐年修去树高1/3的下部枝干及易形成偏冠枝,成林树修枝最多不超过树高的1/2,修剪应在休眠季节进行,连续修枝3~6年,可培育无节通直干材达10m以上,以后修枝强度控制在1/3~1/2树高之间,剪口要与主干相平,不留桩。
在主干超过10m时,逐年向上修去侧枝。
四、主要病虫害防治
本地意杨病虫害主要有溃疡病、黑斑病、杨舟蛾、草履蚧、杨尺蠖、黄刺蛾、桑天牛、柳篮叶甲等。
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检疫,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制度。
二是人工防治,通过冬季耕翻林地、破坏害虫越冬环境、树干涂白、树干设毒环以及人工寻找卵块、卵槽集中销毁,在树干上越冬的害虫如黄刺蛾等可人工敲除虫茧,桑天牛羽化期(6月中旬~8月下旬)捕捉成虫或在蛀道里刺死幼虫,消除杨树周围桑科树种,使桑天牛成虫得不到补充营养而不能繁育后代,清理枯枝落叶、地被物,可减少病虫源危害。
设置毒环,可防治杨尺蠖、草履蚧雌虫上树等。
三是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鸟、昆虫、寄生蜂、病原微生物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防治害虫。
四是化学防治。
将出圃苗木,用70%的甲基托布津100倍液喷雾,防治意杨溃疡病和黑斑病。
金龟子成虫盛发期,可喷洒50%杀螟松,或50%对硫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食叶害虫。
在幼虫大发生期(一般在3龄以前)喷40%氧化乐果,50%甲胺磷800倍液可治如杨舟
蛾、杨尺蠖等。
树干涂毒环,可阻隔和触杀上树幼虫如杨尺蠖、草履蚧等,从新鲜的排粪孔处,注入杀虫剂少许可杀死桑天牛幼虫。
用注干法防治:用注干机打孔,每胸径厘米单位注入40%氧化乐果、50%甲胺磷等内吸剂药(药:水=1:2)1ml,防治效果特好,尤其适合于高大的杨树。
五、采伐更新
农田林网的杨树,如果树体高大,防护功能尽管很好,但对小麦、水稻等阳性农作物的影响很大,杨树的价格不是太高,整体综合经济效益低,,对邻地的影响大,邻里关系紧张,社会纠纷多,影响社会稳定,本地的风害不是太频繁,杨树采伐后钱存入有信用的经济合作社,小树照样一年有30元的收入,因此杨树的采伐年限为7~10年为宜;对林地土壤比较贫瘠,意杨栽植行距较密(每亩栽植20~30株),管理比较粗放的,其适宜采伐年限为栽植后的第8~9年,一般不超过10年。
家前屋后的低效林,意杨的栽植密度大,个别的虽密度小但大树由于年多根烂,对房屋及人的安全构成威胁,必须在15年前采伐为宜。
据资料分析:16~20年的意杨材积生长量只占总材积生长量的12%,即15年后材积生长量较小,再继续保留经济上不划算,须及时采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