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工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桥梁工程的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要点…

桥梁工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桥梁工程的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要点…

桥梁工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2、桥梁工程的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要点3、桥梁工程的加固技术应用标准4、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处理技术5、钢筋混凝土的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全文总字数:17567 字篇一: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摘要:桥梁工程进行施工时,所选施工技术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桥梁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质检要求,影响其使用寿命达到一定标准。

因此,对施工单位而言,必须重视桥梁建筑施工技术,并加强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这对选择恰当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桥梁建筑施工注意点入手,详细介绍桥梁建筑上下部结构及混凝土施工技术,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上下部结构;混凝土施工;注意点我国的桥梁工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断增多,而大量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建设中最广泛的应用。

对于桥梁施工的可靠性、适用性、安全性、经济性的要求,在不断增加大桥梁施工项目形势下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桥梁施工的质量要求,以及确保可更好的应用施工技术,便对桥梁建筑相关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规范施工流程、规避风险,致力于进一步提高施工效果。

1桥梁工程铺设及施工注意点在防汛时节,必须确保防洪提顶处于畅通无阻的状态,保障堤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否则,前者会使得防洪行动有所迟缓,在不同程度上贻误抢险良机。

后者极易出现土体滑动或者渗透的情况,引发溃堤决口问题。

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桥墩不可布置在迎水坡或者堤顶上[1]。

若无法有效避开堤身,必须把桥墩设置在背水坡,需达到抗滑、稳定性强等要求,并注意堤身与刚性结构建筑物接触面接触发生冲刷危害。

除此以外,因大型桥梁具有较长的桥身,穿越至滩地拥有较宽的河道,建设工程量非常大,需要使用的设备、器材、物料较多,上述因素直接影响河道滩地行洪能力。

各施工供需和机械对堤防有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为便于施工,局部位置破堤施工,这些因素也会导致堤防抗洪能力下降。

基于此,要注意事先制定周密、科学的防洪方案,方可达到临洪不乱的效果。

2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分析2.1桥梁工程上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预应力混凝土获得更为广泛的使用,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式发生重大的变革并获得迅速发展。

初期主要使用现场浇筑施工方式,依托混凝土、钢筋为建筑材料展开施工。

近些年,随着桥梁种类不断增加和桥梁跨径增大,多数桥梁建筑方面的构建逐渐趋于预制化,机械设备迅速地发展,桥梁建筑多种多样施工方法随之产生。

总体来说,桥梁结构施工常用方法如下:预制安装法、转体施工法、悬臂施工法、横移施工法等。

一方面,必须注意扩大基础施工。

其主要措施为:①通过复测达标后的导线点和水准点,对桥梁建筑现场进行平整施工后,重视采用全站仪、水准仪对这两点展开测量放样处理。

②具体施工时,必须要把挖基施工作业设定在雨水较少或者枯水季节,这一时期对机械开挖并不全面之处,可采用人工展开施工,并能随时开展基础浇筑法施工[2]。

另一方面,注意改进基坑开挖方式。

现阶段,桥梁建筑施工技术主要通过下列方法完成:对构造比较均匀的基坑,可使用垂直坑壁基坑法完成施工;对深度不大于5m的基坑,可通过斜坡和阶梯形坑壁基坑法;而利用垂直坑壁基法对密实粘质且坡度层次差异的土质展开施工[3]。

在此基础上,对中桥墩柱基础执行施工操作时,一般常使用的材料为钢筋,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对钢筋展开基础浇筑操作。

具体施工时,要尤其做好石笋,确保上下层结构顺利实现连接。

除此以外,对片石进行摆放时,上下左右要设置恰当的间隔,控制在20~30cm之间。

桥梁建筑施工过程中,注意采用钢模装模进行桥台浇筑,浇筑过程中确保厚度不可大于30cm,且实施恰当的分层处理。

而对墩柱展开浇筑施工时,注意不可在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混凝土浇筑压强必须确保脱侧模,最后通过塑料薄膜实施包裹处理,达到保水的效果。

施工人员对桥墩盖梁开展浇筑操作时,斜面及转弯不易开展钢模装模,顺利实现底部装膜操作。

2.2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质量好坏,与其原材料选择密切相关,必须加强该方面的标准和技术。

在所选水泥强度等级时,必须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相互匹配,通常是水泥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2倍为宜。

在骨料选择上,要保证有害杂质含量低,且泥沙含量低,在颗粒粗细上较为适中。

从配合比来看,需基于施工要求与工作环境,进行原材料实验。

同时,基于工程要求条件,依据经验和相关公式求的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及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得到混凝土初步的配合比。

然后进行和易性实验及砂率调整等,获得能满足混凝土和易性要求,又可以达到其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从混凝土浇筑来看,该环节为混凝土施工关键环节,极大地影响着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进行浇筑过程中,可对分层浇筑方式加以采用。

在分层浇筑前,需对插入式振捣器加以选择,由其在分层高度展开作业,振捣器在作用长度上以1:1.25为准。

进行分层浇筑前,还需确保前后两次混凝土匹配上为合格状态,在进行浇筑中需严格对各层厚度的控制,每层厚度上均不宜大于50cm[4]。

在浇筑过程中,还需加强时间控制,确保在前层混凝土凝固前进行下一层混凝土浇筑。

从混凝土振捣方面来说,开展这项作业旨在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度,提升混凝土整体强度。

在桥梁工程振捣操作中,必须合理控制振捣插入深度及力度,按照快插慢拔等原则施工。

此外,要应注意控制振捣时间,每一次振动时间掌控在20~30s还需加强在振捣时间上的把控,每次振动时间控制于20~30s内,振捣时间过长或者过短均会给混凝土施工整体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在振捣插点部位的选择上,需确保其均匀性,必要情况下实施二次振捣,旨在有效控制混凝土表层气泡的产生。

在浇筑作业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平处理,避免其表面发生开裂的情况。

3结论总之,想要提升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加大对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在已有施工技术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推进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

本次研究重点探究桥梁工程施工相关技术,以促进我国桥梁工程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1]袁世雄.桥梁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探讨[J].城市建筑,2016(29):276.[2]谭人勇.浅议桥梁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5):442.[3]刘小永.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发展方向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235~236.[4]崔然.浅谈关于桥梁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9):1208.本文字数:2944篇二:桥梁工程的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要点桥梁工程的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要点摘要:在目前的桥梁工程中,薄壁空心墩的应用日渐广泛。

熟知、掌握薄壁空心墩的相关施工技术,是保证薄壁空心墩施工质量的关键。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工程施工实践,陈述了一些在桥梁工程中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的要点,希望能为相关工程提供可以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桥梁工程;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要点1工程概况工程范围及主要结构参数:某大桥全长612.7m,为单线桥,全桥位于直线上,孔跨式样为2-24m+7-32m+(48+2×80+48)m连续梁+2-32m;桥台采用T性桥台,桥墩采用圆端形桥墩,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

其中1~2号、14号桥墩采用单线圆端形实体墩,3~13号为单线圆端形空心墩,空心墩墩身高度为25m~79m,除11号墩身高度为79m外其余各墩身高度均在25m至30m之间;墩身外坡比为46:1和45:1。

2桥梁工程施工中薄壁空心高墩的施工技术要点2.1施工总方案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薄壁空心高墩使用翻模技术,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缩减施工总成本。

考虑到此桥梁是跨河大桥,翻模施工时,要在百年一遇水位下,使用搭设外架的方法,同时,还要在这一位置设置一个洞口,方便施工人员进出,并要在内部设置支架,在外部每三个墩,配备1台塔吊,用于混凝土和模板的提升工作,用悬挂的方式,将操作平台挂于外模上。

2.2空心墩施工方案2.2.125m至30m的空心墩施工方案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先就底部2.5m的实心部分进行了浇筑,接着就各段进行了4m的浇筑,每2节2m的模板组成一段。

就同一类型的空心墩而言,先对施工高度的差别处进行调节,再结合标准节模板进行相应的施工,一次进行4m 的浇筑,组成内容为2节2m的模板。

2.2.2测量控制(1)利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进行墩柱平面的控制,当第1节实心墩(2.5m)施工完成后,在全站仪放样下产生两个轴线的墩身,确认无误以后,在墩底部和墩身的外部,顺着轴线的方向将9个定位桩设置出来,为以后各节模板的校对以及控制提供基础。

(2)控制桥墩高程时,利用具有水准仪进行校准的钢尺,控制复核时,利用墩身双向两侧,施工到达墩顶时,需要利用水准仪做好相关的精密测量,将垫石标高的误差控制在15mm内。

(3)控制坡度以及垂直度时,要利用好全站仪,同时结合墩底部基点垂球调节的方法做好全面的控制,严格依据相关标准做好施工,最终墩身控制尺度为30mm上下。

2.3翻模结构的设计在本次工程中,所使用的翻模的结构,由外挂、提升、内外模、拉杆、安全防护等系统组成。

2.3.1外挂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两个部分:圆端、平台。

圆端外挂的支架平台,设计宽度为0.8米,主杆、斜撑都使用国际角钢,用连接板连接支架和外模竖肋槽钢;平板外挂的支架平台,设计宽度为0.732米。

主杆、斜撑也是使用国际角钢,用对拉螺栓连接支架和模板。

2.3.2提升系统在这一工程中,翻模体系提升系统主要用塔吊,然后用汽车吊辅助,提升系统主要用于模板翻升、施工材料(例如混凝土、钢筋等)的垂直运输。

2.3.3内外模系统需要制作内外两套模板,以应对空心墩墩身坡度比不同的情况。

在布设内外模的圆端部分时,都要使用配模一次性到顶的方式,平板部分,使用翻模方法施工,模板连接都使用螺旋方式。

2.3.4拉杆系统在加工制作此工程的翻模拉杆系统所使用的拉杆时,都要用20钢筋。

施工的时候,切忌拉杆受力在模板上直接作用,要进行垫块的加装,从而使得受力面能够保持垂直,并且采用双螺母对其进行加固。

在同一水平面上,不可以出现通心拉杆,布设拉杆时,要用纵横交错的方式。

2.4具体施工的技术要点2.4.1钢筋的施工技术要点(1)此工程所用的钢筋,不仅要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同时,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要抽检,抽检的重点是钢筋表面是否有锈蚀现象、观察钢筋是否有弯折的现象;使用钢筋之前,要把钢筋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所有的光圆钢筋、盘条都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严禁使用,钢筋下料的尺寸,也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进行。

(2)安装钢筋时,也要满足以下要求:在连接墩身与基础、承台之间的锚固筋时,要严格参照相关要求,保证足够牢固,让这些构件成为一个整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