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其他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审理法院】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2.02.28【案件字号】(2022)苏07民终321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王小姣宋建霞黄文波【审理法官】王小姣宋建霞黄文波【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刘林;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当事人】刘林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当事人-个人】刘林【当事人-公司】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代理律师/律所】张君华江苏灌江律师事务所;周达华江苏硕项湖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张君华江苏灌江律师事务所周达华江苏硕项湖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张君华周达华【代理律所】江苏灌江律师事务所江苏硕项湖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二审改判【原告】刘林【被告】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本院观点】上诉人刘林请求确认的劳动关系期间,自2005年7月28日至2007年9月30日,虽系刘林与两相和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内,两相和公司亦表明到期即终止,但由于刘林申请仲裁时已明显超出一年的仲裁时效,不再予以审查裁判。
【权责关键词】撤销合同证明责任(举证责任)诉讼请求缺席判决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理查明,一审法院认定事实属实,本院依法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上诉人刘林请求确认的劳动关系期间,自2005年7月28日至2007年9月30日,虽系刘林与两相和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内,两相和公司亦表明到期即终止,但由于刘林申请仲裁时已明显超出一年的仲裁时效,不再予以审查裁判。
自2007年10月1日至2020年8月20日期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上诉人负有举证责任,然其主张依据不足。
综上,刘林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一审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0元,由刘林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更新时间】2022-09-24 15:13:56【一审法院查明】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04年10月1日,刘林与两相和公司双方签订了合同期限为自2004年10月1日起至2007年9月30日止的劳动合同,刘林被任命为两相和公司常州联络处主任。
2005年7月28日,因刘林未完成销售目标,两相和公司作出免去刘林常州联络处主任职务的决定,作待岗处理,停发了工资。
后刘林虽有向两相和公司原法定代表人提出上岗的要求(最后一次向公司提出是2015年春天),但未能获得准许。
刘林于2021年7月向灌南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确认在2005年7月28日至2020年8月20日间存在劳动关系。
该委审理认为,劳动者长期未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又未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双方“长期两不找”,可以认定双方劳动关系处于中止履行状态,中止履行期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存在劳动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遂于2021年9月17日作出灌劳人仲案字(2021)第357号仲裁裁决书,裁决自2005年7月28日至2020年8月20日止,申请人刘林与被申请人两相和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劳动关系处于中止履行状态。
刘林、两相和公司均不服,遂诉至一审法院,后两相和公司又撤回起诉。
【一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认为,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刘林主张权利已超过仲裁时效。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一项、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判决驳回刘林的诉讼请求。
一审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5元,由刘林负担。
【二审上诉人诉称】上诉人刘林上诉请求:撤销原判,依法改判支持其一审诉讼请求。
事实和理由:上诉人自2005年7月待岗,没有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反而是被上诉人的法定代表人多次认可研究再上岗,说明双方关系一直持续。
一审认定上诉人是2015年春天最后一次与领导要求上岗时开始计算仲裁时效,事实认定错误。
确认劳动关系之诉属于民事诉讼法上的确认之诉,不适用仲裁时效制度。
刘林、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2)苏07民终321号当事人上诉人(原审原告):刘林。
委托诉讼代理人:张君华,江苏灌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
住所地灌南县汤沟镇汤沟街。
法定代表人:朱耀汇,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周达华,江苏硕项湖律师事务所律师。
审理经过上诉人刘林因与被上诉人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相和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不服江苏省灌南县人民法院(2021)苏0724民初515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二审上诉人诉称上诉人刘林上诉请求:撤销原判,依法改判支持其一审诉讼请求。
事实和理由:上诉人自2005年7月待岗,没有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反而是被上诉人的法定代表人多次认可研究再上岗,说明双方关系一直持续。
一审认定上诉人是2015年春天最后一次与领导要求上岗时开始计算仲裁时效,事实认定错误。
确认劳动关系之诉属于民事诉讼法上的确认之诉,不适用仲裁时效制度。
二审被上诉人辩称被上诉人两相和公司辩称,双方劳动关系已于劳动合同到期日2007年9月30日止终止,此后上诉人没有提供劳动,被上诉人也没有给付工资等,一审认定上诉人主张超过仲裁时效并无不当。
上诉人虽然提交证据证明2015年找到公司原法人,证明内容也未明确是返岗。
上诉人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依据,请求二审法院驳回其上诉。
原告诉称刘林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判决确认刘林与两相和公司2005年7月28日至2020年8月20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且不存在中止情况。
一审法院查明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04年10月1日,刘林与两相和公司双方签订了合同期限为自2004年10月1日起至2007年9月30日止的劳动合同,刘林被任命为两相和公司常州联络处主任。
2005年7月28日,因刘林未完成销售目标,两相和公司作出免去刘林常州联络处主任职务的决定,作待岗处理,停发了工资。
后刘林虽有向两相和公司原法定代表人提出上岗的要求(最后一次向公司提出是2015年春天),但未能获得准许。
刘林于2021年7月向灌南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确认在2005年7月28日至2020年8月20日间存在劳动关系。
该委审理认为,劳动者长期未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又未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双方“长期两不找”,可以认定双方劳动关系处于中止履行状态,中止履行期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存在劳动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遂于2021年9月17日作出灌劳人仲案字(2021)第357号仲裁裁决书,裁决自2005年7月28日至2020年8月20日止,申请人刘林与被申请人两相和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劳动关系处于中止履行状态。
刘林、两相和公司均不服,遂诉至一审法院,后两相和公司又撤回起诉。
一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认为,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刘林主张权利已超过仲裁时效。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一项、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判决驳回刘林的诉讼请求。
一审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5元,由刘林负担。
本院查明经审理查明,一审法院认定事实属实,本院依法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上诉人刘林请求确认的劳动关系期间,自2005年7月28日至2007年9月30日,虽系刘林与两相和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内,两相和公司亦表明到期即终止,但由于刘林申请仲裁时已明显超出一年的仲裁时效,不再予以审查裁判。
自2007年10月1日至2020年8月20日期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上诉人负有举证责任,然其主张依据不足。
综上,刘林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一审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0元,由刘林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落款审判长王小姣审判员宋建霞审判员黄文波二〇二二年二月二十八日书记员苏洋附法律依据法律条文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北大法宝1985年创始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为法律人提供法律法规、司法案例、学术期刊等全类型法律知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