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吴永亮复备人:王琴芝一、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学习生字新词。
3、能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初步从中得到启示: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做数学题。
有的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2.板书课题。
【出示五角星图形,师提问从哪里看到过?】3.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③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卡片正音。
“案”是前鼻音,无声母,不读ngan;“魅”读mei,不读mo;“循”前鼻音,第二声,不读sun。
②交流词语意思。
【重点理解:鲜为人知、魅力、循规蹈矩】③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评读。
【要求不读错字、不掉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引导:苹果的两种切法】4.讨论交流。
①分段说说段落大意。
②分段指名读。
三、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魅”字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笔画较多,不能丢里面的部分。
“循、矩”左窄右宽。
“案”上下所占比例基本一样。
【“疏”的左半部分有五画】2.学生描红。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多音字组词。
鲜好切第五课: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吴永亮复备人:王琴芝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复习。
1.听写词语。
二、细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你读懂了什么?【交流体会:邻居家的小男孩活泼天真的特点。
】师板书:显示新本领分角色读两人的对话。
2.过渡:事情就是这样平静地开始,可接下来就有了新的发现让人惊奇了。
3.自读第3、4自然段,画出文中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及由此产生图案的有关句子。
实物演示,讨论交流。
【结合理解“横切面”、“清晰”等词语】“我”想到了什么?板书:横切苹果指导读好感叹句,体会作者惊奇的心情。
4.小结:谁能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5.指导朗读:小男孩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要读出充满自信的语气;第三次说的话,要读出自豪的语气;“我”说的话要读出平缓的语气。
最后一句感叹句要读出惊奇的语气。
6.齐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用上文的词语说说第一句里的“这样切苹果”是指怎样的切法。
两次用“也许是出于”表示什么意思?【指导朗读:读出不确定的猜测语气。
】3.指名读下面三句话。
理解三层意思:①第一层意思是什么“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②从哪里看出它“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说说第二层意思。
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层的含义?【什么叫创造力?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往小处说”是什么意思?】【那么往大处说该怎样讲呢?】4.小结: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5.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
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讨论交流: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后所带来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什么启发?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
五、作业。
1.造句。
①魅力——②清晰——2.人们切苹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而课文中的小男孩却是(),而且苹果里有()的“五角星”,这种()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
什么叫创造力,从小处说就是()。
【板书设计】5 苹果里的横切苹果创造力“五角星”深有感触【教学反思:《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篇启智、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且又充满童趣的文章。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横着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这使“我”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文末最后一句话“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是教学的难点。
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让学生从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人谈起,相机揭示作者的感触,并出示这句话:“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让学生说说“魅力”的意思,并问学生文中指什么有魅力,怎样有魅力,进一步得出这魅力不仅仅是苹果中五角星的魅力,更是创造的魅力,从而引出教学的难点,并出示:“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以“魅力”为催化剂,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训练,实施文章重难点的突破。
】第六课: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吴永亮复备人:王琴芝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二、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
1、(多媒体播放迪斯尼乐园的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是迪斯尼乐园,是一座现代化的游乐园,是全世界小朋友十分向往的地方。
那一座座新颖别致,造型独特的建筑,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精心设计的。
)2、(出示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的画像)【介绍格罗培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现代主义大师和景观建筑方面的专家,他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处精美的杰作。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了不起的名字!3、在迪斯尼乐园里,有家喻户晓的动画人物,像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有丰富有趣的景点和娱乐项目,就连各景点之间的路径设计也很有特色,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板书:先“路径”,再“最佳”红色)4、“路径”是什么意思?“最佳”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质疑:它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二、初读文本。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读书情况。
(出示生字新词)3、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什么样的?你能从这些词语中找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吗?【板书:有宽有窄、优雅自然】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三、理清文脉。
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分段:第一段(1——2)写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前往地中海海滨清理思绪。
第二段(3——4)写一位年迈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办法让格罗培斯从中受到启发。
第三段(5——6)写格罗培斯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方案和过程。
第四段(7)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概括小标题板书:遇到难题、获得启示、完成设计、获得最佳】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如何成为最佳设计的?我们下节课再探究。
四、阅读第一段。
1、过渡:(出示)一群充满童话色彩的宫殿式房子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及一些可爱的动物们在草地上讲故事。
这就是迪斯尼乐园中的一部分。
迪斯尼乐园是一座现代化的游乐园,它有着“探险世界”“未来世界”“幻想世界”“开拓之城”等主题乐园,把严肃的教育内容寓于娱乐形式之中,丰富而且有趣。
那一座座建筑新颖别致,造型独特,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精心设计的,经过3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可是他却遇到了一个难题,是什么呢?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1、2自然段。
(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如何设计还没有具体方案。
)2、是因为到现在还没有设计吗?(已经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3、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格罗培斯当时是怎么想的?(指名表演)4、读到这儿,大家有问题吗?▲格罗培斯是一个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从事建筑研究已经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为什么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比起迪斯尼乐园的设计,路径的设计应该是微不足道的,简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为什么会让他伤脑筋?(景点之间的道路设计并非如一般人所说的“微不足道”,而是与整体设计密切相关,是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他追求的不是“设计出”,而是“最佳”。
)5、读到这儿,可以看出格罗培斯是一个怎样的人?(▲对路径设计的要求之高,总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
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精益求精)6、指导朗读。
【突出:40多年、无数个、难题、微不足道、大伤脑筋、50多次、没有一次、更加焦躁。
】7、过渡:那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如何成为最佳设计的呢?我们下一课再来探究。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生字描红。
3、阅读有关迪斯尼乐园的资料。
第六课:最佳路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吴永亮复备人:王琴芝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以及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方式的联系;体会格罗培斯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感悟他尊重他人,给人自由的人文思想。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幻灯出示: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2、你知道设计大师在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过程中受到什么启发吗?二、学习第二段。
1、法国南部有一个著名的葡萄产区,许多葡萄园主是如何卖葡萄的?但有一位老太太的葡萄总是最先卖完,老太太是如何卖葡萄的?自由朗读3、4自然段,同桌讨论。
2、出示幻灯片:人物方法结果许多园主摘下葡萄提到路边,吆喝叫卖少有问津老太太投入5法郎,自行摘葡萄总是最先卖完3、学生回答,师填幻灯片。
(许多葡萄园主摘下葡萄提到路边,吆喝叫卖,结果少有问津。
老太太只要投入5法郎到她设置的箱子里,就可以自行摘一篮葡萄上路,结果“总是最先卖完”。
)在这里“总是”告诉了我们什么?4、老太太卖葡萄的办法好在哪儿?▲“无人看管”,大家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选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
▲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
【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5、大师从“成功者”身上得到了启示,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此时,大师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呢?【他会想:“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我可以用这种理念用在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