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垂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平行与垂直》。
我将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6至57页的内容。
教材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
正确理解平行、垂直的概念。
2、地位作用;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线段、射线、角以及角的度量等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今后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做了铺垫。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结构,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量角器,小棒等。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过程与结果并重的理念,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也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判断的能力。
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感受身边的数学。
使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展示个性,在实践的过程中放飞思维。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本部分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伊始,我将创设这样的情景。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把这张纸看作一个平面,然后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把这个平面变大、变大、再变大、变得无限大,在这个平面上出现了两条直线,你想象一下这两条直线会有怎样的位置关系?最后,请学生把想象的图形画在纸上。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观察、想象无限大的平面,为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平台,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
此时,教师巡视课堂,对学生的各种画法给予肯定。
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找出其中典型的画法,各小组派代表将其不同画法用投影仪展示给大家。
(通
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通过学生登台展示,锻炼了学生自我表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二)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汇总,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补充编号后,将下列图形展示给学生:
然后,请各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这些图形有什么位置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
有的小组可能分为两类:不交叉的一类456789,交叉的一类123;
有的小组可能分为三类:不交叉的一类789,快要交叉的一类456,交叉的一类123;也有的小组可能分为四类:不交叉的一类789,快要交叉的一类456,交叉的一类23,交叉成直角的一类1。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针对第一种分类方法思考一下:
1.交叉的两条直线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后很直观的感知出:两条直线在交叉的地方有一个点。
我顺势指出:这个点我们给它起一个形象的名字叫交点,而这样交叉的两条直线,我们也给它起一个名字叫相交直线。
接着请同学们观察刚才划分的不交叉的一类,此时,我启发学生回忆直线的特征: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那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2.这些图形中的两条直线向两端延长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学生马上会想到4号、5号、6号图形中的两条直线延长后也会相交。
所以4-6号中的两条直线也是相交直线。
进而我启发学生:
3.那么图形7、8、9号中的两条直线有没有相交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产生争议,我设问: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结论?学生自然会想到延长两条直线,进而我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操作。
把7号图形中的两条直线延长后会怎样呢?学生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观察,会发现它们两端延长后有一端靠近了,如果再延长呢?学生观察思考后得出:
再延长它们就相交
3
5
8
了,所以,图形7号中的两条直线我们也可以称它为相交直线。
接着我对8、9号图形进行演示,把8号和9号图形中的两条直线延长后,和7号图形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这两条直线两端无论怎样延长也没有靠近。
此时,我顺势指出:像8号和9号图形中的这种情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我们把它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所以图形8、9中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
(在这里,教师要积极鼓励每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验证,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就是这样通过日常的教学一点点的积累起来的。
)
接着,教师请学生分组去讨论和分析其它两种分类方法,学生通过画一画、议一议最终达成共识:可以将这些图形分为两类——相交和平行。
(在这里,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验证,使学生顺其自然的发现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本次教学中的相关重点,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5.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两条直线相交后都有四个角。
也有的学生会说:有的4个角是一样大的,比如图形①中的4个角都是直角。
教师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并请同学们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结论。
这时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用量角器量一量的方法。
此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对1、2、3号的图形上进行多媒体演示。
通过演示学生会发现图形①和②中的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而图形③中的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4个角都不是直角。
这时,教师指出:对于3号图形的这种情况,我们以后会进行学习,今天暂不做具体分析。
而像1号、2号这样的图形,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如下的练习:
1.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行和垂直的例子。
我鼓励学生大胆说出
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大量的生活实例。
2.(出示课本61页第一题)请大家说一说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两条线段互相平行?哪两条线段互相垂直?教师请学生依次走上讲台指出图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并请其他的同学评一评看他们讲的对不对。
3.(出示课本61页第二题)请学生拿出自己的小棒按要求摆一摆。
摆完后,请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
(此时,教师巡视课堂,听取学生讨论的内容和结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4.最后,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包含平行和垂直关系的美丽的图片。
(通过各种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美、欣赏美。
)
(练习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垂直与平行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四)小结反思,布置作业
出示问题:1.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1)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2.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
何?(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总结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技能,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肯定,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
3.布置作业:课本第61页练习十,第3、4、5题。
四、说教学设计理念:
(一)、板书设计:力求层次分明,突出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平行与垂直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立足于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特殊的位置关系,使其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课堂采用讨论和交流方式,培养学生分类归纳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