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二、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现在一些有知识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辅导过于 包办,当孩子的学习稍微遇到一些困难,家长就帮 助解决,这无形中让孩子在学习上依赖父母,往往 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家长指导孩子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最 终放开手,不是为了背着孩子一辈子。孩子对家长 辅导越依赖,学习到高阶段就越吃力。家长应让孩 子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自学能力与独立钻研的 精神。
八、惩罚多于表扬,滥用惩罚,损害孩子身心健康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只懂惩罚:讽刺、 挖苦和体罚,认为这样才能使孩子不再犯错误。对 孩子优点往往轻描淡写,甚至视而不见,对孩子缺 点却纠住不放,只看见孩子缺点,导致惩罚多于表 扬。其实惩罚是极不利于孩子自我成长的,是一种 极为消极的方法。孩子因学习问题多次遭到惩罚, 就会厌恶学习回避学习。孩子犯错误是应该原谅的, 父母和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并给于更多的帮助、鼓励,而不是用讽刺、挖苦甚 至体罚来代替教育。
六、违背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 孩子发展有自身规律。身体发展如此,智力、 心理发展也是如此,部分家长因为缺乏家庭教育 基本理论,不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往往采用“拔 苗助长”的方法,达不到家长所希望的预期效果。 违背孩子发展的规律,表现为儿童教育成人化, 或是青少年教育儿童化,使孩子生理发展与心理 发展不同步。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困惑, 家长往往付出大量时间与心力,而事与愿违,误 了孩子。
十、忽视孩子体育锻炼 有些家长简单地认为体育锻炼就是让孩子玩, 或认为有体育天赋的孩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孩子的发展首先是身体的发展,只有营养,没有运 动,身体健康无法实现。部分家长重视疾病卫生, 超过重视体育锻炼,这多少有点舍本逐末,体育锻 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是防治疾病的最根本的途径 之一,也是培养孩子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之一。
七、不重视自我学习 家长承担了教育子女的职责,但许多家长不注 意学习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家庭教育完全依赖家 长的随心所欲,高兴就对孩子好,不高兴就对孩子 发泄情绪。孩子的许多品质与素质,在家长的随意 影响下逐渐形成。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 艺术,仅凭良好的愿望和强烈的动机并不能达到预 期的教育效果。家长必须努力提高学习意识,提高 自我教育素质,成为合格尽职的父母。
三、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现在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不重视,对孩子身体 健康却关注过度,家长对心理知识一无所知,无法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对孩子的心理隐患也不知如 何预防、消除。而许多科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 中小学生患心理健康问题的,占有一定比例。孩子 的心理发展关键时期,一是儿童时期,二是青春期。 在儿童期,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如何,对孩子的心理 早期培养有重要意义。如果是在青春期中,父母不 能帮孩子处理好一系列冲突,最容易使孩子发生各 种心理障碍,这些应引起父母高度重视。
五、不对孩子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条古老的教育原则,也是 一种教育方法,应根据孩子的具体特点给予他们适 当的教育。孩子的发展有各自独特之处,存在个体 间差异:有发展速度的差异,思维类型的差异,兴 趣爱好的差异。有的家长不研究自己孩子的特点与 长处,盲目地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用孩子的弱点 比别的孩子的优点,越比越乱,甚至用贬低孩子的 方式去刺激孩子的自尊心,总是认为别的孩子强, 盲目比较造成父母对孩子的长处视而不见,使孩子 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九、忽视孩子意志品质的磨练 现在独生子女教育有一个严重不足,就是对孩 子没有任何意志品质方面的要求,也很少磨练孩子 的意志。凡事宠着护着,唯恐孩子不顺心。独生子 女中较多地存在着脆弱、依赖、任性等不良的意志 品质,而家长似乎视而不见。家长往往无休止的满 足孩子的欲望,不给机会或没有意识到让孩子锻炼 克制自己的欲望,使孩子的意志品质在无形中弱化。 孩子意志品质的磨练是家长、老师和其他人无法代 替的,只能让孩子在一次又一次实践中发展,家长 要为孩子创造挫折教育的条件。
尊敬的各位家长:
每一次家长会,我们总要一起共商孩子的发展 大计。我们关注孩子的学业发展,我们同样也关注 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孩子的内心动态和心理 健康。因为帮助每一个孩子走向成功是老师的最高 使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最大 心愿。作为老师,我们一直在不懈努力;作为家长, 也需要冷静反思:如何在高三最关键的时刻,改变 策略,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在配合学 校复习备考中还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我们在平时 的家庭教育中还存在哪些误区?
四、父母对孩子过度期望并付出极大代价 “望子成龙”是中国父母的普遍心态,许多家 长都希望孩子进好学校,上名牌大学、考研、读博、 出国深造等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父母为 此投入巨大物质代价和精神代价。孩子的学习状况、 考试前途是夫妻关系、家庭氛围的晴雨表。许多夫 妻间的争执,来源于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同观点和 看法。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度投入,因此也抱有极高 回报期望,一旦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父母心理难 以随和,导致心理落差,情绪失衡,对心理造成不 利影响。
家庭育的 十大误区
一、以分数论“英雄”,重考试分数,轻学习能力 许多家庭教育最明显的误区之一,是把分数当 成智力发展水平的唯一尺度,也当成孩子学习能力 强弱的尺度。分数与智力水平不是一回事,分数只 反映智力水平的一部分。分数与学习能力也不是一 回事。“高分低能”就是只抓分数不发展能力所致。 有些家长只要求孩子从小拿高分,却忽视了孩子思 维能力的培养,舍本逐末,致使学习没有后劲。许 多孩子小学成绩优秀,越到高年级,成绩越差,就 是学习能力缺乏培养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