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污水厂建筑设计1.1.1.1 设计依据1、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2、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3、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0、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352-2005)1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
一、总图布置1、设计原则a、满足生产流程的前提下,合理布置建(构)筑物的位置,并把建(构)筑物、与道路等有机的结合起来。
力求布局紧凑,并充分注重节约土地;b、厂区主要人流与货流分开,以避免人流与货流交叉及货流运输对厂前区的干扰、污染;c、厂区环形干道宽度7m,转弯半径9m,次干道转弯半径6m;d、绿化率31.3%;2,厂区建筑物布置各建、构筑物之间充分考虑厂区内各种管线布置所需距离。
在厂区管线较为集中的地带设置公用地沟,以便于施工、检修和维护,同时可以减少敷设占地。
人员办公及控制、管理的生活区设有综合楼,辅助建筑有配电室、仓库等。
在设计中考虑设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且与生产区产生噪音的机器间、产生异味的污泥贮池、污泥脱水机房等,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平面布置上,同时考虑将预处理区等用电负荷较高的设施布置在配电室附近。
各建构筑物间充分考虑厂区内各种管线布置所需的间距。
3、总平面设计、厂址位于信江新区西南角,滨江西路与江一路之间,余信贵快速路以北,潭头调蓄湖以南区域。
污处理水厂规划总占地面积9.9667公顷,自然地面平均标高为25.0米,规划标高28.5米。
厂址呈方形,一期设计呈长方形,设有两个大门用于人行和物料进出。
生产辅助区布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辅助区布置在场地北侧,布置有污水厂综合楼、门卫等。
厂前区布置喷泉雕塑广场。
结合具体地形条件,力求布局紧凑,节约土地。
生产区一期布置包括粗格栅间及提升泵房、细格栅间及旋流沉砂池、O/A生化池、二沉池、配水井、鼓风机房及变电所、加药及污泥脱水间、污泥贮池、紫外消毒计量渠等。
一期布置的单体综合楼、门卫等为一期、二期公用。
厂区四周围墙为铁艺栏杆。
厂区内设有7m宽环形沥青混凝土车道,转弯半径为9.0m。
厂区地势南高北低,场地标高较低,比设计的余信贵快路标高低3.5米左右。
根据设计地面高程,道路雨水由高向低有组织排放。
根据各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为满足消防和生产工艺及其使用功能,本着方便生产运输的要求,考虑在厂区设置环形道路,并通向各运输地点。
二、竖向设计1、设计原则a、充分利用原有地形,保证厂区排水通畅;b、满足生产、运输及道路规范、消防要求;c、合理确定厂区标高,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
2、竖向设计厂区地势高低不平,自然地形比设计的余信贵快路标高低3.5米左右,且有池塘在厂区中间穿过。
竖向设计根据道路标高设计本厂区标高,本工程采用平坡式竖向设计形式。
厂区坡度设计随地形,道路坡度在0.2%~0.6%之间。
厂区排水为有组织排水。
回填土方量总量为377550立方米,回填毛石总量为42900立方米,护坡毛石总量为6450立方米。
填土高在3.5米左右。
一期回填土方量为180750立方米,回填毛石总量为24300立方米,护坡毛石总量为2670立方米。
三、建筑设计建(构)筑物一览表1,综合楼设计(1)平面设计本工程中设有一座污水厂综合楼,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主体二层,建筑面积546.6平方米,综合楼中首层设有餐厅,厨房,水质分析室,配电室,中控室,卫生间;二层设有办公室,卫生间,会议室等。
综合楼平面呈矩形。
(2)立面设计综合楼设计成坡屋顶形式,局部女儿墙。
外墙棕红色三色砖贴面饰面,并用糙面花岗岩贴面装饰勒角,外门窗均为塑钢门窗,综合楼整体造型简单大方。
(3)室内外装修综合楼外墙棕红色三色砖贴面,内墙刷乳胶漆,卫生间处内墙粘面砖,楼地面面层为地砖。
墙体为MU10 空心混凝土砌块砌筑。
2,其他建筑设计(1)设计原则在满足其它专业的基础上,依照单体在总图中的位置确定单体平面。
充分注重周围环境,最大限度的做到平面布置合理、通风好、实用、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气息。
(2)单体设计在满足其它专业的基础上,依照单体在总图中的位置所有单体建筑设计最大限度的做到平面布局合理,重视了工作人员房间朝向、面积及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为工作人员创造安全、卫生、便利、舒适的室内工作环境。
所有建筑外观简洁明快,整体协调統一。
建筑物粗格栅间及提升泵房、细格栅间及旋流沉砂池为框架结构,建筑为混凝土柱上设屋盖无维护结构。
鼓风机房及变电所、加药及污泥脱水间为框架结构。
(3)室内外装修设计建筑外装修:主墙面为高级涂料,勒角为火烧板。
建筑物外门为白钢门或防火门等,内门为实木门,窗均采用平开塑钢窗,透明玻璃,建筑物地面主要有地砖,花岗岩石板。
综合楼采用坡屋顶瓦屋面,其它单体采用平屋面。
警卫室为浅灰色压型钢板屋面及外墙面。
室内装修作法:室内地面采用仿大理石防滑地砖面层,规格600×600。
走道板、设备基础、集水坑等均采用地砖铺砌。
所有建筑室内墙面、顶棚均刮大白。
控制室采用抗静电地板。
门厅、控制室、走廊、值班休息室、卫生间均采用铝合金条板吊棚。
四、建筑的节能设计建筑节能是指节约采暖供热、空调制冷、采光照明等改善环境质量的能源消耗。
a、总平面的布置充分考虑了利用冬季日照和夏季自然通风。
b、建筑平面造型简单合理,没有过多的凹凸面。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在标准允许范围内。
各朝向门窗的选型均考虑了窗墙面积比、体形系数的大小对门窗性能的要求,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c、根据现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应包括外围护结构的外墙、屋面、外窗、外门以及内围护结构的分户墙和楼板。
其目的是保护围护结构部分的传热系数满足该标准的规定性指标或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性指标,以及外窗的气密性要求。
节能外墙采用外保温系统,墙体采用MU10 空心混凝土砌块砌筑,外墙保温采用贴砌热塑型阻燃型EPS保温板80厚(燃烧性能为B1级)+胶粉聚苯颗粒,燃烧性能等效为A级。
有效防止太阳辐射。
外窗采用单框双玻中空玻璃窗,气密性等级不能低于6级。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要求。
综合楼及门卫室应该做节能设计,建筑物外墙和屋面均设置挤塑型聚苯板保温层,外门窗玻璃均为中空玻璃。
建筑物各部位的节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其它建筑物也考虑节能外墙保温系统。
五、消防1 总图设计消防设计依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执行。
在总平面布置上严格执行消防有关规定。
厂区主要道路为环形道路,结合交通运输,设置通达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宽均≥4m。
厂区采用高压消防系统。
室外消火栓间距小于120米,消火栓保护半径150米。
厂区内各建(构)筑物防火间距均不小于10m。
消防车可沿厂区内环形消防车道到达任意点。
各建筑单体室内采用手提式灭火器。
围墙周围设置5m宽绿化防火隔离带。
2 建筑设计建、构筑物耐火等级按二级设计。
框架结构墙体为空心混凝土砌块,楼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满足《规范》第3.2.1条规定。
建筑单体的生产类别,鼓风机房及变电所为丁类,其他单体为戊类,满足《规范》第3.1.1规定。
建筑物安全疏散均满足《规范》第3.7.5.3。
厂房内设有二个以上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宽度,距离均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考虑本工程机电设备较多,故选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根据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第6.1.一条规定,中危险级火灾场所按75 m2配置1具2A灭火器,轻危级火灾场所按100m2配置1具1A灭火器。
按照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第4.0.7条规定,1个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不宜多于5具。
六、场区绿化设计为防风沙,防噪音,美化环境,厂区绿化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厂区的周边设置5宽的绿化带。
在建(构)筑物四周的空地上种植花卉草坪等加以点缀,进行立体绿化,使环境更加优美,以达到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目的。
本工程在厂区总图设计中留有一定的集中绿化用地,以便今后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绿化。
绿化树种应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生长健壮,便于管理,少病虫害,花粉无毒无过敏的植物。
在绿化中应注重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注意垂直和平面绿化相结合,并利用乔木,灌木,花卉等在高度,形态上的差异,使场区成为四季有景有荫,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花园式工厂。
厂区绿化率达到31.3%。
厂区围墙采用1.8米高铁艺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