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上海惠南新城绿地景观工程,项目用地位于上海南汇惠南新城,总用地面积约4816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方、绿化种植、园路地坪以及相关配套工程等。

惠南新城创建于2000年9月,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规划确定的11个新城之一,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位于惠南镇东北区域,东起远东大道,西至川南奉公路,南至沪南公路延伸段,北至盐仓惠南交界的界河,规划人口约30万。

新城以“办教育、引科技、兴产业、建新城”为发展思路,以构建规模化、配套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园区为目标,为两港主要服务基地,发挥科教经济圈的核心作用奠定了基础。

一期规划用地面积8.29平方公里,按照新城建设和总体规划布局,一期工程建设已完成预定目标,基本形成由科教园区、住宅区、文化设施配套区组成的惠南新城雏形,构筑了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初步形成惠南新城绿色与蓝色交织的城市风格。

第二节项目区位本项目用地位于惠南新城东城区A14-9、A14-10、A14-11及A14-13地块,即西起靖海路,东至川南奉公路,北起南汇中心大酒店,南至凤凰城一期。

惠南新城绿地与建设中的五星级大酒店——中央大酒店形成惠南新城的城市主轴线,是居住片区和商务办公片区的空间视觉走廊,将体现新城地块开发建设、生态板块构建和百姓安居乐业三大和谐主题,彻底改善整个核心区块的生态,创造一流的城市环境,提升惠南新城的形象,营造良好的城市开敞空间和生活创业空间,是惠南镇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又一新场所。

第三节基地概况项目建设用地现状基本平坦,东西两侧均有两个较大的积水塘,同时基地内有部分施工垃圾堆土,部分基地土方已被盗挖。

基地设计范围内现分布有南汇中心大酒店的施工工棚建筑以及部分废弃民房第四节设计依据1、关于惠南新城绿地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上海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CJJ/T82-99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T91-2002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85-2002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45-9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T34-91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135-2001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球根花卉种球》CJ14-86 《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DBJ08-15-89 《绿地设计规程》DBJ08-54-96 《行道树栽植技术规程》DBJ08-53-96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DBJ08-231 《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DBJ08-66-97 《花坛、花镜技术规程》DBJ05-67-67 《草坪建植和草坪养护管理的技术规程》3、其他国家与地方的相关设计规范与法规文件第二章总体设计第一节设计原则一、以塑造自然生态景观为基础的设计原则在项目景观设计中,以生态设计原则为基础,尊重现有生物环境态势,合理控制生长良好的植物,努力营造适应性强的生态植物环境。

通过植物斑块、廊道的空间控制,在区域内部形成循环流通良好的微气候环境,降低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以人为本,注重安全的设计原则在景观设计中,注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道路选线、场地布局、功能设置、绿化种植、物料选择等方面注重满足使用者的物质与心理的实际需求,同时妥善考虑后期养护管理。

三、优化规划布局、衔接建筑风格的设计原则在场地设计中进一步优化总体规划格局,在景观的形式、功能与材质运用上结合周边主体建筑统一考虑,力求使两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针对现有规划布局较为规则,片区绿地空间集中的特点,通过各种设计手法将各个独立的片区绿地融入到中央绿轴空间中,最大限度的提升景观空间的利用率、可识别性与整体效果。

第二节规划功能分区项目用地呈现典型的带状绿地,总体规划为3个功能分区:1、老年及儿童活动区:开敞空间,位于绿地东侧,结合主园路走向布置了花卉园、休闲廊架、老年活动场地、儿童游乐场等景观功能空间。

2、中央景观广场:开敞空间,位于公园中部,结合中央道桥整体设计了一座灯柱广场,广场中布置了特色景观灯柱、花箱、坐凳等设施,成为整座绿地的景观标志区域,广场的东西两侧设计了规整的草坪休憩区,供游人使用。

3、青少年活动区:开敞空间,结合主园路布置了适合青少年健身活动的场地及休息区、亲子交流区域及相关管理设施,区域周边是开放的大草坪空间与连绵的遮阴林带。

规划在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道路设计与入口规划、绿化规划与景区设计、重点部位详细规划设计等。

第三章专项设计第一节道路铺地设计一、道路设计新建绿地内的道路包括主园路、次园路以及汀步系统。

1、绿地内主园路为2.5米宽,采用彩色混凝土砖结合花岗岩铺设。

2、次级园路宽度为1.5米,采用彩色混凝土砖铺设。

3、在部分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如入口广场与主园路之间均设置了快速穿越的汀步系统,均采用混凝土砖或花岗石材质铺设。

二、铺地广场设计新建绿地共设计有三个景观铺地广场,东侧与西侧均布置有一定面积的交通性入口铺装场地,绿地中部结合规划新建桥布置了一处较为完整的景观主题广场。

新建绿地内的景观场地按园林环境的标准进行设计,铺装材质以冷色调的花岗岩为基调,结合广场砖、混凝土砖等进行设计,力求与中心大酒店建筑立面用色相呼应。

第二节竖向设计一、基地现状本工程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地势较为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大部分在 4.0-4.8米之间,拟建场地属于上海市正常地层分布区,地层起伏变化较小,在自然地面下40.0米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及砂性土组成。

基地现状土壤质量相对较好,有利于将来的绿化种植建设。

二、竖向地形设计综合规划设计土方平衡计算,新建绿地工程需进土约2万立方米,在场地平整至4.5米基本标高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壤改良及地形堆坡工程。

1、老人儿童活动区竖向设计此区域竖向地形设计以平缓地形为主,通过在中轴线广场两侧的景观绿地中局部堆缓坡,拉大现状高差,形成错落起伏的缓坡景观地形带,道路标高为4.5米,景观绿地标高控制在4.5-5.2米之间。

2、中央广场区竖向设计此区域竖向设计延续以平整地形为主,场地标高控制在4.5米。

3、青少年活动区竖向设计此区域内景观绿地通过台阶,矮墙,跌落花坛、缓坡等景观手法与景观道路衔接。

场地标高基本控制在4.5-5.4米之间。

三、工程土方量计算场地现状标高集中在4.0-4.8米之间,设计地面标高大部分控制在4.5-5.2米,局部堆高至6米,景观土方工程将在场地平整至4.5米标高后进行堆设,经初步计算总体需进土约2万立方米。

第三节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执行规范(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所提供的资料和要求(2)各设计专业所提供的设计资料3、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景观给排水工程等。

二、给水设计1、水源本工程绿化给水方案为:河道水质满足《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情况下,浇洒用水就近从河道抽水供给。

此次设计在绿地内中间隔40米左右设置一个快速手动洒水栓,用于苗木及草坪的补充浇灌,使用时只要在快速取水阀的钥匙上接一根皮管后,把钥匙插入快速取水阀中就可以开始人工浇灌作业,以满足正常植物浇灌需求。

2、生活用水量标准该工程主要为绿化浇洒给排水,绿地覆盖面积约为252600㎡,室外绿地及道路浇洒:2L/m2.次,一日两次,总用水量: Qd=505.2m3/d,小时用水量Qh=65 m3/h。

学校分两期建设,给水管网亦分期建设,本次设计一期范围内浇洒给水,二期浇洒给水管网将另行建设,单独计量。

3、计量在室外设置总水表,并结合使用方要求,分别设置各自独立的供水计量系统。

三、排水设计本工程主要解决绿地、水景及景观新规划的局部小品场地的雨水排放,主要道路及广场雨水现状为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设计绿地内超渗排水选用软式透水管,绑扎连接。

就近接入总图雨水口。

雨水量:雨水设计选用上海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

q=0.30.820.07lg5544(0.42)(107lg)PPP t P+-++(l/s·ha)雨水设计流量Q按Q=qψf计算;设计降雨历时:t=t1+mt2,t1地面集水时间,t2管道内雨水流行时间,m折减系数(自排采用1,强排采用2);设计重现期:P=1a;径流系数:根据规范加权计算径流系数,经计算径流系数Ψ=0.35。

雨水就近接入市政道路雨水口。

四、管材选用室外生活给水管:钢丝网骨架给水管室外雨水排水管:室外排水FRPP管五、主要设备表:第四节景观照明工程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一期景观绿化工程照明设计。

景区绿化总用地面积约252600平方米,设计环境为正常。

二、设计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绿色环保、维修方便、技术先进。

三、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四、动力配电设计1、负荷等级:景观照明为三级负荷。

2、供电电源就近取自附近变电所, 采用YJV电缆穿管埋地引入380/220V低压电源。

该工程总用电负荷为100KW.3、控制方式:景观灯控制采用控制室集中控制和分散就地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集中控制采用微机控制,控制室设在中控室。

微机控制以定时控制为主,可在微机上设置全年的景观灯开闭时刻表,并具备自动调整时间及点燃时间累计的功能。

在控制室设置手动和自动转换开关,在现场景观灯配电箱设置就地和远程控制转换开关。

4、线路设计:景观灯照明电源电缆采用YJV22-0.6/1kV,直埋地敷设,电缆电缆埋设深度大于800,电缆穿越道路和其它管道时穿钢管保护并根据有关施工规范采取相应措施。

5、安装:庭院灯杆高为3.5米,间隔为10~15米,投光灯、庭院灯、草坪灯和室外照明控制箱落地安装,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

6、接地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执行TT制。

所有路灯的平时不带电的金属杆部分都与PE 线可靠联结,并且重复接地,室外灯具每隔30米打一组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五、照明灯具及光源1、灯具选用园区照明采用庭园灯、草坪灯、投光灯、地灯、灯柱相结合的方式。

2、灯具选用时主要考虑以下问题:1)从整体规划设计着手,使景观照明灯具与园区环境相协调由于景观绿化较为分散,为了使景观照明与环境浑然一体,成为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首先从整体规划设计着手,根据周边建筑、功能特点,将景区划分为五个区段,分别确定景观亮化方案的设计重点。

2)积极应用新能源、新技术、降低能耗庭院灯选用节能灯具,投光灯采用高效节能灯具,灯柱采用节能灯管LED光源具有耗电低、发光效率高、安全可靠、有利于环保、寿命长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