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复习重点总汇1、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2、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以别于整个机体所生存的外环境。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3、细胞处于安静状态,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点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4、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5、述论肌肉收缩和舒张的过程.答案在书本P36页。
6、骨骼肌特性包括骨骼肌的物理特性、骨骼肌的生理特性。
骨骼肌的物理特性: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或负重时可被拉长,这种特性称为伸展性。
而当外力或负重取消后,肌肉的长度又可恢复,这种特性称为弹性。
骨骼肌的生理特性:1、骨骼肌的兴奋性。
2、骨骼肌的收缩性。
(可能出现在论述题)7、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包括: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超等长收缩。
8、向心收缩包括等张收缩、等动收缩。
等张收缩:肌肉张力在肌肉开始缩短后即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
这种收缩形式称为等张收缩。
有时也称为动力性或时相性收缩。
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外界的阻力与肌肉收缩时肌肉产生的力量始终相等的肌肉收缩称为等动收缩。
9、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
10、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
11、超等长收缩:超等长收缩是指骨骼肌工作时先做离心式拉长,继而作向心式收缩的一种复合收缩形式。
12、一个α-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13、血细胞为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4、血液的功能包括(一)持续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血液能维持水、渗透压、酸碱度和体温等的相对稳定。
这些因素的相对稳定会使人体的内环境相对稳定。
只有在内环境相对稳定时,人体组织细胞才有正常的兴奋性和生理活动。
(二)运输:血液不断地将从呼吸器官吸入的氧和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处,供给组织细胞进行代谢;同时,又将全身各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水、尿素等)运输到肺、肾、皮肤等器官排除体外。
(三)调节:血液将内分泌的激素运输到周身,作用于相应的器官(称肥器官)改变其活动,起着体液调节作用。
所以,血液是神经—体液调节的媒介。
(四)血液中的白细胞对于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和体内的坏死组织都有吞噬分解作用,称为细胞防御。
血浆中含有多种免疫物质,如抗毒素、溶菌素等(总称为抗体),能对抗或消灭外来的细胞和毒素(总称为抗原),从而免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血小板有加速凝血和止血作用,机体损伤出血时,血液能够在伤口发生凝固,防止继续出血,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
(可能出现论述题)15、血液的理化特性包括(一)颜色和比重:血液的颜色决定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的含量。
(二)黏滞性:血液在血管内运行时,犹豫液体内部各种物质的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而产生阻力,使血液具有一定的粘滞性。
(三)渗透性:渗透性是一切溶液所固有的一种特性,它是由溶液中质分子运动所造成的。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现象,简称渗透。
(四)酸碱度(可能出现在简答题或名称解释)16、红细胞的寿命平均为120天。
正常成年男子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有红细胞约450万—550万个,平均为500万个;成年女子每平方毫米血液中含有红细胞约380万个—460万个,平均为420万个。
17、我国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g/L。
成年女性为110~150g/L。
18、白细胞是集体实施免疫功能的最重要成分,白细胞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19、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白细胞数为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
20、正常成人血小板的含量为每立方毫米10万~30万个,血小板的功能和生理特性主要表现有黏着、聚集、释放、收缩和吸附。
21、“运动员血液”是指经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由于运动训练使血液状态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增加、血容量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血黏度下降等。
这种变化在运动训练停止后是可以恢复的。
具有这种特征的血液称为运动员血液。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22、心机的生理特性包括1、自动节律性;2、传导性;3、兴奋性;4、收缩性。
收缩性分为自动节律性收缩、对细胞外液的Ca2+浓度有明显依耐性、“全或无”同步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
P95页(可能出现在简答、名词解释)23、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这一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24、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
P99页(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25、心输出量、心指数。
P100页(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26、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是什么?P100页(可能出现在问答题)27、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心泵功能贮备,或称为心力贮备,可以用最大新输出量与安静心输出量只差来表示。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028、心音: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肌的收缩、瓣膜的启闭、血液流动冲击瓣膜和血管壁的机械振动,都可以通过周围组织而传递到胸壁,将听诊器的听头放置在胸前壁左下部,就可以听到这种振动产生的声音,这种声音称为心音。
29、前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30、动脉血压的形成?1、血管充满血液2、3个因素:心肌收缩、外周阻力、血管弹性3、收缩压,舒张压的形成。
31、1、每次射出的血量在心缩期只有约1/3的血液流向外周,其余的2./3血液潴留在主动脉内。
形成收缩压。
2、心室舒张时,由于管壁弹性纤维的回缩,压迫血液向外周流动,2/3血液继续向外流动,形成舒张压。
32、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动脉血压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脉压为30~40 mmHg,平均动脉压接近100 mmHg。
我国健康青年人安静状态收缩压为100~120 mmHg,舒张压为60~80 mmHg。
33、临床医学确定,安静时收缩压超过140 mmHg或者舒张压持续超过90 mmHg,即可认为是高血压;如舒张压低于60 mmHg或收缩压低于90 mmHg,则认为是低血压。
34、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2、心脏收缩力量;3、体位、温度改变;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P108页35、长久站立不懂,下肢静脉容纳血量增加,导致灰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引起脑部缺氧而发生头晕甚至昏厥,称为重力性休克。
36、心血管反射:1、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发射);2、化学感受性发射;3、本体感受性发射。
P112页37、运动时心血管功能的变化?运动时为什么会心跳加速?1、运动时心率的变化。
2、运动时每博输出量和心输出量的变化。
3、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
4、运动缺氧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
38、体育锻炼的价值?体育运动对心脏的好处?1、运动性心脏肥大。
2、运动性心动徐缓。
3、心脏泵血功能改善。
39、长期系统的运动训练使运动员心脏发生明显的增大,称为运动性心脏肥大。
40、(1)、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2)如何评价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41、呼吸的全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
42、外呼吸:指在肺部实现的外界环境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它包括肺通气(外界环境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与肺毛细血管中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43、气体运输:指气体由血液载运,血液在肺部获得的O2经循环将O2运送到毛细血管;组织细胞代谢所产生的CO2通过组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经循环将CO2运送到肺部。
44、内呼吸:指组织毛细血管中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间实现的气体交换(又叫组织换气)。
45、胸内亚=肺内压(或大气压)—肺回缩力46、胸膜腔为负压的主要作用有:1、能够牵拉肺呈扩张状态,有利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2、能够对位于胸膜腔内的心脏(心包膜也是胸膜的延续)、大静脉的机能,产生良好的影响。
3、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47、肺所容纳的气量称为肺容量。
48、潮气量:每一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叫潮气量。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49、平静呼吸的潮气量约为400~600毫升。
潮气量与年龄、性别、体表面积、情绪等因素有关,运动时潮气量增大。
50、补吸气量和深吸气量:平静吸气之后再做最大吸气时,增补吸入的气量称为补吸气量。
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称为深吸气量。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51、正常成人补吸气量约为1500~2000毫升。
52、补呼气量:平静呼气之后再做最大呼气时,增补呼出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
补呼气量的大小表示呼气的贮备能力。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53、正常成人补呼气量为900~1200毫升。
54、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55、正常成人肺活量的平均值,男性约为3500毫升,女性约为2500毫升。
56、余气量和功能余气量:尽最大力乎其之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称为余气量。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57、肺总容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为肺总容量。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58、肺通气量: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肺通气量。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59、氧利用率:每100毫升动脉血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O2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称氧利用率。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60、氧脉搏: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称为氧脉搏。
61、氧通气当量:指每份肺通气量和每份摄氧量的比值。
氧通气当量小,说明氧的摄取效率高,它是评价呼吸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62、吸收: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和淋巴的过程成为吸收。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63、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条件下的状态。
64、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CO2与所消耗的O2的容积之比称为呼吸商。
65、三个能源系统的特征?论述运动时的能量功能?磷酸原系统、酵解能系统和氧化能系统。
66、结合运动实例说明运动中机体不存在绝对单一的某个能源雄的供能?67、尿的生成过程?尿生成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三个环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可能出现在填空、判断、问答题中)68、有效滤过压;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它主要是三部分力量即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和肾小囊内压的代数之和。
(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69、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70、每昼夜从肾小球滤过的血浆总量可达170~180升。
71、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正常肾糖阃为160~18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