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

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

第一篇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浙江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操作细则(修改稿)》浙江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操作细则(试行)浙江省林业厅二○○四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一条目的与任务·1第二条重点公益林的概念·1第三条区划界定依据·1第四条界定原则·2第五条区划对象·3第六条成果申报与公布·3第二章技术标准·4第七条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4第八条省级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优先范围·6第九条不宜区划为重点公益林的林地·7第十条地类·7 第十一条林种·7 第十二条权属·8 第十三条其他标准·8第三章准备工作·9 第十四条组织准备·9 第十五条技术资料准备·9 第十六条制定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的工作方案·9第四章区划调查与界定·10 第十七条重点公益林区划·10 第十八条重点公益林小班区划条件·10 第十九条图上作业与调整·10 第二十条野外补充调查·11 第二十一条重点公益林小班卡记载·11 第二十二条重点公益林小班清绘·12 第二十三条签订界定书·12第五章统计与制图·13 ii第二十四条小班调查资料整理与审核·13 第二十五条统计·13 第二十六条制图·15第六章质量与管理·16 第二十七条小班调查精度·16 第二十八条小班数据录入要求·16 第二十九条图面要求·16 第三十条质量检查与处理·16 第三十一条质量评定·17第七章界定成果报告·18 第三十二条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报告的编写·18 第三十三条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资料清单·18 第三十四条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材料申报数量·19附表附表1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与界定结果面积表公益林01表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总表公益林01表附表1国有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明细表公益林01表附表2集体所有制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明细表公益林01表附表3其他所有制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明细表公益林02表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表公益林02表附表1国有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明细表公益林02表附表2集体所有制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资源及林地面积明细表公益林02表附表3其他所有制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公益林03表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域分布情况表公益林04表国家级重点公益林权属情况表公益林备注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中列入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面积表公益林备注表附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中列入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面积明细表附件附件1 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小班数据输入附件2 浙江省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示意图iii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任务以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根本目标,进一步推进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完善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促进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经营和管理,制定本操作细则。

本次浙江省范围内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的主要任务是,在2001年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各县(市、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际情况,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新规定,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包括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和省级重点公益林。

第二条重点公益林的概念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浙江省重点公益林包括本省范围内的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省级重点公益林。

按照《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界定的重点公益林,称为国家级重点公益林;按照本省有关规定界定的重点公益林,称为省级重点公益林。

本操作细则界定的重点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护岸林等;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和国防林等。

第三条区划界定依据重点公益林的区划与界定依据有1、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通知(林策发[2004]94号,二○○四年五月二十六日颁发),及其附件《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15、《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6、《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7、《浙江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8、《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9、《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10、《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11、水利部关于大江大河、大型水库的行业标准。

第四条界定原则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须遵循以下原则(一)生态优先、确保重点重视森林在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先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通过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明确公益林保护经营和管理的重点对象,稳步推进森林分类经营,使生态优先思想得到落实。

本次全省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合计3000万亩左右。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严格执行林策发[2004]94号文件规定的区划范围,符合国家级重点公益林条件的林地,优先纳入浙江省重点公益林范围,尽量界定进来,并且不得降级界定为省级重点公益林。

为了有利于重点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权属为国有、集体统管的,宜优先区划界定为重点公益林。

(二)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各县(市、区)综合当地县情、民情、林情、发展规划,以及各种自然灾害发生规律,正确认识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分析现实森林结构、数量和质量以及当地对森林三大效益的社会需求,分析当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时适度地发展重点公益林。

(三)集中连片、合理布局公益林的生态效能决定于公益林的规模和布局。

尽可能集中连片发展重点公益林,并在县域空间上按区位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作出合理布局,以保证适度规模经营,便于管理保护,充分发挥重点公益林的生态效益。

(四)稳定林权、体现自愿在林权权利人自愿的基础上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尊重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自主权,维护林权的稳定性,保证已确立承包关系的连续性。

2第二篇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方案《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加强对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经营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级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级公益林的区划界定适用于本办法。

第四条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应遵循以下原则——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集中连片、合理布局,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尊重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自主权,维护林权的稳定性,保证已确立承包关系的连续性。

第五条国家级公益林以其林地为区划对象。

第六条国家级公益林范围依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以及水利部关于大江大河、大型水库的行业标准和《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等划定。

第二章区划范围和标准第七条国家级公益林的区划范围。

(一)江河源头——重要江河干流源头,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20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20公里以内的林地;流域面积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源头,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10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10公里以内的林地。

其中,三江源区划范围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林地。

(二)江河两岸——重要江河干流两岸[界江(河)国境线水路接壤段以外]以及长江以北河长在150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两岸,长江以南(含长江)河长在300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积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两岸,干堤以外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

重要江河干流包括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河流长江(含通天河、金沙江)、黄河、淮河、松花江(含嫩江、第二松花江)、辽河、海河(含永定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珠江(含西江、浔江、黔江、红水河)。

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地区的河流额尔齐斯河、疏勒河、黑河(含弱水)、石羊河、塔里木河、渭河、大凌河、滦河。

其他重要生态区域的河流钱塘江(含富春江、新安江)、闽江(含金溪)、赣江、湘江、沅江、资水、沂河、沭河、泗河、南渡江、瓯江。

流入或流出国界的重要河流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元江、伊犁河、狮泉河、绥芬河。

界江、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额尔古纳河。

(三)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林地。

(四)湿地和水库——重要湿地和水库周围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

重要湿地是指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湿地——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重要湿地名录和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

——长江以北地区面积在8万公顷以上、长江以南地区面积在5万公顷以上的湿地。

——有林地面积占该重要湿地陆地面积50%以上的湿地。

——流域、山体等类型除外的湿地。

具体包括兴凯湖、五大连池、松花湖、查干湖、向海、白洋淀、衡水湖、南四湖、洪泽湖、高邮湖、太湖、巢湖、梁子湖群、洞庭湖、鄱阳湖、滇池、抚仙湖、洱海、泸沽湖、清澜港、乌梁素海、居延海、博斯腾湖、塞里木湖、艾比湖、喀纳斯湖、青海湖。

重要水库年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含400毫米)的地区库容0.5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年均降雨量在400—1000毫米(含1000毫米)的地区库容3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库容6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

(五)边境地区陆路、水路接壤的国境线以内10公里的林地。

(六)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防风固沙林基干林带(含绿洲外围的防护林基干林带);集中连片30公顷以上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