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分税制改革的评价
构建科学、稳定的地方税 系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参考文献
1.《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中国地方税权问题的研究》朱大旗 2.《分税制下的财政体制改革与地方财力变化》刘玲玲 3.《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张晏 4.《分税制改革对地方税收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韩婧 5.《论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情况及其改善》钱明轩 6.《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20年:回顾与思考》 7.《分税制改革和地方财政发展研究》杨大强 8.《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周飞舟 9.《中国近代史上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尝试》赵云旗 10.《中国财政年鉴》 11.中国财政部网站
感谢观看!!!
小组成员:冯鹰林,张潇予,郑左鳌,陈哲宇
对我国分税制改革的评价
小组成员:冯鹰林,张潇予,郑左鳌,陈哲宇
目录
分税制实施背景 分税制税种分类 分税制发展历程
分税制的成效 分税制的问题
分税制实施背景
分税制实施背景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变革 第二阶段 1978年—1993年 中央政府逐步放权实行 分成和财政包干体制 第三阶段 1994年—现今 分税制改革进入分税时代
税种
这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财 政联系,限制了地方政府进行市场封锁、
地方保护的财政动因。
分税制的问题
01
省以下没有实行真正的分税制
02
中央-地方政府权力关系 不规范
04
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03
收入划分不合理、地方税系尚待健全
对分税制改革的建议
积极推行“扁平化”改革
明确中央财政在基本公共服 务的支出责任
曲的激励因素,并 简化了财政分配程序, 使财政分配制度趋向
透明化。
限制了地方保护主义的
收合同的做法,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将按
而不是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入范围,使企 业税收负担不因是否有承包合同而不同,不因有 什么样的承包合同而不同,也不因地方政府的财 政状况而有所不同。
分税制实施背景
分
分税制实施背景
税
分税制实施背景
制
分税制实施背景
1993年11月14日下午 召开三中全会全体会议 顺利通过《关于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其中最 突出的功绩在于通过分 税制
分税制实施背景
分税制实施背景
分税制税种分类
分税制税种分类
分税制税种分类
分税制发展历程
确立了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
确立了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
促进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
分税制改革加强了各级政府组织的收入与实际可支配收入之间的联系。
对 而言,在上交数额和返还比例一定的情况下,地方政 府组织的财政收入越多,可支配的财政收入也就越多。 对中央政府而言,除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外,中央政府 组织的财政收入越多,可支配的财政收入也就越多。 分税制还通过税种划分稳定了中央与地方各自的收入来源,从制度上促 进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强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的 实现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分税制的成效
确立了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
促进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
统一了全国的财政分配关系
限制了地方保护主义的财政动因
确立了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
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额比重的提高 1994年 55.7% 1993年 22.0% 确立国家税务系统的主导地位
分税制改革改变了以往先由地方征收再上解中央、中 央财政支出依靠地方上解的局面,形成了先由中央征 收再返还地方、国家税务系统在全国税收征收体系中 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地方政府
积极性,
统一了全国的财政分配关系
定 额 补 助
分税制改革前,尤 其是1988年以来, 六种财政分配关系 并存,收支基数和 分配比例形式多样, 既不规范也不公平。
总 额 分 成 加 增 长 分 成
统一了全国的财政分配关系 分税制改革通过清
晰的税种划分,统一了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 关系,使各地能在同一 制度下进行规范公平的 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避 免了税收征收过程中扭
第一阶段 建国后—1978年之前 主要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 集中体制
分税制实施背景
分税制实施背景
我国财政体制 始终处于多变 的、不稳定的 状态之中
具体特点
各省税收制度 不同,税率不 同,被喻为 “一省一率”。
”地方藏富“ ”不增长“现象 广泛存在,导致 中央税收无增量
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不 断下降,中央 财政收入占整 个财政收入的 比重不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