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挤压下国内造车新势力生存状况及未来发展评析内容提要:当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涌现出了许多诸如蔚来、威马等造车新势力。
在补贴政策的退坡、对外开放政策的加大及国内外传统车企在中国市场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多重压力下,造车新势力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
本报告认为,造车新势力与国内外传统汽车相比,在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质量上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其量产车交付问题是造车新势力目前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
针对内外压力,造车新势力应当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加大产品研发和验证力度;同时利用自身优势,采用与传统车企合作的方式打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车型产品;利用地方政府政策红利,借助地方政府资金维持或扩大生产,在当地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国务院2012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提出,将以纯电驱动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至此,国内外众多汽车生厂商陆续在中国市场布局推广新能源汽车,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
在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大潮下,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自2014年起,越来越多的具有互联网背景的企业也加入到了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的大军中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等,这一类新兴的造车企业被称之为“造车新势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造车新势力或发布了概念车,或发布了量产车,但摆在众多新势力眼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量产车型的交付,与此同时,补贴政策的退坡、对外开放政策的加大及国内外传统车企在中国市场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等现状对造车新势力的生存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造车新势力的发展现状(一)造车新势力经营状况2018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产销量分别达到127万辆和125万辆,其中比亚迪、北汽、上汽等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以蔚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仍处于企业发展的初步阶段,虽然蔚来汽车在2018年全年交付的新能源汽车数量突破了1万辆,但造车新势力对中国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的。
造车新势力成员众多,从其量产车的交付情况来看,各个厂家的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分成三类:1. 脱掉“PPT造车”的帽子,实现车型量产并完成用户交付,诸如蔚来、威马、小鹏、前途、合众新能源、电咖、新特等。
作为造车新势力当中的“领头羊”,蔚来汽车自身却并不具备生产资质,所以它选择江淮汽车进行代工生产。
虽名为代工,但实际上蔚来汽车自建工厂,自己引进设备和技术。
实质上蔚来的“代工模式”只是利用了江淮汽车的造车资质以及引入一批工厂工人。
蔚来位于合肥的工厂计划产能为10万辆/年,ES8和ES6均出自此处,蔚来汽车在2018年11月27日下线第一万辆ES8,不仅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而且还开启了蔚来汽车量产的新纪元。
另一家比较有代表性的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1月,2016年11月威马新能源汽车开始建设位于温州的工厂,2018年9月28日,威马汽车在其新能源工厂如期交付2000辆首款量产车威马EX5,成为造车新势力当中第一个如期兑现交付承诺的车企。
在造车资质方面,威马通过收购大连黄海汽车获得造车资质,并在浙江温州建立自己的新能源工厂,年产能可达10万辆/年,最大产能可扩充至20万辆/年。
2. 已发布概念车,接近量产阶段,诸如车和家、爱驰、华人运通、拜腾、博郡、昶洧、金菓EV、正道等。
与蔚来汽车一样,理想智造同样为媒体人造车的典型,旗下首款量产车理想智造ONE采用了增程式混动系统,从而解决了纯电动车最大的痛点——续驶里程焦虑,其NEDC续驶里程将达到700km。
其次,理想智造在2018年年底以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而获得造车资质,并在常州自建整车工厂和动力电池工厂,同时在去年8月其第二家工厂也在重庆开工建设。
爱驰和威马一样,都是传统汽车人创业造车,爱驰的进度稍稍落后于威马。
2018年2月,爱驰汽车斥资133亿建设的江西上饶生产基地顺利封顶,在2018年年底,爱驰汽车通过采用江铃汽车的生产资质进行代工生产,这种代工跟蔚来一样,只是借用资质,自建工厂生产。
3. 品牌亮相多时,或是产品上市多时,已出现疲软态势,诸如奇点、知豆、游侠、云度、FF等。
奇点汽车诞生于2014年,首款车型iS6早在2017年的上海车展便已亮相,2018年的北京车展上正式亮相了量产版车型,计划于2018年年底上市。
然而官方随后又将上市时间推到了2019农历新年前后。
奇点汽车同样面临生产资质的问题,目前由北汽昌河进行代工。
知豆汽车主打微型城市纯电车,曾经年销量达到4.3万的纯电动车,随着新能源补贴的退坡,其销量也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随后也曝出了财务危机、欠薪、变相裁员等消息。
2018年对于知豆来说可不太好过,不过主要在城市使用的微型电动车的确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成立于2014年的游侠汽车近一年来的声音似乎并不多,时隔近五年还未发布量产产品,PPT车企的帽子似乎要粘在它的头上了。
不过,游侠正通过另一种方式在发声,梦想做中国特斯拉的游侠汽车今年将加入WEC等赛事,首次将其首款产品游侠X 的赛道版投入比赛。
表1 部分已经上市/交付新车的造车新势力概况蔚来汽车2014年11月ES8/ES62017年12月16日/2018年12月15日ES8已下线一万辆江淮代工10万辆/年威马汽车2015年1月EX52018年9月10日已交付自建工厂10万辆/年小鹏汽车2014年8月G32018年12月12日已交付海马代工20万辆/年前途汽车2015年2月K502018年8月8日已交付自建工厂5万辆/年零跑汽车2017年1月S012019年1月3日未交付自建工厂一期5万辆/年,后期25万/年合众新能源2014年10月哪吒N012018年11月16日未交付自建工厂一期产能8万辆/年新特汽车2017年9月1日DEV12018年8月30日已交付一汽代工-(二)造车新势力的企业发展战略1. 市场战略1)以蔚来为代表的从高端车型进入市场,逐渐向中低端车型渗透的市场战略。
为树立豪华汽车品牌形象,和特斯拉类似,蔚来汽车也是从高端跑车入手。
2016年蔚来发布了全球最快电动汽车EP9,2017年发布了量产车高性能纯电动SUV ES8,2018年发布量产车中型纯电动SUV ES6,其中,ES8在2018年的销量突破1万台,在造车新势力中处于领头羊位置。
2)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从平民化车型入手,快速占领中低端车型市场的市场战略。
威马在2017年发布的量产车型EX5价格相对比较亲民,拉低了消费者的准入门槛,并获得了客观的订单数量,从2019年1-5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数据来看,威马EX5 6437辆的销量处于造成新势力中的首位,超过了蔚来ES8的销量。
3)以国能新能源为代表的以共享汽车平台为切入点,避免与其他企业在私人领域产生直接竞争的市场战略。
国能新能源目前推出了中型商务轿车NEVS 9-3以及纯电动SUV 9-3X,并获得了滴滴、熊猫新能源(25万辆订单)、华腾汽车(2万辆订单)等客户的大额订单。
2. 融资情况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新能源汽车企业不需要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积累,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等零部件也可以由专门的供应商来提供,行业门槛相对较低,但从整车的研发、制造、销售等过程来看,依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就目前来说,蔚来、威马等造车新势力均是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来维持企业运营。
蔚来自成立之初就获得了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的资本支持;自2016年以来,蔚来汽车还先后获得了淡马锡、新桥资本、厚朴基金、联想创投、IDG资本、湖北长江产业基金等资本的支持;2018年9月,蔚来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成功募集10亿美金;2019年5月,蔚来与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获得亦庄国投100亿元股权融资。
表2 主要造车新势力的投资人情况二、造车新势力面临的挑战(一)外部因素1.政策放开导致特斯拉等外来资本进入中国市场。
《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中明确指出将不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行业的外转子股比进行限制,也就是说,外资企业可以全资在华建厂,不受中方资本的约束。
2018年7月特斯拉在上海临港建厂,并将于2019年开始量产Model 3车型,该车型凭借出众的性能、时尚的外观在全球获得了大量的订单,该车型在中国的售价在32万元左右,这件会对国内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不仅如此,2019年6月24日工信部发布文件称,为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的精神,将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号),对于采用不在“白名单”之内的动力电池的特斯拉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可以享受到补贴的Model 3车型的售价也将会下探到30万元以下,这将更加重了对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影响。
2.大众、宝马等国外车企巨头纷纷在中国布局新能源车型,并于国内车企展开新的合作。
以大众为例,大众在中国的电动化战略主要通过进口和本地化生产方式来完成产品的导入来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在2018年通过引入MEB平台来生产全新的新能源车型,逐渐实现所有车型的全面互联。
为了加速中国电动化战略,应对双积分政策,大众与江淮合作成立大众江淮,计划打造年产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产能的项目。
不仅如此,大众在中国也重点布局出行服务领域,推出了逸驾(ezia)服务品牌,并于首汽、一嗨与滴滴出行等本土移动出行企业分别在分时租赁、高端按需出行服务和网约车领域构建了合作关系。
对于仍处于起步阶段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服务都与国外车企巨头存在巨大差距,且国外车企巨头凭借在中国多年打下的良好口碑,其新能源车型可能会比本土造车新势力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
(二)内部因素1.补贴政策大幅退坡,车企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成本。
2019年财政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提到将在过渡期后完全取消地方补贴,且国家补贴也将减少到60%。
与此同时,车用动力电池上游材料价格波动,动力电池成本下降不及补贴政策退坡速度,而造车新势力无法在短期内降低整车成本,因此只能在补贴新政后对整车价格进行调整,如蔚来汽车公布了旗下ES8和ES6两款纯电动车在过渡期前后不同的优惠价格,零跑汽车更是在过渡期后全系车型涨价1万元,小鹏汽车也决定在过渡期后对现有车型进行价格调整。
对于价格敏感的中低端乘用车市场来说,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上,2019年后半年造车新势力将面临巨大挑战甚至重新洗牌的局面。
2. 国内部分传统车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较早,抢先占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