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汀县生猪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15-2020)

长汀县生猪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15-2020)

长汀县生猪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15-2020年)长汀县人民政府2016年11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任务由来 (1)二、编制依据 (1)(一)国家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2)三、规划范围与时限 (3)(一)规划范围 (3)(二)规划时限 (4)四、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4)(一)指导思想 (4)(二)基本原则 (4)五、规划目标 (6)(一)总体目标 (6)(二)第一阶段目标(2015-2017年) (6)(三)第二阶段目标(2018-2020年) (7)第二章生猪养殖发展现状 (8)一、长汀县基本概况 (8)(一)自然概况 (8)(二)社会经济概况 (8)二、长汀县生猪养殖发展现状 (9)(一)生猪出栏总量 (9)(二)生猪养殖场(户) (11)三、长汀县生猪养殖污染现状与问题 (13)(一)污染物排放量大,标准化程度低 (13)(二)污染治理工艺落后,综合利用率低 (15)(三)规模化程度低,面源污染严重 (15)(四)环保意识薄弱,治理投入少 (16)(五)监管体制不完善,管理不到位 (17)(六)局部流域水环境污染严重 (17)四、长汀县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基础 (20)(一)制定禁养区生猪养殖整治工作方案 (20)(二)关闭拆除部分禁养区生猪养殖场 (21)(三)出台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激励政策 (21)(四)改造升级部分规模化生猪养殖场 (22)(五)初步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体系 (22)第三章重点任务 (24)一、禁养区划定与污染防治 (24)(一)禁养区的划定 (24)(二)禁养区养猪场关闭拆除 (26)三、限养区划定与总量控制 (28)(一)限养区的划定 (28)(二)限养区生猪养殖现状 (28)(三)限养区养殖总量控制目标 (29)三、限养区生猪养殖污染防治 (31)(一)改造升级规模养猪场 (31)(二)推进养殖小区污染治理 (34)(三)建设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体系 (36)(四)建设有机肥厂 (39)五、环境监管体系建设 (41)(一)完善生猪养殖业环境监测体系 (41)(二)加强生猪养殖业环境监督执法 (42)(三)建立生猪养殖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 (43)(四)严格管控新建养猪场 (43)第四章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投资概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生猪养殖场(户)关闭、拆除奖励或补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模化养猪场改造升级补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生猪养殖小区污染治理补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补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有机肥厂建设补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环境监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环境效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社会效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经济效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保障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加强组织领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广泛宣传发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强化目标考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加大资金投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健全监管机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 长汀县生猪养殖污染防治重点项目一览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一、任务由来为贯彻实施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2013〕第64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条措施的通知》(闽政〔2014〕44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条措施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4〕158号),加快推进长汀县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切实解决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问题,促进长汀县生猪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按照《福建省环保厅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定期调度和通报制度的通知》(闽环保然〔2015〕1号)的要求,全面准确掌握长汀县生猪养殖状况、污染综合防治、规模化养猪场防治项目进展等动态情况,及时分析、解决问题,确保如期实现生猪养殖污染防治目标,进一步改善长汀县流域水环境质量,根据《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生猪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条措施的实施意见》(龙政综〔2015〕54号)和《长汀县2015生猪养殖业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汀政综〔2015〕123号)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组织开展《长汀县生猪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15-2020)》编制工作。

二、编制依据(一)国家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1〕第9号令);2、《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06年7月1日);3、《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4、《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关于发布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国家环保部环发〔2010〕151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修订);8、《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2013〕第643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10、《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福建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02年);2、《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闽政〔2009〕16号);3、《福建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2月1日起实施);4、《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福建省人大,2012年3月29日起实施);5、《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条措施的通知》(闽政〔2014〕44 号);6、《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条措施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4〕158 号);7、《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生猪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条措施的实施意见》(龙政综〔2015〕54号);8、龙岩市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生猪养殖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龙政综〔2015〕106号);9、《长汀县人民政府关于养殖业"二区"规划及治理意见》(汀政综〔2013〕178号);10、《长汀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汀县2015年生猪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汀政综〔2015〕123号);11、《长汀县2014年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汀污治〔2014〕3号);12、《长汀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通知》(汀政办〔2015〕50号);13、《长汀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相关工作的通知》(汀政办〔2015〕49号);14、长汀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规划(2013-2025年);15、长汀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三、规划范围与时限(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覆盖全县18个乡镇,土地总面积3099平方公里。

具体乡镇为:汀州镇、馆前镇、河田镇、大同镇、策武镇、古城镇、新桥镇、童坊镇、南山镇、濯田镇、四都镇、涂坊镇、三洲镇、铁长乡、庵杰乡、宣成乡、红山乡、羊牯乡。

(二)规划时限本规划时限为6年,自2015年至2020年。

规划基准年为2014年,近期为2015-2017年,远期为2018-2020年。

四、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条措施的通知》(闽政〔2014〕44号)精神,以构建畜牧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方式为导向,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发展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健康生态养殖,推进生猪养殖场污染治理和改造升级,完善县、乡(镇)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制度体系建设为抓手,努力实现长汀境内汀江、闽江、赣江流域水环境的改善与提升。

(二)基本原则1、明确定位,科学规划为切实做好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促进生猪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以省政府〔2014〕158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在“十三五”期间,坚持生猪养殖总量控制,组织开展禁养区与限养区的划分,研究制定分年度治理改造任务、补助资金,抓好禁养区的关闭拆除,限养区生猪养殖场污染治理改造升级。

2、注重实效,防治结合统筹环境保护与生猪产业发展、污染预防与治理的关系,坚持源头预防,从产业布局、环境准入、生产过程监管等环节,坚持疏堵结合、扶大限小的原则,提出“三推进、一建设”的防治措施,实现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促进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强化污染治理,以综合利用为主,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推动生猪养殖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探索生猪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切实改善流域水环境。

3、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在全面推进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同时,以河田、濯田、三洲等乡镇为重点防治区域,以汀江流域为重点防治轴线,以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养殖小区、养猪专业户为重点防治单元,初步建立“点、线、面”网络结构的生猪养殖污染防治体系,加快解决生猪养殖污染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一批污染防治重点工程,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