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其影响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其影响


潜在的生物毒剂
炭疽杆菌:能引起炭疽,有可能致命,除非大量接触,否 则疫苗和抗菌素可以防止炭疽发生 肉毒杆菌毒素:是目前已知最毒的毒素,能导致肉毒中毒 而死亡,抗毒素有时能阻止病情发展 鼠疫耶尔森氏菌:能引起淋巴腺鼠疫,即中世纪的黑死 病,死亡率达90%,疫苗能产生对该病的免疫力,如果及 时给药,则抗菌素通常对该病有效 埃博拉病毒:极易通过接触传染,致死率很高,至今尚不 知道哪种治疗有效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其影响
胡梦欣
主要内容
微生物技术 基因作物及食品 动物克隆 生物武器 人类基因的研究、应用与影响
人类的担忧
基因工程对微生物的改造是否会产生某种有致病性的微生 物,这些微生物都带有特殊的致病基因,如果它们从实验 室逸出并且扩散,势必造成类似鼠疫那样的可怕疾病的流 行。 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是否对人类和环境造成 长期的影响,擅自改变生物基因将会引起一些难以预料的 危险。 分子克隆技术在人类身上的应用将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 并对人类自身的进化产生影响;而应用在其他生物上同样 具有危险性,因为所创造出的新物种可能具有极强的破坏 力而引发一场浩劫。 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推动生物武器的研制与发 展,使笼罩在人类头上的生存阴影越来越大。 动物克隆技术的建立,如果被某些人用来制造克隆人、超 人,将可能破坏整个人类的和平。
道德、法律与伦理问题
一个人的遗传信息(基因组序列)或者基因缺陷是否属于个 人隐私? 基因诊断过程会不会侵犯个人隐私? 保险公司或工厂的雇主是否有权利要求投保人或被雇佣者 进行基因组检测,预测他们将来可能罹患某些疾病,再决 定是否接受投保或雇佣? 由谁来决定对一个人的基因进行改造,父母是否有权决定 对有基因缺陷的新生儿进行基因改造;将十恶不赦的罪犯 改造成谦谦君子由谁来决定;这些决定是否属于侵犯人权? 我们按照自己的目的来制造新的生命形式,是对我们这个 星球上的生命负责吗? 将一个新诞生的人类改造得“完美无缺”是否会使人类自身 的进化停止?
实 例
第一起有案可查的生物毒剂使用时间发生在14世纪。当 时,一支围困卡法(黑海边上俄国克里米亚半岛的一个海 港)的军队将感染了鼠疫的尸体抛射到城墙以内。 在美国独立以前十三州时代的北美,据说一位英国官员将 来自天花病医院的染有病原菌的毯子送给印第安人,目的 是想在印第安人部落中引起一场流行病。 20世纪得到证实的生物毒剂使用实例是日本在30年代和40 年代利用鼠疫杆菌及其他病菌对付中国; 还有伊朗和伊拉克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也曾使用丁生物 武器。
生物武器防御手段
防尘口罩或防毒面具 保护性屏障,例如一个封闭的房间 净化剂,诸如甲醛一类传统的消毒剂能够有效地 对表面进行消毒 疫苗,只能用于特定的毒剂,有些毒剂至今还没 有有效的疫苗 抗生素,对一些细菌性毒剂有效,必须在症状尚 未显露前开始 侦查系统。
人类基因的研究、应用与影响
地球上所有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它们体内的 基因所决定的,包括人类,一个人的高矮胖瘦、容貌美丑 以及是否有遗传疾病均与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 人类一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共有30亿个碱基对,所含的 全部基因共有5万~10万个之多,而在绝大多数生物中, 基因是存在于基因组中的,而这些基因组的内容比单个基 因大几千到几百万倍,基因的复制、传递、表达、重组和 变异均是在基因组中完成的,也就是说,每个基因并不是 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由几个相关的基因一起共同决定某 一特征。所以,探索人类基因奥秘的道路是艰难的。
评价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目的,不是要了解该食 品的绝对安全性,而是评价它与非转基因的同类 食品比较的相对安全性 分类: 实质上完全等同; 除某些特定差异外,其余具有实质等同性; 在实质上完全不具有等同性
伦理担忧
将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给人体受到了伦理学上的异议,有 人认为这对于动物和人类两者都是不仁道的。 将人类基因转入食用动物(例如将人类Ⅸ因子——一种参与 凝血的蛋白质的基因转入绵羊中)是不合适的。 将某些宗教团体禁止食用的动物基因转入他们通常食用的 动物中(例如将猪的基因转入绵羊),这可能触怒这些宗教 团体。 将动物基因转入食用植物可能会引起一些素食主义者的特 别关注。 用含人类基因的生物体作为动物饲料是对人类的一种不尊 重。例如用基因修饰过的酵母生产有药用价值的人类蛋 白,生产后的废酵母再用于饲养动物。


பைடு நூலகம்
动物克隆
1997年2月23日苏格兰Roslin研究所 Wilmut和Campbell 在《Nature》杂 志上声明世界首例来源于哺乳动物 体细胞的克隆羊“多莉”问世。 克隆人?
农场怪物
生物武器
目前在所有对生物技术潜在危险的担心中惟一变成现实的 就是生物武器。 化学毒剂是没有生命的死东西,而细菌、病毒和其他生物 毒剂则有可能传染并具有繁殖力。 若是生物毒剂在环境中安营扎寨,它们便有可能成倍繁殖。 不同于任何其他武器的是,生物武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人类基因的研究、应用与影响
基因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这一计 划与“曼哈顿原子弹研制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 人类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 基因治疗:治疗遗传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 人体特征塑造: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最终将能够 精确地描绘出诸如身高、体重、容貌、情感、性格等人体 特征的遗传基因图,并能运用生物和医学的手段来控制人 的感情,塑造人的性格。
微生物技术
从远古以来,人们对引起如霍乱、鼠疫、天花等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微 生物十分恐慌,随着这些微生物得到控制,人们担心更大的危害可能 来自于基因工程技术对微生物的改造。 在20世纪70年代,当微生物的基因工程实验刚刚开始发展时,关于重 组DNA潜在危险性问题的争论就已经开始。 1974年7月,RAC委员会联名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封对生物危害 的关键性建议的公开信,此建议后被称为“伯格信件”。公开信中要求 在还没有弄清重组DNA所涉及的危险性范围和程度,以及在采取必要的 防护措施之前,暂停两种类型的实验,即涉及组合一种在自然界中尚 未发现的、有产生病毒能力或带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新型有机体;涉 及将肿瘤病毒或其他动物病毒的DNA引入细菌的实验。因为这两类重 组,DNA可能更容易在人类及其他的生物体内传播,因而有可能造成扩 大癌症及其他疾病的发生范围。
微生物技术
但结果并未出现厄运预言者所担忧的场景; 随时间的流逝和科技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 逐渐认识到这种危险性是极小的,目前原来用于 应付潜在危险的许多控制已经大大地放宽了。
基因作物及食品
优点:
可以更精确,更具有可预测性地控制基因的引入; 可以在非近亲的物种中引入基因。
基因食品安全吗?
食品安全性分析的“实质等同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