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教师授课计划表2014 至2015 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授课教案类别:在职学历培训授课专业班级:机电专业一班课程:《机械与电气识图》开课时间:2014 年9月25日至2014年10月16日总课时:_40__使用教材:全国中职技术学校电工类专业通用教材_ 授课教师:_____王伟峰__________教研室:_____电气教研室________主要教学步聚与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分配清点人数。
集团公司安全理念宣贯.案例分析新课教学:第一章机械识图基本知识第一节制图基本规定一、投影的方法和分类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上产生影子,根据这种自然现象,人们创造了投影方法。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方法分两类: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1、中心投影法。
(图0-1)在日常生活中,照相、放电影都是采用中心投影法。
问题:1)在中心投影下,投影能否反映物体的真实大小?2)当物体沿投影面的法线方向移动时,其投影大小变不变?3)中心投影能否满足绘制工程图样的要求? 讨论案例分析导入、讲授内容5分钟1030分钟用中心投影法将物体投射到单一投影面上得到的图形,成为透视图。
优点:符合人的视觉习惯,能体现进大远小的效果,形象逼真。
缺点:作图麻烦,度量性差。
使用场合:常用于绘制机械或建筑工程的效果图。
2.轴测图用平行投影法将物体投射到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轴测图(如图0-5)。
物体上互相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线段,在轴测图上仍互相平行,长度相等。
3.多面正投影图由正投影法得到的图形称为正投影图。
三、图样的内容和作用机器由若干零件组装而成。
在制造机器时,要根据零件图加工零件,在按装配图把零件装配成机器。
如图0-8:千斤顶的轴测图,它由底座、顶块、螺杆等零件组成。
四、图线1、基本线型和应用讲授内容讲授20分钟10分钟PS主要教学步聚与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分配清点人数。
集团公司安全理念宣贯.案例分析新课教学:第一章机械识图基本知识第二节基本知识及尺寸的注法一、图纸幅面及格式1.图纸幅面:指图纸宽度与长度组成的图面。
图纸幅面指的是图纸宽度与长度组成的图面。
绘制技术图样时应优先采用 A0 、 A1 、 A2 、 A3 、 A4 五种规格尺寸。
A1 是 A0 的一半,(以长边对折裁开),其余后一号是前一号幅面的一半,一张 A0 图纸可裁2× n 张 n 号图纸。
绘图时图纸可以横放或竖放。
3.标题栏的方位与格式:标题栏一般画在图框的右下角,标题栏的外框是粗实线,其右边和底边与图框重合,内部的分栏用细实线绘制,填写的字体除名称用10号字外,其余均用5号字。
X、Y形图纸;标题栏的填写2.图框格式图纸上限定绘图区域的结框称为图框。
在图纸上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如下图。
3.标题栏标题栏是由名称、代号区、签字区、更改区和其它区域组成的栏目。
标题栏的基本要求、内容、尺寸和格式在国家标准GB/T10609.1 —1989 《技术制图标题栏》中有详细规定。
各单讨论案例分析导入、讲授内容5分钟1030分钟点处相交,但虚线如果是实线的延长线时,则在连接虚线端处留有空隙1、基本规则(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不须注出。
(3)图样中的所标注尺寸,为最后完工尺寸。
(4)机件的每一尺寸,只注一次,标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2、尺寸的组成一个完整尺寸应由下列内容组成:(1)尺寸界线细实线,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引出;(2)尺寸线其终端有两种形式:箭头和斜线(3)尺寸数字一般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尺寸数字不得被任何图线通过,必要时将该图线断开。
线性尺寸数字方向有两种注写方法:⑴尽可能避免在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按图1-11b的形式标注。
讲授内容讲授20分钟10分钟复习:常用的图线有哪几种?案例分析安全理念宣贯投影法及三视图的形成(多媒体课件演示、三视图模型)一、投影法分类(一)、投影法的概念投影法是指由光线照射物体而在物体后面的投影面上产生投影的方法叫做投影法。
(二)、投影分类投影法可分为两大类: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
1.中心投影法以一点为投射中心,它发出的光线照射物体后,在物体后面的投影面上所得到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法。
问题:1)在中心投影下,投影能否反映物体的真实大小?2)当物体沿投影面的法线方向移动时,其投影大小变不变?3)中心投影能否满足绘制工程图样的要求?2、平行投影法定义:投影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法。
提问、分析案例分析安全理念利用视频分析10分钟20分钟25分钟10分钟a、斜投影平行投影中,投影线与投影面倾斜时的投影。
b、正投影(普遍采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时的投影。
二、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1.真实性:当直线、曲线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直线或曲线的投影反映实长,平面的投影反映真实形状(图2—9a)。
2.积聚性:当直线或平面、曲面垂直于投影面时,直线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平面或曲面的投影积聚成直线或曲线(图2—9b)。
讲授内容分析20分钟20分钟类似性:当直线、曲线或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或曲线的投影仍为直线或曲线,但小于实长。
平面图形的投影小于真实图形的大小,且与后者类似。
像这种原形与投影不相等也不相似,但两者边数、凹凸、曲直及平行关系不变的性质称为类似性(图2—9c)。
三视图的形成为了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我们选取互相垂直的三个投影面。
主视图:正面投影(由物体的前方向后方投射所得到的视图)俯视图:水平面投影(由物体的上方向下投射所得到的视图)左视图:侧面投影(由物体的左方向右方投射所得到的视图)(2)三视图的展开规定正面保持不动,水平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0,侧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0。
去掉边框四、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1、位置关系:(如图c)主视图在上方,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左视图的正右方。
主、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同样长度(等长)——长对正...。
主、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同样高度(等高)——高平齐...。
俯、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同样宽度(等宽)——宽相等...讲授内容总结5分钟复习:井下照明及信号的安装的注意事项安全理念:案例分析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点的位置可由点到三个投影面的距离来确定。
如果将三个投影面作为三个坐标面,投影轴作为坐标轴,则点的投影和点的坐标关系如下(图2—21):提问复习安全理念案例分析讲授内容10分钟1010分钟35分钟(图2-21 点的投影与其坐标的关系)点A到W面的距离为:Aa"= axO =a´az =aay =x 坐标;点A到V面的距离为:Aa´= ayO =a"az =aax =y 坐标;点A到H面的距离为:Aa= axO = a"ay =a´ax =z坐标。
空间一点的位置可由该点的坐标( x , y , z ) 确定。
A点三投影的坐标分别为a ( x, y ),a´( x,z ),a" ( y,z )。
任一投影都包含了两个坐标,故一点的两个投影必包含确定该点空间位置的三个坐标,从而可确定点的空间位置。
例:已知空间点B的坐标为:x = 12,y = 10,z = 15,即B(12,10,15),单位为mm(下同)。
求作其三投影(图2-22)。
难点强调20分钟分析已知空间点的三个坐标,便可作出该点的两个投影从而作出该点的另一个投影。
作图1)画投影轴。
在OX轴上,从O点向左量取12定出bx ,过bx作OX轴的垂线( 图2-22a )。
2) 在OZ轴上从O点向上量取15,定出bz,过bz作OZ轴垂线,两条连线交点即为b´(图2-22b )。
3)在b´bx的延长线上,从bx向下量取10得b;在b'bz的延长线上,从bz 向右量取10得b" ( 图2-22c )。
b´,b,b"即为B点的三投影。
3.两点的相对位置两点的相对位置是指空间两个点的上下、左右、前后关系。
在投影图中,是讲授内容20分钟以它们的坐标差来确定的。
X轴的坐标反映左右关系;Y轴的坐标反映前后关系;Z轴的坐标反映上下关系。
两点的V面投影反映上下、左右关系;两点的H面投影反映左右、前后关系;两点的W面投影反映上下、前后关系。
4.点的重影如图4—6所示,若A点和B点的x,y坐标相同,只是A点的z坐标小于B点的z坐标,则A点和B 点的H面投影a和b重合。
V面投影b´在a´之上,且在同一条垂直线上,W面投影b"在a"之上,也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B点和A点的H面投影重合,称为H面的重影点。
因A点的z坐标小,其水平投影为不可见,不可见的投影点加上括号,即(a)。
小结1.点的投影规律2.点的投影与点的坐标的关系3.两点的相对位置课堂讨论总结25分钟5分钟上课次序 5 授课课时 2主要教学步聚与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提问安全理念宣贯讲授新课:用正投影法绘制的三视图,能准确表达物体的结构和形状,但缺乏立体感。
轴测图直观性强。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是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一、轴测图的形成和分类1、定义轴测图是将物体连同其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下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三维图形,如图3-38所示。
该单一投影面称为轴测投影面。
图3—38 轴测图的形成2、轴间角直角坐标轴OoXo,OoYo,OoZo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X,OY,OZ称为轴测轴。
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OY,∠YOZ,∠ZOX称为轴间角。
3、轴向伸缩系数三条轴测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轴测轴的单位长度与相应直角坐标轴的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
X向、y向和Z向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
提问讲授内容10分钟20分钟图 3-39 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和轴测系数正等轴测图各轴向伸缩系数均相等,即p1=q1=r1=0.82(证明略)。
画图时,物体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均要缩小为原大的82%。
为厂作图方便,通常采用简化的轴向伸缩系数,即p1=q1=r1=1。
作图时,凡平行于轴测轴的线段,可直接按物体上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量取,不需换算。
这样画出的正等测图,沿各轴向长度是原长的1/0.82≈1.22倍,但形状没有改变。
2.正等测画法常用的轴测图画法是坐标法。
作图时,先定出直角坐标轴和坐标原点,画出轴测轴,再按立体表面上各顶点或线段端点的坐标,画出其轴测投影,然后连接有关点,完成轴测图。
下面以用坐标法绘制正六棱柱的正等测图。
1、分析:正六棱柱的前后、左右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