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余热锅炉检修规程0601

余热锅炉检修规程0601

余热锅炉及辅机设备
检修工艺规程
、八
前言
为了规范华能太原东山燃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燃气 -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汽机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统一设备检修的质量工艺,规范检修质量的检验标准,保证机组安全经济地运行,根据本公司余热锅炉设备实际情况,制订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华能太原东山燃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机务检修专业设备的检修、消缺与维护工作。

本规程主要是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备制造厂家说明书、订货技术协议、设计院图纸资料,同时遵照电力系统安装检修规程及交接试验标准,同时借鉴其他燃机电厂同类型设备资料进行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结合我公司设备实际状况,力求使相关数据与实际参数相符,确保本规程在设备检修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在规程的编写过程中由于时间仓促,编写人员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认识水平和检修维护经验的局限,规程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希望各级人员在阅读、使用本规程的同时予以批评、指正,编写人员将根据建议
及机组调试、检修、运行情况不断进行动态修订。

本规程自批准之日起实施,规程解释权归华能太原东山燃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准备部。

本规程编制人:梁超、焦强、陕梅辰
本规程校核人:章焰、薛新红
本规程审核人:史成宇
本规程批准人:常亚民
本规程由运行维护部负责解释。

1.2.2 拆卸组件——轴、轴封和轴承 (53)
1.1 余热锅炉技术规范 (1)
1.1.1 概述 (1)
1.1.2 系统流程 (1)
1.1.3 余热锅炉主要性能参数表 (1)
1.2 锅炉设备检修的一般规定 (6)
1.2.1 检修导则 (6)
1.2.2 检修分类、间隔和工期 (6)
1.2.3 检修项目和内容 (7)
1.3 检修工艺、注意事项、质量标准 (8)
1.3.1 汽包(高压、中压低压、除氧器)检修 (8)
1.3.2 联箱检修 (10)
1.3.3 受热受压面(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炉内外管道)检修 (11)
1.3.4 烟囱挡板 (12)
1.3.5 炉内外密封与膨胀节检修 (13)
1.3.6 定、连排扩容器检修 (13)
1.3.7 压力管道检修 (14)
第二章余热锅炉脱硝系统检修规程 (15)
2.1 余热锅炉脱硝系统技术规范 (15)
2.1.1 概述 (15)
2.1.2 系统组成 (15)
2.1.3 脱硝系统技术规范 (15)
2.2 检修工艺、注意事项、质量标准(缺资料) (19)
第三章余热锅炉辅机检修规程 (20)
3.1 高压给水泵检修规程 (20)
3.1.1 概述 (20)
3.1.2 技术规范 (20)
3.1.3 高压给水泵检查周期 (21)
3.1.4 检修项目 (22)
3.1.5 高中压给水泵检修工艺及质量要求 (22)
3.1.6 试车与验收 (23)
3.1.7 高压给水泵维护 (24)
3.1.8 高压给水泵检修 (24)
3.2 中压给水泵检修规程 (36)
3.2.1 概述 (36)
3.2.2 技术规范 (36)
3.2.3 中压给水泵检查周期 (38)
3.2.4 检修项目 (38)
3.2.5 中压给水泵检修工艺及质量要求 (39)
3.2.6 试车与验收 (40)
3.2.7 中压给水泵维护 (40)
3.2.8 中压给水泵解体检修 (41)
3.2.9 中压给水泵的组装 (47)
3.1 凝水再循环泵检修规程 (53)
3.1.1 概述 (53)
3.1.2 技术规范(缺资料) (53)
3.1.3 凝结水在循环泵检修 (53)
1.2.3 组件的拆卸 (54)
1.3 通用阀门检修规程 (58)
1.3.1 检修项目 (58)
1.3.2 通用阀门检修工艺 (59)
1.3.3 阀门日常检查维护 (66)
第一章余热锅炉本体检修规程 (1)
精品资料
第一章余热锅炉本体检修规程
1.1余热锅炉技术规范
1.1.1 概述
本余热锅炉是是华能太原东山燃机热电 2 X 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配套设备。

由东方日
立锅炉有限公司设计制造。

余热锅炉型号是BHDB-M701F4-Q1
余热锅炉为露天布置,无补燃、自然循环,卧式炉型,两台炉顺列布置。

锅炉具有高、中、低三个压力系统,一次中间再热。

过热、再热汽温采用喷水调节。

锅炉由进口烟道、换热室、出口烟道及烟囱组成,并设有脱硝装置。

所有受热面均为螺旋开齿带折角鳍片管,垂直布置于换热室内,受热面管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集箱与下集箱,每个集箱上有两个吊点将该管束的荷载传递到炉顶钢架上。

在各受热面管组与管组之间留有合理的检修空间,并设有检修门孔。

高、中、低压三个锅筒布置于炉顶钢架上,采用支撑方式。

整台锅炉为全钢构架,
自支撑型钢结构,炉顶设有防雨棚,辅助间为封闭机构。

在本体炉壳的内侧设置了保温层与内护板。

锅炉为微正压运行,凡穿过炉壳的管道都采用良好的密封与膨胀结构。

1.1.2 系统流程
凝结水经凝泵升压后,进入凝水加热器,在凝水加热器进口布置有再循环管回水。

经过加热后,
一部分经再循环泵回到凝水加热器入口,与凝结水混合,提高凝水加热器的进水温度,使凝水加热器后的烟气温度高于露点温度;凝水经凝水加热器加热后,经过喷嘴雾化初步除氧,进入除氧器;介质经下降管进入除氧器蒸发器管束产生汽水混合物,进行热力除氧,除氧后的的水经高、低给水泵送入高、低压省煤器。

低压给水泵出口工质为低压给水,进入低压省煤器,低压给水在低压省煤器中加热到接近饱和温度后,进入低压汽包。

低压汽包中的水由下降管进入低压蒸发器,加热后成为汽水混合物回到汽包,在汽包内的分离器中进行汽水分离。

分离出来的水回到汽包的水空间,饱和蒸汽则通过饱和蒸汽引出管送到低压过热器,继续被加热成为过热蒸汽,进入低压过热蒸汽母管,为汽轮机做功。

高压给水泵出口工质为高压给水,依次经过三级高压省煤器进入高压汽包。

高压汽包中的水由下降管进入高压蒸发器,加热后成为汽水混合物回到汽包,在汽包内的分离器中进行汽水分离。

分离出来的水回到汽包的水空间,饱和蒸汽经过饱和蒸汽引出管被依次送到高压过热器加热,出口蒸汽经过高压蒸汽减温器,由高压给水来的减温水调节温度后再送入高压过热蒸汽母管,为汽轮机做功。

1.1.3 余热锅炉主要性能参数表
1.1.3.1 年平均纯凝工况(性能保证工况,环境温度9.9 C)参数
1.1.3.4 余热锅炉本体
1.2锅炉设备检修的一般规定
1.2.1 检修导则
锅炉检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消除设备存在的缺陷和潜在的事故因素,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确保锅炉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锅炉达到额定出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锅炉检修人员的的职责是:努力掌握锅炉设备的特性,摸清各种部件损坏的规律,负责组织检修队伍通过计划性A、B C级检修、临检和设备技术改进,保证锅炉设备长期处
于完好状态。

锅炉检修工作必须贯彻挖潜、革新、改造的方针,坚决执行以预防为主”的计划检修和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同时推广新技术、采用新工艺及节能设备和新型材料。

以及通过采用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手段,在局部范围内试行状态检修,并逐步推广。

1.2.2 检修分类、间隔和工期
1.2.2.1 锅炉检修分类
1) A级检修一一是指对发电机组进行全面的解体检查和修理,以保持、恢复或提高设备性
能。

2) B级检修一一是指针对机组某些设备存在问题,对机组部分设备进行解体检查和修理。

3) C级检修一一是指根据设备的磨损、老化规律,有重点地对机组进行检查、评估、修理、清扫。

1.2.2.2 余热锅炉检修的间隔
余热锅炉检修的间隔的是指余热锅炉前后两次检修之间相隔的时间。

它主要取决于设备技术状况,同时又与余热锅炉运行、维修和检修工艺水平等因素有关,正确的运行操作,良好的检修质量以及符合规格的材料,是保证余热锅炉检修间隔和减少检修次数的重要因素。

因此,余热锅炉检修的间隔要根据《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及本厂燃机检修间隔具体情况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