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1(流体物性)
※ 对于黏性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实际流动问题,先研究不计黏性影响的理想 流体的流动,而后引入黏性影响,再研究黏性流体流动的更为复杂的情 况,也是符合认识事物由简到繁的规律的。
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
牛顿流体:是指任一点上的剪应力都同剪切变形速率呈线性函数 关系的流体,即遵循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均称为非牛顿流体。
常见流体的密度可查有关手册(附录三、四)
∵ =f(t,p),一般不随p而变,但随t而变
∴查数据时要注意温度
理想气体的密度:
pV nRT m RT M
m pM
V RT
o
To p Tpo
o
M 22.4
流体混合物的密度
液体混合物的平均密度:
1 wA wB wn
m A B
n
ρi ---纯组分i的密度,kg/m3 wi ---液体混合物中组分i的质量分率
气体混合物的平均密度:
(体积加和)
m AA BB nn (质量加和)
ρi ---纯组分i的密度,kg/m3
φi ---气体混合物中组分i的体积分数
若看成理想气体,也可按
Pa.s的油,如果轴的转速200 rpm,求克服油的黏性阻
力所消耗的功率?
解:油层与轴承接触面上的速度为零,与轴接触面上的速度等于轴面上的线 速度:
v= nd 200 0.36 3.77 m/s
60
60
设油层在缝隙内的速度分布为直线分布,即 则轴表面上总的切向力 为:
T
A
dy
流体的分类
流体类别
定义
0
( du
dy
)n
实例
理想流体
牛顿流体
实际流体
非牛 顿流
体
宾汉型塑性 流体
假塑性流体 膨胀性流体
无粘性及完 全不可压缩 的流体的一 种假想流体
有粘性、可 压缩的流体
0
0 、 0=0
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 水、空气、汽油、煤油、
0=0 、 0 、n 1
v
( .dL)
0.72 3.77 0.36 1
2 104
1.535104 (N)
克服摩擦所消耗的功率为: N Tv 1.535104 3.77 5.79 104 (Nm/s) 57.9 (kW)
特性 不流动、不可压缩,
有固定形状
液体
1.3×10-10 m=1.3Å
易流动、不可压缩
流体
气体
超临界流体和等 离子体等
3×10-9 m=30Å ---
易流动、可压缩 ---
连续介质假定(Continuum hypotheses)
流体是由离散的分子构成的,对其物理性质和运动参数的表征 是基于大量分子统计平均的宏观物理量。
❖流层间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称为切向应力
F du
A dy
牛顿内摩擦(黏性)定律
流体的黏度(viscosity)
➢ 动力黏度(简称黏度)的定义式及物理意义
du
dy
※ 黏度表示单位速度梯度下流体地内摩擦力,是流体的物性。
➢ 动力黏度的单位 SI 制:Pa·s cgs制:P 1P = 0.1 Pa·s 1cP = 10-2 P = 10-3 Pa·s = 1 mPa·s
※ 温度:
✓ 液体:温度↑,黏度↓ 原因:两层液体之间的黏性力主要由分子内聚力形成,温度↑→分子间 距↑→分子吸引力↓→内摩擦力↓→黏度↓ ✓ 气体:温度↑,黏度↑ 原因:两层气体之间的黏性力主要由分子动量交换形成,温度↑→分子 热运动↑→动量交换↑→内摩擦力↑→黏度↑
理想流体与黏性流体
➢理想流体:没有黏性,即μ=0的流体
牛顿黏性实验
F F,
d
y
u0
du
1. 与垂直于流动方向的速度梯度 du/dy 成正比 2. 与接触面的面积 A 成正比
3. 与流体的种类有关
4. 与接触面上压强 P 无关
牛顿内摩擦(黏性)定律
❖数学表达式 ❖写成等式为
F A du dy
F A du
dy
F —流体层接触面上的内摩擦力,N; A—流体层间的接触面积,m2; du/dy—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速度梯度,1/s; μ —动力黏度,Pa·s。
➢黏性流体(实际流体):具有黏性的流体
※ 在实际流体的黏性作用表现不出来的场合(像在静止流体中或匀速直线流 动的流体中),可以把实际流体当理想流体来处理。
※ 在许多场合,求解黏性流体流动的精确解是很困难的。对某些黏性不起 主要作用的问题,先不计黏性的影响,使问题的分析大为简化,从而有 利于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
间分子内聚力和分子动量交换的宏观表现。 历史
流体内摩擦的概念最早由牛顿(1643-1727)于1687年提出。由 库仑(1736-1806 )于1784年用实验证实。 流体黏性所产生的两种效应: 1. 流体内部各流体微团之间会产生黏性力; 2. 流体将黏附于它所接触的固体表面。
库仑实验
实验方法:选用普通板、涂腊板和细沙板,测量三种圆板的衰 减时间。 实验结果:三种圆板的衰减时间均相等。 结论:衰减的原因,不是圆板与液体之间的相互摩擦 ,而是液 体内部的摩擦 。
物质的三种常规聚集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的宏观性质由物质内部微观结构和分子间力所决定!
分子随机热运动
分子趋于分散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分子趋于聚集
两种力的竞争结果决定了物质的外在宏观性质。而这两种力的 大小与分子间距有很大关系。
类型 非流体
物质不同聚集态性质
状态 固体
分子间距 1×10-10 m=1Å
0
(
d d
u y
)
n
1
宾汉型塑性流体 假(伪)塑性流体
1、宾汉型流体: 00,n=1,=Const 2、假(伪)塑性流体: 0=0,n<1
0
2
牛顿流体
3 膨胀性流体 4
流体
3、牛顿流体: 0=0,n=1,=Const 4、膨胀流体: 0=0,n>1
理想流体 5 du
5、理想流体: 0=0,=0
流体的黏度(viscosity)
➢ 运动黏度的定义式
➢ 运动黏度的单位 SI 制:m2/s cgs制: cm2/s (St 沲) 1St = 100 cSt(厘沲)= 10-4 m2/s
黏度的影响因素(viscosity)
※ 流体种类:固体>液体>气体 ※ 压强:
✓ 常压:压强对流体的黏性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 高压:压强↑,黏度↑
dP
※ 越大,流体越容易被压缩。
不可压流体和可压缩流体
流体按可压缩性分为不可压流体和可压缩流体。
液体:随p变化很小,一般当 = Const,可视为不可压缩流
体。
气体:有较大的压缩性,属可压缩,但当p或t变化率很小时, 气体通常可看成 = Constant。
流体的黏性
流体的黏性 流体在流动时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流体内摩擦是两层流体
平均密度
m
lim
V V 0
V
V0:流体质点或微团,尺度远小于液体所在空间的特征尺度,
而又远大于分子平均自由程 。
连续介质假定:流体微团连续布满整个流体空间,从而流体的 物理性质和运动参数成为空间连续函数 。
注:该假定对绝大多数流体都适用。但是当流动体系的特征尺 度与分子平均自由程相当时,例如高真空稀薄气体的流动, 连续介质假定受到限制。
第一章 流体流动基础
第一节 流体的物理性质
在航空、航天、航海,石油、化工、能源、环境、材料、医学和 生命科学等领域,尤其是化工、石油、制药、生物、食品、轻工、 材料等许多生产领域以及环境保护和市政工程等,涉及的对象多 为流体。
流动中对流体进 行化学/物理加工
加工流体的机 器与设备
流程工业
过程装备
物质的三种形态
流体的密度和比容
密度定义与性质
lim m dm
V 0 V dV
工程上用平均密度
m
V
单位:kg/m3(SI制)
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
※ 在不同单位制中的数值和单位不相同,例如:1g/cm3=1000kg/m3
比容: 1 V m
(m3/kg)
单位质量流体所填充的体积
流体的密度和比容
甲苯、乙醇等
0 0 、 Const 、 牙膏、泥浆、血浆等 n 1
0=0 、 0 、n 1 橡胶、油漆、尼龙等
0=0 、 0 、n 1 生面团、浓淀粉糊
习题(自习)
如图所示,转轴直径=0.36 m,轴承长度=1 m,轴与
轴承之间的缝隙=0.2 mm,其中充满动力黏度=0.72
m
pM m RT
计算,其中:
Mm M A yA M B yB Mn yn
流体的膨胀性和压缩性
膨胀性---当流体温度↑时,流体的体积将↑
膨胀系数 1 d dT
可压缩性---当作用在流体上的压力↑时,流体的体积将↓
压缩系数 1 d dP
1 d d 0 1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