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教师职业道德作业及答案修订版

当代教师职业道德作业及答案修订版

当代教师职业道德作业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这说明了道德具有( B )( P 7 ) A.相对独立性 B.阶级性 C.历史继承性 D.共含性2.教师的职业品质在教育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着每一个学生,这说明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C )。

( P 23 ) A.伦理价值 B.文化价值C.教育价值 D.以上答案都正确3.指教师要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地进行工作。

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B )原则。

( P 27 )A.人格示范 B.乐教勤业 C.教书育人 D.以上答案都正确4.调整教师与职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是(A)。

(P31)A.依法执教B.爱岗敬业C.热爱学生D.尊重家长5.以人为核心,公正地平衡、调节着人与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自由-秩序关系和个体性—社会性的关系,体现了教育法规的(A)。

(P 41)A.人道-正义性B.公平-合理性C.公正-平等性D.公开-和谐性二、简答题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P 25 – P 30 )答: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书育人原则、乐教勤业原则、人格示范原则。

2.在实践中应怎样做到爱岗尽责( P 69 – P 71)答:教师在实践中做到爱岗敬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第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三、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第四、勤奋钻研,科学施教;第五、淡泊名利,育人为乐。

三、辩析题,并说明理由1.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 P 3 )答:这种说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是不完全的。

理由:因为它没有完整地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道德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而且是内在的品格。

所以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在这一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2.社会公共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和基础,因此,只要注重社会公共道德的良好修养,就能做好教育工作。

( P 9 – P 10 )答:这一说法是不完全的,具有片面性。

理由:它把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等同起来,以社会公共道德代替了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价值思想虽源于社会公共道德,但它是社会公共道德在教育领域的特殊表现,是关于教师职业言行的专门性道德;在教育现实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的修养,更要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因为教师在教育领域中的许多问题,是社会公共道德所不能直接解决的。

3.在“教书育人”这句话中,育人就是特指对思想品德的培养教育。

( P 27 )答:这一说法是不完全的,具有片面性。

理由:把育人仅仅理解为培养思想品德,在实践上窄化了育人的多方面功能,导致了育人功能的片面性。

在育人中培养人的思想品德虽然重要,可这不是唯一的,教书育人这种活动所培养的人,是一个能在多方面适应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完整的人,即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1、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每次提问都给否定了。

记得有一次,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异议,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当时我还要再问,老师挥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有嘲笑的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所以,到了中学以后,我很少提问……不像以前那样“炸刺”了。

问题:请根据尊重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蕴涵的思想观念,分析说明本例中教师的表现主要问题在哪里会产生什么危害教师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事情( P 87 – P 90 )主要问题:是师道尊严的不良反映。

主要危害:如此下去将束缚或压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主动性,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格,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正确做法:对学生动脑思考、爱问问题在态度和行为上给予肯定;以这一问题激活全班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共同寻求合理的结论。

理由:这是新的师生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联系案例展开论述案例2、上海市优秀教师毛蓓蕾在谈教育学生的"法宝"和"秘诀"时说:“其实,我什么法宝也没有,只是像其他老师一样,有一颗炽热的心,我用这颗心去温暖孩子们,体谅他们的甘苦,同时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去引导教育他们,促使孩子们一步一步上进。

正因为我爱他们,所以我的精神生活始终是充实的,总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征途中我也碰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甚至为找不到恰当的方法而苦恼,但我一想到孩子,就有了力量,就有了方法,就感到苦中有乐,其乐无穷。

”问题:毛老师的的秘诀说明了什么?请理论联系实际加以说明。

( P 58 – P 60 )毛老师的的秘诀说明了毛老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即:乐教层次。

乐教是对“热爱”层次的进一步升华和超越。

教师不仅拥有一颗炽热的心,去温暖、体谅孩子们,而且还会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内心的极大充实和满足,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

有了乐教精神,教师就能把平凡而且艰苦的劳动当成光荣而充满趣味的工作来对待;有了乐教精神,教师就会把教育事业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教育工作;有了乐教精神,教师就不会把教育活动视为一种苦事,就会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不畏艰难,勇于进取,勤于探索。

因此,乐教境界是我们每个教师所应该向往和追求的道德境界。

联系案例展开论述五、论述题1、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涵。

( P 21 – P 24 )答:教师职业道德蕴含和体现着多方面的价值。

主要有:伦理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

(一)教师职业道德所蕴涵的伦理价值:(1)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在本质上表现为教师职业行为中的向善和“应当”的价值取向。

(2)教师职业道德所要求的是教师自己的职业行为中必须遵循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体现一定社会的道德风貌,反映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合乎时代的要求。

(3)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声望,可使教师职业道德的伦理价值含量更高。

(二)教师职业道德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所处的地位决定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育职业道德对社会成员也具有教育价值。

教师职业道德所含有的教育价值也体现在它对教师自身的教育中。

(三)教师职业道德所蕴涵的文化价值:教师职业道德既是一种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教师职业道德的文化价值体现在道德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上。

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会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生动的榜样,当这种职业精神蔚然成风时,便会演化成一种现实的文化氛围,丰富着人类文化。

(四)要求联系实际展开论述。

作业二1.学生因作业没做对,教师要他抄写50遍,这是教育中非人道现象( C )( P 81 )A.心罚 B.体罚 C.变相体罚 D.经济惩罚2.“打是亲,骂是爱”这是由于受( B )的影响。

( P 83 )A.陈旧的师生观 B.伦理误区 C.应试教育 D.教师缺乏教育经验3.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做人的素质,这体现了教育爱的( B )( P 93 ) A.人道性 B.广泛性 C.引导性D.理智性4.对学生爱之深、恨之切,说明教育爱缺乏( D )。

( P 95 - P 96 )A.人道性 B.广泛性 C.纯洁性 D.理智性5.体现了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扞卫真理的科学精神的优秀品质是( D )( P 101 ) A.团结协作 B.爱岗敬业 C.为人师表 D.严谨治学二、简答题1.实践中教师怎样做到严谨治学( P 109 – P 114 )答:在实践中教师怎样做到严谨治学:(1)好学不倦,努力精通业务(2)把握规律,科学施教(3)严以律己,精益求精(4)不断探索,勇于创新2.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P 125 – P 128 )答: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有:(1)关心教师集体,维护集体荣誉。

(2)克服文人相轻,相互学习配合。

(3)尊重同志,相互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辩析题,并说明理由1.教师打骂学生的行为其实也没什么,他们都是恨铁不成钢,也是对学生负责。

(P 83)答:错。

理由:这一说法表面看来教师存有好心,但其实是一种伦理观念上的误区。

因为在这样的伦理观念中,并没有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是个有人格尊严的人,并没有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在地位上平等的人;这种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一种无视学生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的爱;教师对学生的那种“打是疼骂是爱”的做法,在实际上往往不知不觉地会造成对学生人格尊严的伤害和对学生合法权益的剥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摧残。

2.教师对优生的偏爱是自然的,无可非议的。

( P 92 – P 93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师对学生的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只有热爱每一个学生,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教师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必须走出的误区是对优生的偏爱和对差生的歧视。

对优生的偏爱不但会造成其他学生感到受冷落进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利于优生的健康成长。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1、一女生上课时玩弄头发被外语老师训斥后不满顶了嘴,外语老师遂将此事状告班主任,班主任一怒之下罚全班同学下跪,63名学生除4名没跪外,59名学生齐刷刷地在木凳上跪了近20分钟。

这起下跪事件就发生在泸州市合江县少岷职业技术学校。

问题:结合本案例,谈谈教育现实中非人道现象及其成因。

案例答:( P 80 – P 84 )1、案例中的班主任的行为,是教育中非人道化的行为。

2、在现实教育中常见的非人道化现象主要有:(1)心罚。

(2)体罚。

(3)变相体罚。

(4)经济惩罚。

3.上述几种表现仅是初步的概括,现实教育中它们的表现往往带有综合性。

3、非人道教育现象屡有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从学校教育来看,教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其主要原因有:(1)陈旧师生观的影响。

(2)伦理观念上的误区。

(3)应试教育的影响。

(4)有些教师缺乏良好的个性和教育经验。

此外,还有:教师品行败坏,性情恶劣,丧失人性;有些打骂学生现象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

4.联系实际展开论述。

案例2、一次公开观摩课上一位二十多年教龄的女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频频去叫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好学生,而是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差生。

一位女孩刚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的时候就被老师叫起来回答,结果是心理过于紧张,启而不发,满头大汗,不知所措。

这时老师让她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说了句:“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会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