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单元第二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唤、纪”等13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唤、技”等15个生字。
正确理解“呼风唤雨”等词语。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重点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看到“呼风唤雨”,你想到了谁?神仙、孙悟空2、大家的联想很丰富!那,我们这篇课文中是谁来呼风唤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吧!3、板书课题:7、呼风唤雨的世纪指名说齐读课题本节课通过《西游记》中的人物引导出呼风唤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自读课文本部分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识字解词,采用多种形式的识(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huàn jìhuò lài qián yì唤技获赖潜亿suǒ ào bó zhìzhé lán索奥舶质哲兰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4)图片认读生字潜水船舶(5)古文识字获,(隹,鸟雀)(又,抓持)造字本义:动词,猎人猎得猎物。
索,甲骨文(“屮”形表示草料,“口”形表示绳股)(相对的两只手,用双手搓),造字本义:动词,双手将草茎拧搓成绳。
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
世纪:是计算年代的单位,连续的一百年为一个世纪,1900-1999年是20世纪。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
依赖: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指名读要求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生字组词开火车读根据图片理解生字及词语生了解古文学生理解词意字解词方法,结合认读游戏及古文识字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助填空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个环节生字书写,通过送字回家游戏、加一加、换一换等多种形式了解字的结构,借助动画感受字的行笔顺序;第四个环节课堂练习,主要对本课的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作者简介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2年出生,浙江慈溪人。
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
2004年2月,路甬祥获得“意大利总统科学与文化金质奖章”和“学校、文化和艺术功勋证书”,表彰他为促进意中两国科技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4、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
《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三、生字书写出示生字:唤纪技改程超亿核奥益联质哲任善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生了解相关资料分自然段读开火车读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生字归类游戏:送字宝宝回家左右结构:唤纪技改程亿核联任上下结构:奥益哲善半包围结构:超质(2)加一加:熟字加偏旁禾+呈=程耳+关=联走+召=超(3)换一换:熟字换偏旁唤-口+扌=换忆-亻+忄=忆纪-纟+讠=记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唤、纪、技、改、程、超、亿、核、奥、益、联、质、哲、任、善”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出示生字: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的“口”不要写太大。
组词、造句出示生字:纪:右边“己”的起笔略低于左边。
组词、造句出示生字:技:左右结构,最后一笔捺要写舒展。
组词、造句出示生字:改:左右结构,最右边为“攵”,不要写成“夊”。
组词、造句出示生字:程:“禾”做部首时变捺为点,“口”生完成游戏多种方式识记生字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课堂练习(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hū huàn shì jì kē jì gōng chéng(呼唤)(世纪)(科技)(工程)tàn suǒ ào mì lián xìzhìliàng(探索)(奥秘)(联系)(质量)(二)比一比,组词语。
唤(呼唤)纪(世纪)益(日益)超(超越)换(交换)记(记录)溢(洋溢)越(超越)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指名说学生自主练习小组互评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和同学们交流。
课堂小结《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7、呼风唤雨的世纪路甬祥唤技获赖潜亿索奥舶质哲兰唤纪技程超忆索奥益联质任善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和时间赛跑《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遂昌县实验小学杜淑婷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重点字词。
2.梳理文章结构,学习“我”为什么和时间赛跑的原因。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1.了解作者——林清玄。
同学们,今天在学习的课文之前,老师要带你们认识一位作家。
(ppt),他是谁呢?(林清玄)自由读一读他的介绍,读了关于他的介绍,你想说什么?(他真勤奋、他真伟大、真有坚持的精神,他成就真大)2.同学们,林清玄有如此大的成就,和他从小树立的一种意识是分不开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笔下的文章。
——和时间赛跑。
(板书课题,强调“赛”字的书写)3.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你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引出为什么、怎么样(板书)(这是个很有价值问题,凡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激发我们阅读的兴趣)过渡:能质疑、能提问、能有自己的想法你就是个会阅读的孩子!接下来就带着让我们这两个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1.自由大声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读完后想一想:课文哪一部分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原因;哪一部分写了“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2. 字词教学(个人读,强调:狂“奔”是个多音字;领读,齐读)3.问题反馈:梳理文章结构。
(1—5:原因;6—8:怎样和时间赛跑)追问:那你觉得剩下的两个自然段在写什么?(9—10:获得的启示)4.总结:同学们你看,作者写作思路是很清晰的,从为什么和时间才跑到怎么样和时间赛跑最后从中获得成功和启示,这就是写作上我们要学习结构。
接下来我们就去感受课文的第一部分。
(三)深入学习:1.默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引发“我”和时间赛跑的原因有哪些?(1)外祖母去世a.理解去世——什么是去世?课文中是怎么解释的,找出第一处出现“永远不会回来的”这个句子。
(请学生读)引出: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齐读。
同学们,这句话中出现了一个关联词。
(与其……不如…….),这事一个表示选择的关联词。
你看这个句子中有两项选择——第一个选项是(欺骗我),第二个选项是(说实话),像这样在两个选择中,选那个自己觉得更好更有意义的就可以用到这个关联词。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选择性的事情,能用这个关联词说一说吗?过渡:带着这个理解,再读。
b.理解我的心情——忧伤、哀痛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我的这种心情?(划出相应句子)——引出:(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扑在草坪上痛苦;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
)—齐读。
—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到了他的这种悲伤?(无法排除、一圈一圈、扑、痛苦、每天)这是普通的悲伤吗?显然不是!c.指导朗读:个人读——谁能抓住关键字读出他的极度忧伤。
齐读——突出关键字眼。
语气低沉。
总结过渡:外祖母的去世,这是作者人生当中的一场经历(板书:经历)除了这个经历,还有什么原因引发“我”和时间赛跑?(2)父亲的开导a.请学生朗读。
一起读父亲的这段话,父亲的开导围绕那句话展开的?b.父亲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告诉我,所有时间里的事物是永远不会回来了?(“我”的昨天;爸爸的童年;所有的时间),你觉得这父亲说的这三方面有什么关系?(昨天指的是一天;童年是一个阶段,所有时间是一辈子!从时间的规律上说,层层递进)——(读)c.读着父亲的这番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时间就是生命、要珍惜时间)e.爸爸的话中,字里行间其实都在反复强调着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是哪些字眼?(永远不会;再也不能;再也不能;永远不能)——读,强调出这样的特点。
f.(出示看图片)接下来老师要请大家看一张图片,请同学们静静地看,你觉得这幅图在表达什么(表达着人的一生)有什么感受?——(人永远回不到过去;人最终是走向死亡,时间是回不去的)带着这份理解,再读这段话。
g. 再看这幅图图片:这幅图讲述了我们人的一生,找一找你处在那一幅图?——你的什么回不去了?(婴儿期、幼儿期)找一找,父亲此时此刻应该在第几幅图?他的什么回不去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读书时期都不回去了)那我再问,此刻,他的外祖母在哪里?(最后一幅图)他的所有的一切都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