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心理学教案
采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结合例举法、启发式教学法,并充分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讲述时间为38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此几种组合的优劣,如何优化组合。
讲授并举例
少年早慧,神童,大器晚成,成才规律的研究。
(四)能力在性别方面的差异
1、整体无差异2、单项有差异
第一节 普通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内涵
(一)心理学的词源
古希腊语中包括“灵魂”与“学问”两方面含义,后解释为“关于灵魂的学问”。
(二)现代的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产生、本质、作用、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二、心理学的产生
从原始社会人们关于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之争,到后来关于精神活学。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心理学象胚胎,孕含在哲学这一母体之中,它日渐成熟,脱胎而出,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一般认为是在16世纪末。
(二)性别条件
男女两性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优势互补。根据秘书专业女生多于男生的比例情况,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地具体担任秘书的条件。
(三)健康条件
主要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二、社会条件对秘书的心理影响
(一)知识结构应是T型结构
1、扎实的基础知识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2、丰富的专业知识通用的知识
3、各有短长4、反对性别歧视
四、能力结构
(一)大学生的能力结构
1、学习能力阅读、记忆、自学、理解
2、生活能力3、活动能力4、技术能力5、交际能力
(二)秘书的能力结构
1、一般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2、特殊能力
①表达能力口头、书面、收集、整理
②信息处理能力加工、利用、贮存、传递、交际
(三)服务性体现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第二章 秘书的社会角色
采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结合例举法、启发式教学法,并充分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
讲述时间为15分钟
讲述时间为18分钟
讲授并举例
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三节秘书的角色条件
主要包括:(一)生理条件,指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二)社会条件,指家庭、教育、生活阅历等。(三)心理条件,指心理
第三节秘书心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一、秘书心理学的性质
是应用心理学中的职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研究向秘书活动领域的渗透。
二、秘书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章 秘书心理学概述
此处可先让学生来分析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再讲理论知识。
文节的讲述时间为13分钟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秘书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文秘专业学生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能力的内涵、特征、发展、结构等基本理论
2、结合秘书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探析各种能力的内涵及要求,以使学生重视能力的培养
授课提纲:
1、秘书的表达能力
2、秘书的信息处理能力
3、秘书的活动能力
4、秘书的应用能力
5、秘书的创造能力
实施方法: 多媒体教学
3、秘书的能力结构,一般能力有何要求,特殊能力所包含的基本方面,重点所在。心理学的内涵、产生与发展。
作业布置:
全面了解一般能力,如何结合秘书职业活动需要培养一般能力。
鼓励学生自由讨论,拓展本章的学习内容。
讨论时间10分钟
通过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教学内容:第四章 秘书的特殊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秘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探讨秘书在人——人系统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三、秘书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探讨秘书心理活动如何实现知——情——意的过程及规律。
(二)探讨秘书优良的个性心理的培养以适应秘书工作之需。
(三)探讨秘书在人——人系统中优良的群体心理的培养以适应秘书工作以及发展之需。
活动过程、个性心理、群体心理是依规律而展开。本节主要探讨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对秘书心理的影响。
一、生理条件对秘书心理的影响
(一)年龄条件
合理的组合,应是梯型结构。
从发展趋势看是年轻化,一般秘书应比领导年轻,应根据领导的需要确定充任秘书的年龄,不要强制性地规定年龄标准。
引导学生辨析“秘书工作是吃青春饭”的看法,探讨什么年龄更适宜当秘书。
4、秘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5、秘书心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实施方法: 多媒体教学
详细内容:
导入:在我国,秘书工作的发韧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真正把它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初期的研究,往往囿于秘书工作的性质、内容、程序、方法等,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秘书工作的主体,探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秘书工作中的应用,因此而催生了秘书心理学这一奇葩。
2、正确理解秘书的角色特征。
3、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辨析各种看法。
作业布置:
分析秘书角色的生理条件、社会条件。
鼓励学生自由讨论,拓展本章的学习内容。
讨论时间10分钟
通过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教学内容:第三章 秘书的一般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文秘专业学生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的:
三、秘书角色意识的培养
(一)责任意识(二)服从意识(三)服务意识(四)参与意识
(五)公关意识(六)法律意识(七)原则意识(八)主体意识
四、辨析有关观点,形成对秘书角色的正确意识
(一)“高级保姆”说贬低秘书工作,工作性质误判
(二)“人格失真”说贬损秘书的形象,贬低秘书的人格
教学内容:第二章 秘书的社会角色
二、秘书职业活动的特点
(一)开放性涉外秘书尤其具备这一特点
(二)中枢性工作的中心枢纽,不是简单的中转站
(三)事务性同时也形成了秘书工作的繁杂性
(四)受动性不是被动地应付工作而是主动地工作
(五)综合性不仅是事务性的工作还有信息管理、辅助决策等工作。
三、秘书的角色特征
(一)从属性依领导活动的轨迹而运转
(二)辅助性秘书辅佐、协助领导的工作
三、研究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四、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1、谈活法2、问卷法3、阅读资料法
(三)心理测量法
(四)实验法
讨论:
1、心理学的内涵、产生与发展。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3、秘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作业布置:
1、秘书心理学的性质及其学科特质。
1、论述五种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
2、增强对能力系统的认识有助于培养一般能力
授课提纲:
1、能力概述
2、秘书的一般能力
实施方法: 多媒体教学
详细内容:
第一节能力概述
一、能力概念及其分类
(一)相关概念
1、能力2、才能3、天才
(二)能力分类
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2、再造能力与创造能力
3、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4、智力能力与活动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 秘书心理学概述
采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结合例举法、启发式教学法,并充分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讲述时间为18分钟
讲授并举例
教学方法与手段
四、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心理活动过程
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表象记忆
2、思维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详细内容:
第一节秘书的表达能力
一、表达能力的涵义
二、表达能力的作用
三、涉外秘书的表达能力及基本需求
突出双语化的要求,以及地区方言的要求。
讲述时间为20分钟
此处可先让学生来分析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再讲理论知识。
本节的讲述时间为17分钟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三)“悠闲自在”说低估秘书的工作
(四)“高级参谋”说夸大秘书的工作
(五)“花瓶摆设”说轻视秘书的工作
要学会运用秘书角色意识的理论剖析上述观点,通过思辨,能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
讨论:
1、完整把握秘书角色的内涵。
行业的知识
3、宽泛的辅助知识
(二)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取决于秘书的职级和工作需要
(三)能力结构应是通才、急才、将才、复合型的人才
第四节秘书的角色意识
一、秘书的角色知觉
(一)角色知觉的涵义
(二)角色知觉的影响因素
二、秘书的角色理解
(一)实现个体社会化
(二)实现角色转换
秘书在与领导、与平级、与下级交往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心态调整,角色转换,才能真正地进入角色。
强调其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占有某一社会地位或具有某种身份并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的一类人物。
二、角色心理
是在明确角色定义的基础上探讨某一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如秘书这一社会角色所具有的心理活动特质及其规律。
第二节秘书的角色特征
一、秘书的角色背景
根据我国90年代初的讨论,提出的“助手记”、“参谋记”、“配角记”等看法,引导学生从秘书职业活动的特点出发,探讨秘书的角色特征。
三、心理学的发展
(一)发展的原因是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并为解决这些课题提供了手段。
(三)发展的现状尤似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
哲学是孕育其成长的沃土,普通心理学是其主干,其他科学是其甘露,应用心理学是其分支。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不同领域,便产生不同领域的心理学,职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原理在各种职业活动中的应用,秘书心理学是职业心理学的一种。
(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