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县2018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Br-80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6分。
1-18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
1.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0.3g/mL蔗糖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若观察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则可说明该细胞是活细胞B. 用任何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都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C.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进出细胞D. 若用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做该实验,中央液泡可能会进一步变小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酶的活性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B. 酶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C. 细胞中所有酶的合成都受基因控制D. 胃蛋白酶不能催化小肠中蛋白质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3. 玉米籽粒的颜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为ABC的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籽粒均为无色.现以一株有色籽粒玉米植株X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植株X的基因型为()A. AaBbCcB. AABbCcC. AaBBCcD. AaBbCC4. 如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⑤中的染色体数是①或②的四倍B. 细胞②可通过④→⑤→④→③→②的过程来形成C. 图①和图②不可能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D. 图③④⑤⑥中都具有来自父方或母方的染色体5.烟草花叶病毒(TMV )和车前草病毒(HRV )均为能感染烟叶而使之出现感染斑的RNA 病毒,用石炭酸处理能去掉蛋白质外壳而只留下RNA ,由于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能重组其RNA 和蛋白质形成类似“杂种”的新品系病毒感染烟叶,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注: a 为TMV 的蛋白质感染,b 为TMV 的RNA 感染,c 为HRV 的蛋白质感染,d 为HRV 的RNA 感染,e 为HRV的蛋白质与TMV 的RNA 杂交感染,f为TMV 的蛋白质与HRV 的RNA 杂交感染。
)A. b 与d 的结果不同,说明不同的RNA 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表现出不同的性状B. e 中的杂交病毒感染后,在繁殖子代病毒的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TMV 的RNAC. f 中杂交病毒感染后,繁殖出来的子代病毒具有HRV 的RNA 和HRV 的蛋白质D. a 与b 、c 与d 的结果不同,说明RNA 是遗传物质,从而证明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6.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胰岛A 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①④⑤7.环境和资源是人类面临的两大课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煤中加入生石灰既可减少酸雨的产生,又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 .石油分馏所得的汽油、煤油等产品均属于化合物C .海水淡化后所得的盐卤可提取溴、镁等多种重要元素D .沼气的主要成分为CH 4,属于不可再生资源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0 g 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总数为3N AB .1 mol H 2与足量O 2反应生成的H 2O 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2N AC .0.1molSO 2溶于水,溶液中SO 32-、HSO 3-、H 2SO 3的总数为0.1N AD .用铂电极电解100 mL 1 mol • L -1的CuSO 4溶液足够长时间,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2N A 9.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乙烯的分子式为C 8H 10B .可用Br 2/CCl 4鉴别乙苯和苯乙烯C .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D .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7 10. 根据侯德榜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 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 3、分离NaHCO 3、干燥NaHCO 3四个步骤。
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1.—定温度下,将2 mol SO 2和1mol O 2充入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如下: 2SO 2(g) +O 2(g)2SO 3(g) △H =-196 kJ • mol -1。
5 min 时达到平衡,测得反应放热166. 6 kJ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0~5 min 内,用O 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 (O 2)=0.017 mol·L -1·min-1 B .)()(32SO n O n 的值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若增大O 2的浓度,SO 2的转化率增大D .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4 mol SO 2和2 mol O 2,平衡时放热小于333.2 kJ12.某科研小组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 2O 和CO 2转化为糖类(C 6H 12O 6)和O 2,X 、Y 是特殊催化剂型电极,已知:装置的电流效率等于生成产品所需的电子数与电路中通过总电子数之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装置中Y 电极发生氧化反应B .X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6CO 2+24H ++24e -===C 6H 12O 6+6H 2OC .理论上,每生成22.4 L(标准状况下)O 2,必有4 mol H +由X 极区向Y 极区迁移D .当电路中通过3 mol e 时,生成18 g C 6H 12O 6,则该装置的电流效率为80%13.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X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 与Y 同族,Z 与X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W 与X 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B .简单离子半径:W<X<ZC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14.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0时刻起运动过程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 =(10-0.1 v 2) m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B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C .0时刻的初速度为10 m/sD .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 m15.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的实心圆球被直径AB 所在的平面一分为二,先后以AB 沿水平和竖直两种不同方向放置在光滑支架上,处于静止状态,两半球间的作用力分别为F 和F ′,已知支架间的距离为AB 的一半,则F F ′为 ( )A 3 B.32C.233D.3316.如图,拉格朗日点L1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
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1建立空间站,使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
以a1、a2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3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a2>a3>a1 B.a2>a1>a3C.a3>a1>a2 D.a3>a2>a117.物体在恒定的合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在时间t1内动能由零增大到E1,在时间t2内动能由E1增加到2E1,设合力在时间t1内做的功为W1,冲量为I1,在时间t2内做的功是W2,冲量为I2,则( )A.I1<I2,W1=W2 B.I1>I2,W1=W2C.I1>I2,W1<W2 D.I1=I2,W1<W218. 质量为m的甲物块以3 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有一轻弹簧固定在甲物块上。
另一质量也为m的乙物块以4 m/s的速度与甲相向运动,如图所示。
则( )A.甲、乙两物块在压缩弹簧过程中,由于弹力作用,系统动量不守恒B.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甲物块的速率为零C.当甲物块的速率为1 m/s时,乙物块的速率可能为2 m/s,也可能为0D.甲物块的速率可能达到5 m/s19.(多选)如图所示,物块a、b和c的质量相同,a和b、b和c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1和S2相连,通过系在a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细线剪断。
将物块a的加速度的大小记为a1,S1和S2相对于原长的伸长分别记为Δl1和Δl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剪断的瞬间( )A.a1=3gB.a1=0C.Δl1=2Δl2D.Δl1=Δl220. (多选)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下,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1匀速向右运动,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从传送带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 2(v 2>v 1)滑上传送带,最后滑块返回传送带的右端。
关于这一过程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 .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的速率为v 1B .此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为12mv 21-12mv 22 C .此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做功为2mv 21D .此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2m (v 1+v 2)221. (多选)“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在飞船完成任务后返回地面,要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神舟九号”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经过B 的速度B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速度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加速度第II 卷 非选择题22.(4分)“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当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用2条、3条、4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 、3W 、4W ……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出的纸带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