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位化合物命名

配位化合物命名


⑥配体相同,配位原子不同,则按配位原子元素符 号的字母顺序排列 (- SCN, -NCS)或不同的名称命名
例1:[Fe(CN)5(NO)]2- 五氰· 亚硝酰合铁(II)离子 例2:[Ni(phen)2(H2O)2]2+
二水· 二(1,10-菲罗啉)合镍(II)离子
例3:[Cu(acac)(bpy)(py)]+ 乙酰丙酮根· 吡啶·(2,2’-联吡啶)合铜(II)离子
原子簇状化合物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原子以M-M键直接结合而 成的化合物,称原子簇状化合物,简称簇合物。
它有很多类型,
按配体分:羰基簇、卤素簇、 ……; 按金属原子数分:二核簇、三核簇、四核簇…等
多酸型配合物:
若一个含氧酸中的O2-被另一含氧酸取代,则形成
多酸型配合物
同多酸,如P2O72-,
杂多酸,如[PO3(Mo3O10)]3-。 多酸型配合物是多核配合物的特例。
3、含配阴离子的配合物:
在配阴离子与外界阳离子之间用酸字相连
例:K2[Fe(CN)6] 六氰合铁(III)酸钾
阴离子命名顺序: 阴离子配体→中性分子配体→合→中心离子 →酸。
如:K[PtCl3NH3], 三氯· 一氨合铂(II)酸钾
4、含配阳离子的配合物
阴离子在前,配阳离子在后
例:[Cr(en)3](ClO4)3 高氯酸三(乙二胺)合铬(III)
6、简名和俗名
化学式
K4[Fe(CN)6]
简名
亚铁氰化钾
俗名
黄血盐
K3[Fe(CN)6]
Na[Co(NO)2]
铁氰化钾
亚硝酸钴钠
赤血盐
Exercises
命名下列配合物和配离子: (1)(NH4)3[SbCl6]; (2)[Co(en)3]Cl3
(3)[Cr(H2O)4Br2]Br · 2O 2H
四. 配合物的命名
原则: 先阴离子后阳离子, 先简单后复杂。
1、配合物的整体命名 配合物外界是简单阴离子(如Cl-),叫某化某;
[Co(NH3)6]Cl3 三氯化六氨合钴(III)
若外界是一复杂阴离子(如SO42-),叫某酸某; [Cr(en)3](ClO4)3 高氯酸三(乙二胺)合铬(III)
阳离子命名顺序: 外界阴离子→化→酸性原子团→中性分子配体 →中心离子
[CrCl2(NH3)4]Cl· 2O 2H 二水合一氯化二氯· 四氨合铬(III)
5、复杂配合物
阴、阳离子都是配合物
先配阴离子,(酸)后配阳离子。 [Cr(NH3)6][Co(CN)6] 六氰合钴(III)酸六氨合铬(III) [Pt(NH3)6][PtCl4] 四氯合铂(II)酸六氨合铂(II)
若外界为氢离子,在配阴离子后加酸字; H[PtCl3NH3]
三氯一氨合铂(II)酸
若外界为OH-离子,则称氢氧化某; [Cu(NH3)4](OH)2 氢氧化四氨合铜
2. 配合物内界
按下列顺序依次命名:
配位体数→配体名称→合→中心离子( 氧化数 )
Cu(NH3)42+ [Mn(H2O)6]2+
综合以上考虑,高配位数的配合物中,
中心金属离子一般以第二、三过渡系的d0-d2过渡 金属或镧、锕系元素为主。氧化态一般高于+3。
配体一般为F-,O22-,C2O42-,NO-,RCO2-或螯 合间距较小的双齿配体。
[Mo(CN)8]3-
三角十二面体
[ReH9]2-
三帽三棱柱
[Ce(NO3)6]2-
3
4
一般为Cu(I)、Hg(I)、 平面三角形 sp2,dp2 Pt(0)、Ag(I)等,镧系、 锕系元素、多核配合物 中心原子具有非键电子对, d2s 三角锥形 [SnCl3]-、[AsO3]3并占据角锥顶点 中心离子位于正四面体的 [BF4]-、[SnCl4]2- 和 四面体构型 sp3或d3s 中心,配体位于四面体的 [Cd(CN)4]2-、[Cu(CN)4]四个角。 和[Ni(CO)4] [Pt(NH3)2Cl2]、 中心离子位于正方形中心, 平面正方形 dsp2或d2p2 [Ni(CN)4]2-、[AuCl4]-、 构型 配体位于四角 [PdCl4]2-
三(乙二胺)合铬(III)离子
⑥当中心离子具有多种氧化态时,可在该原子后 用括号注明(常用罗马数字)
3、配体的次序:
①无机配体在前,有机配体在后 [PtCl2(Ph3P)2] 二氯· 二(三苯基磷)合铂(II)
②先阴离子配体,后阳离子配体,最后中性配体 K[PtCl3NH3] 三氯· 氨合铂(II)酸钾
F Cu
2 O O
H H H
O O
Hg3(OH)42+
[CuF4]2-
多原子桥连配体
CH3 C M O O M
M
N
N
M
金属-金属成键
2 S S
-
S S b b S S
Sb2S42-
Co2(CO)8
(H3N)5CrOCr(NH3)5 桥连原子前加 表示
-oxo-bis(pentaammine chromium(III))

配位数的大小取决于中心原子的大小。
各族元素都是原子序数较大,有较高的配位数

中心原子氧化数越高,配位数也越高 对任何一种中心原子,无固定的配位数 同一中心原子与不同配体键合时,配位数不一定相同
配位数 2
立体构型 直线形
中心金属原 子杂化轨道 sp或dp
中心原子
结构举例
限于IB、 +1的价金属离 [CuCl2]-、[Ag(NH3)2]+、 [Au(CN)2]子
两可配体
——含有两种配位原子的配体如 NCS, NO2-
键合异构
键合异构体的命名
①用不同的名称区分:
N
C
S
M
S
C
N
M
硫氰酸根
M N O O
异硫氰酸根
O N O M
硝基
亚硝酸根
②在配体名称后写出配位原子的符号:
O
S M S
S
O M O
O
S
二硫代草酸根-S,S’
二硫代草酸根-O,O’
新型配体——配体与金属的结合方式与传统配 体不同
• 配体是饱和的
• 中心原子有明确的氧化态
多齿配体
H2N-CH2-CH2-NH2
ethylenediamine
CH N N HC HC CH C C CH C C CH CH
O O CH2 N O C O CH2 CH2 CH2 N CH2 C O O CH2 C O
CH
O C
ortho-phenanthroline 邻-二氮杂菲
四氨合铜(II)离子。
六水合锰(II)离子
①配体名称置于中心原子之前
例1:[Fe(CN)6]4六氰合铁(II)离子 ②不同配体名称间用 ·分开 例2:[Fe(CN)5(NO)]2- 五氰· 亚硝酰合铁(II)离子 ③配体的数目用一二三四等表示 ④在最后一个配体名称之前缀以“合”字 ⑤若配体名称较长或为复杂配体时,配体名称写在配 体数目后的括号中 例3:[Cr(en)3]3+
(4)[Cr(OH)(H2O)(C2O4)(en)]
(5)[Pt(Py)(NH3)ClBr]
(6) H2[PtCl 6] (7) [Co(NH3)6]Cl3
(8) [Co(NH3)6]2(SO4)3
Solution
(1)(NH4)3[SbCl6]; (2)[Co(en)3]Cl3 (3)[Cr(H2O)4Br2]Br · 2O 2H (4)[Cr(OH)(H2O)(C2O4)(en)] (5)[Pt(Py)(NH3)ClBr] (6) H2[PtCl 6] (7) [Co(NH3)6]Cl3 六氯合锑酸三铵 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Ⅲ)
配位数为八或八以上的配合物一般要满足以下条件: .中心金属离子较大,配体较小,减小配体之间的排 斥作用。 .中心金属离子d电子数较少,以获得更多的晶体场稳 定化能,保证提供足够的键合轨道,并减少d电子与配 体间的排斥作用。 .中心金属离子的氧化态较高,以保持电中性,避免 在形成配键时,由配体转移到中心金属离子上的负电 荷累积过多。 .配体电负性高,变形性低,否则中心金属离子较高 的正电荷,会使配体明显的极化而增加配体之间的相 互排斥作用。
Hg(CH3)2
[PtCl2(NH3)2]
具有多种配位几何构型的Au配合物
配位数
立体构型 三角双锥
中心金属原 子杂化轨道

结构举例 Ni(CN)53MnCl53-
5
四方锥 正八面体(Oh) 6 三角棱柱
dsp3或sp3d
d2sp3或sp3d2 d4sp
[Re(S2C2Ph2)3]
五角双锥
影响配位数的因素: 中心原子的影响
周期数(离子半径): Cr(CN)63-, Mo(CN)74Pt 氧化数: IICl42-, PtIVCl62体积大小:AlF63-, AlCl4-
• 配体的影响
电荷:SiF62-, SiO44-
• 外界条件的影响:配体浓度
Ni(CN)42- + CN- (过量) = Ni(CN)53-
配体不必含孤对电子 配体既是电子给体又是电子受体
2.2 配合物按所含中心原子数目分类
单核配合物 多核配合物 一个配合物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属中心,即一个 配位原子同时与两个金属结合而成的配合物。 这些配位原 子常常具有两个以上孤电子对。
2 F F F
F F Cu F F
F F Cu F F
K3[UF7],[UO2F5]3-
7
一面心三角棱柱
[NbF7]2-,[TaF7]2-
一面心八面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