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哲学_与心理学相关

西方哲学_与心理学相关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主要探讨西方哲学范围之内,用哲学的观点和思辨的方法来研究和阐释人的心理现象的各种理论)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心理学(一)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1、米利都学派因其代表人物生于米利都而得名。

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前547)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被看着是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心理学家。

他提出水是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认为灵魂产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代表人物有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

2、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前500)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古希腊早期理念论思想的先驱。

他既是伟大的数学家,又是一位宗教领袖。

他提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

其基本观点为:(1)认为数及其关系是万物的根源。

(2)提出了灵魂不死和轮回说。

并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智慧、情感三部分。

并认为前两者在脑,情欲在心脏。

(3)关于灵魂的构成。

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灵魂是由某种物质构成,如热气等。

第二种观点认为灵魂是空气中的尘埃。

第三种观点认为灵魂是一种和谐或谐音。

3、爱菲索学派又译爱非斯学派,以爱非斯城而得名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40—前480),爱菲索学派创始人,也形成哲学的伟大代表。

列宁称其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其基本观点有:(1)万物由火生成,又复归于火;(2)认为一切皆变;人的智慧和世界的变化的规律是一气相通的。

(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3)人的身体是土,人的灵魂是纯净的火(最干燥的灵魂最有智慧)。

4、爱利亚学派巴门尼德(Parmenides公元前570—前480)是爱利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此学派因产生于意大利的爱利亚而得名。

巴门尼德承认理性的真实性,否认感觉的可靠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因此他是理性主义的奠基者。

主张存在哲学,提出“存在是存在的,非存在是不存在的”,反对赫拉克利特的“我存在又不存在”的观点。

以同知同的感觉学说5、原子论学派又称元素论学派。

其代表人物为巴门尼德和德谟克利特(1)恩培多克勒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公元前490--约前430),经验主义创始人,也是医学家,是西西里医学派的创立者。

他认为万物由四种不变的物质构成,即土、水、火、空气四根构成。

人的身体由四根构成。

固体部分是土根,液体部分是水根,维持生命的呼吸是空气,血液主要是火根,思维是火根的作用。

人死时四根分散,各根与体外同类聚合。

(2)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Demokritor,460—370 B.C),认为世界只有原子和虚空,原子是永存、永动,数目无限。

他提出了影像说,认为从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了“影像”,人的感觉和思想就是这种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

人身体内的灵魂原子与直接来自外物的原子团接触就产生了认识活动,由外物来的原子团由感官孔道传入,与灵魂原子接触使灵魂原子形状、粗滑不同便产生不同的动荡,就产生感觉(二)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1、普罗泰哥拉普罗泰哥拉(约公元前481--411),古希腊第一个“智者”。

他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个体是他经验的最好的评判者),认为知觉对于其知觉者来说是真实的(知觉相对主义者)。

他认为人生来没有好坏之分,但人又有道德的倾向,政治上、伦理上的美德可以通过教育养成。

2、苏格拉底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他认为①万物由神安排,反对研究自然界,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主张研究自身的伦理道德。

②知识是人的理性中固有的,教育只是设法把人所固有的知识引出来,提倡启发式。

③灵魂和肉体从根本上说是不同的东西,主张灵魂不灭。

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

”被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前的石碑上。

3、柏拉图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苏格拉底的学生。

他将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

和人的等级相对应,又把灵魂或心理分成理性、意气和情欲三个部分。

认为一切知识都是先天就有,所谓学习就是在教学的帮助下对先天知识即理念形式的回忆。

4、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是西方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先驱者之一。

基本观点:(1)他认为躯体是灵魂的工具,灵魂通过躯体来实现自己的功能。

(身心关系)(2)反对柏拉图提出的知、情、意三分法,而主张灵魂只有知和意两类功能。

知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感觉、记忆、想像和思维);意的功能即动求功能(欲望、动作、意志和情感)。

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心理过程二分法的表述。

(灵魂结构性功能)。

(3)亚里士多德对感觉的定义、功能、分类以及错觉等作过专门论述。

(三)古希腊晚期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1、怀疑学派与犬儒主义(1)怀疑学派。

皮浪(约前365-前275年)为创始人。

不相信理性或感觉能提供真实的知识。

(2)犬儒主义犬儒主义主张最美好的生活就是亲近自然、远离社会规章制度。

安提西尼(Antisthenes,约前445-前365),宣扬回归自然的哲学,认为真正的幸福源于自我满足。

狄奥根尼(Diogenes,约前412-前323),认为只有退出社会,才是安定而值得追求的生活。

2、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前341-前270年)所创立。

•认为感觉是外物流出的原子团触到人的感官的结果,并认为思维依赖于感觉。

3、斯多噶学派•创始人芝诺(约前336-前264年)。

•认为人的灵魂是物质的,灵魂是世界理性的一部分,所以人应顺从理性。

(相信预言和占卜)4、新柏拉图学派•代表人物为普罗提诺(205-270)。

•认为世界本源是“太一”,万物都由“太一”中“流溢”出来。

“太一”中首先“流溢”出来的是心智。

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欧洲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三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心理学思想;第二条线索是中世纪传入欧洲的阿拉伯学者的心理学思想;第三条线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一)中世纪哲学心理学思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到16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宣告封建社会瓦解为止,大约经历了1100年,这段历史通常称为中世纪。

•中世纪时期,在思想上基督神学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

一切科学和哲学都成了宗教的附庸和工具。

它的理论形式早期为教父哲学,后期为经院哲学。

教父哲学与经院哲学•教父哲学:宗教神职人员为了更好地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将基督教的信条理论化,形成了一整套基督教义,历史上这些制订教义的人被尊称为“教父”,其学说被称为“教父哲学”。

教父哲学产生于罗马帝国奴隶社会末期,发端于2世纪,终结于6世纪。

奥里金是第一个运用希腊哲学建立基督教神学体系的人,故被看作是希腊教父的巨子。

他第一次对“圣父、圣子、圣灵”的意义作出哲学的解释。

•经院哲学是教会学院讲授的基督教哲学,它是比教父哲学更加系统、精巧的神学体系。

其目的是为宗教神学作论证,为封建教会的统治作辩护。

1、奥古斯丁的心理学思想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 ),最著名的基督教哲学家。

其心理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身心关系方面,宣传身心二元论。

同时承认身体和灵魂的结合,灵魂和脑有密切的联系,但又强调灵魂统辖肉体的主导地位,灵魂是整个生命和一切行为的主宰者。

(不象柏拉图主义那样完全否定身体的实体性)(2)提出了内省法。

认为心灵是通过自己认识自己的。

即心理是主观自生的内部经验,无法为他人直接认识,灵魂只有通过内省才能接近,并以自我报告的形式,陈述出来让人了解,此即内省法。

(3)首创官能心理学。

认为灵魂天生固有各种专司相应心理活动的官能或能力。

他把人的灵魂分为记忆、理解(理智)和意志三种官能。

同时认为灵魂是统一的。

2、阿奎那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约1225—1274年),中世纪最著名的经院哲学家,也是神学官能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

他的学说不仅代表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

•基本观点:(1)灵魂论。

将灵魂区分为五种基本形式:营养能力;感觉能力;追求能力;运动能力;理性能力。

(2)认识论。

阐述了认识活动的性质与过程,他对人的意欲活动作了详细的分析。

将认识区分为四个阶段:①知识来源于感觉,此时形成的是感性影像;②感性影像受到能动理智的照耀,从而产生同一类的个别影像的普遍内容,即共相,也就是“理智影像”;③被动的理智接受了影像,即“印入影像”;④有目的地把印入影像与其客体联系起来,利用它作为表达方式复现外部世界,即“陈述影像”。

(3)行为论。

认为认识和意欲是人的两种不同活动方式。

认识指人的感官和灵魂的内部变化,它由外到内的活动。

感觉是接受外部事物的印象,理智是抽象外部事物的形式。

意欲是由内到外的活动,以外部事物为目的,把自己的力量施加在外物之上,改变或利用外物。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从14世纪末到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系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

通常把这一时期称为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运动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表现(精神解放):(1)自然科学的长足发展;(2)哲学逐渐摆脱神学婢女的地位,开始密切联系自然科学的成就,并担当起反封建、反教会统治的斗争任务;(3)人文主义精神发展。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反对神学和教会对人的禁锢。

1、达·芬奇利奥那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2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美术家、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他是一个激进的人文主义者和哲学家。

他认为,人的认识源于感觉经验,“智慧是经验的产儿”,反对骗人的思辨之学。

但也决不轻视理性,认为科学也离不开理性。

•在心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视知觉和人类表情研究)(1)发现了脊髓的功能;(2)描述视觉器官及其功能,指出制约知觉的条件;(3)从绘画的角度研究了表情。

每一种情绪都有其相应的表情,表情同情感本身的性质是相当的,表情动作的强度也是与情感本身的强度相当的。

2、波纳蒂诺·特勒肖波纳蒂诺·特勒肖(Bernardino Telesio,1509—1588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

他的哲学思想具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

他认为自然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是永恒的,主张以自然解释自然。

他的心理学思想既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又留有神学的影响。

对身心关系和心物关系的理解都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波纳蒂诺·特勒肖的心理学思想•在身心关系上,他认识到心理活动是有其生理基础的。

•在心物关系上,认识到心理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