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以知识型员工为例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

企业社会责任超越了以往企业只对股东负责的范畴,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的是企业的法律责任,包括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不违背商业道德。

在高层次上是企业对社区、环境保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捐助。

从经济全球化进程和跨国公司自身的利益驱动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它既是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企业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供应商生产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守则不同于其他的技术标准,它超越了以往企业只是强调技术性指标,只是把赚取利润作为唯一目标这样的传统理念,而更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注重生产过程中人的健康、安全和应该享有的权益。

企业社会责任还强调企业对消费者、对环境和社区的人文关怀,注重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及意义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通过企业制度和企业行为所体现的对员工、商业伙伴、客户、消费者、社区、国家履行的各种积极义务和责任,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BCSD)在一次国际会议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承诺持续遵守道德规范,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且改善员工及其家庭、当地整体社区、社会的生活品质。

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也指出:“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更确切地讲,企业的目的必须在社会之中,因为工商企业是社会的一种器官。

”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企业财富来自社会财富再分配,企业壮大离不开社会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离不开与员工的同步发展。

因为,员工是企业的细胞,要保证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就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使全体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结合,达到企业、员工、社会共赢的局面。

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保证员工的利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加速企业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助推器。

其中,“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重要的一方面,也是贯穿所有影响因素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二、“ 以人为本” 理念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中的含义与意义“ 以人为本” 理念的核心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尊重劳动者作为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中“ 以人为本”有这样三层含义:1、“ 以人为本”意味着作为劳动者的企业员工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产品价格中不仅包含了原材料的成本,而且还包含了劳动者所付出的价值,那么,在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者不仅是一个生产或推销的工具,而且是一个通过劳动实现个人价值的主体。

劳动者的价值是由多方面来决定的,保证生产安全就是劳动者的人身安全,改善工作环境,也是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2、“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中意味着企业必须尊重劳动者。

企业员工不仅是赚取工资的工具,虽然他们在地位上与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不同,但是,他们也是有自我意识、有尊严、有感情、有自己思想的社会人,也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合法公民。

所以,他们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得到保障。

3、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 以人为本”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

如果把劳动者仅仅看作是打工者,那么,员工与企业仅仅是一种契约性的雇佣关系,员工只是付出劳动,赚取工资。

相反,如果把员工看成是各种不同的人才,尊重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那么,他们就会成为推动企业发展、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成为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源。

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关系、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财富。

承担社会责任,在表面上似乎是企业为员工付出了一定的成本,但是,实际上企业因此所获得的回报是无形的,远远超过了企业所付出的成本,所以,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压力转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从长远来看,企业社会责任所强调的改善员工工作条件、保障员工生产安全、职业健康和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和社区发展实际上是与我国的劳动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的宗旨一致的。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强化企业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使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主动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环境和社区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协调发展。

但是,从近期来看,我国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大多数都处在经营理念不成熟、管理不规范、员工素质低这样的现状,要求他们严格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还需要一个过程。

“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其在现代管理中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1、“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人”是管理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最具战略性的资本的观念。

2、“以人为本”强调了人也是组织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

企业的目标除了获取利润之外,还要满足社会需要,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和满足企业成员成长的需要。

3、“以人为本”反映了我国企业管理思想与国际接轨的客观现实,企业职工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企业管理的任务就是把人力资源与竞争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在市场竞争中创造并提高竞争优势。

三、社会工作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的作用社会工作在企业社会责任中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和个方面:1、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引入企业经营理念,带来了企业经营理念的革命。

最开始企业作为单独的实体是唯利是图的。

企业的目标就是争取利益的最大化,只关注自己,强调了竞争与对立。

后来发展为双赢,就是在经营的过程中注重互利互惠,在竞争的基础开始强调和关注对方的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在走向一体化世界在走向全球化。

出现了地球村的新概念.企业开始关注自己内外之和,关注内部与员工的关系,外部与消费者的关系,与自己所在社区的关系,与全社会的关系。

企业的经营理念从双赢发展到多赢,由小我发展到大我。

企业个体开始表现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是企业经营理念上的一场革命。

2、社会工作运用专业方法协调处理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关系,特别是企业与员工和消费者的关系。

企业与员工之间因为存在着雇用关系,随之而来的就要求企业履行提供劳动安全保护支付工资提供社会保障遵守劳动法、依法提供休息休假等情况.企业和员工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常常出现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侵害员工利益的现象。

轻则导致员工积极性受到打击。

重则引发冲突.这对双方都是极为不利的。

社会工作可以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在企业和员工之间进行协调工作,提醒员工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敦促企业一方履行自己责任。

避免更大后果的产生。

在企业与消费者间的关系也是一产,消费者与企业是不平等的,企业是内行,对产品有专业知识,而消费者经常是处于一种比较无知的状态。

如果企业要为了自身的利益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是很容易做到的。

这就影响到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于是易于引发纠纷。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专业方法对消费者开展个案辅导或者小组工作,在企业纠正其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协助调整消费者的情绪,化解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以便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推向一个新的层面。

3、社会工作结合专业理念与方法帮助企业员工成为企业人。

每个企业的员工到企业来时都会面临一个适应过程。

对企业环境的适应,对企业组织结构的适应,对企业人际关系的适应,对企业规章制度及文化的适应,对自己工作的适应等等。

这种适应方面的问题有时学会出现在中间。

比如工作一段时间一发现与同事配合不佳、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大、与同事合作不顺、业余生活单调、没有朋友等等。

这些问题是经常会遇到的。

属于企业员工的普遍现象。

社会工作本着助人在助的宗旨,按照社会工作的个别化、尊重、保密、非批评等基本原则介入企业员工问题中。

以个案工作或者小组工作的方式开展辅导或者培训或者组织活动等方式帮助企业员工解决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等,使同工得到更好的发展。

4、社会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树立企业在社区和社会中的良好形象。

现在的企业基本上意识到只有得到所在社区和社会的支持才有可能持续发展,都明白光有好的产品或者服务还不够,还必须有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

仅靠企业员工的良好的外表还不够大气,还要通过积极的对外拓展工和去与社会大众建立一种亲善关系。

主要形式是关注和支助弱势群体。

关心和支持文、教、卫公益事业的发展.组织参与环境保护事业的活动,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

这些工作均可以通过社会工作来组织和开展.社会工作从策划到制定方案,宣传和组织及评估总结一整套都了然于胸,可以很顺利地完成。

四、以知识型员工为例谈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管理。

1、知识型员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正在不断增加。

由于其工作的内隐性特点,知识型员工工作任务的量往往很难限定,工作时间和个人生活时间之问的界线往往不够清晰。

由于知识型员工所从事的脑力劳动往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创新性,其工作任务的质量和难度往往也很难衡量和控制。

加之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家庭及员工自身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知识型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明显加重。

因此,关心知识型员工的身心健康,缓解其工作压力,就成为目前企业社会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2、知识型员工面临的压力根据一项对西安市15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不同岗位的300余名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的主要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管理效率与工作氛围、事业压力、工作阻力、工作内容、超越自我的压力、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压力和缺乏理解与沟通等七个方面,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第一,管理效率与组织氖围层面。

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和人格特点,他们往往不喜欢上司把每件事都安排得非常明确具体,而是希望在工作中有自己发挥的空间。

如果上级干涉太多,以致他们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他们的工作兴趣就会降低,他们就会对公司的管理不满。

同时,如果工作团队中缺乏来自同事的建议、交流或情感上的支持,团队合作性差,也会导致知识型员工工作效率下降和工作压力加剧。

第二,个人事业发展来层面。

知识型员工对自身事业发展的要求往往较高,对自身生涯发展特别关注,因此他们在职业发展受阻时往往会受到强烈的心理冲击,导致心理压力加剧。

第三,工作阻力和工作内容层面。

当知识型员工感到工作中缺乏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或是面对超出自己能力的工作量而又得不到帮助时,就会产生焦虑、急躁等情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