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论语》论孝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论语》论孝


(四)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 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第二·七)
章旨:孔子论孝,首重恭敬父母, 衣食无缺之余,尤需体现 “敬”的精神,才算克尽孝道。
(五)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第二·八)
(《里仁》第四·二一)
章旨:孔子教人要时时关心父母的 健康情况,并及时行孝。
(八)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里仁》第四·十九)
章旨:孔子教人体察父母担忧子女 的心情。
作业:
一、课外阅读中国古代的《二十 四孝》。
二、搜集现代尽孝的感人故事。
三、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规 定 :子女不常回家看望老人违 法。你的看法如何?请写一篇 文章论述如何实践孝道?(不 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第八·三)
章旨:曾子训勉门弟子,爱护身 体发肤以克尽孝道。
补充:
《孝经》说:“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 始也。”
讨论: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
敢毁伤”与“杀身成仁,舍生取 义”是否矛盾?请加以分析。
(三)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第二·六)
章旨:孔子指点孟武伯,做子女的 应该身心健康,不使父母担忧,才 算尽孝。
章旨:孔子教导子夏孝养双亲之际, 必须和颜悦色。(即须是发自内心, 而非只是效劳供养。)
(六)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 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 怨。”
(《里仁》第四·一八)
章旨:孔子教导做子女的劝谏父母 时,态度语气要恭敬委婉。
讨论:如果父母错了,我们该怎么 办?
(七)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 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 惧。”
《论语》论“孝”
(一)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
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
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有也。君子务本与!”
(《学而》第一·二)
章旨:有子勉人力行孝悌之德。 孝悌是为仁的根本。
( 二)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 “启予足!启予手!《诗》 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 知免夫!小子!” (《泰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