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论语十则》ppt128 人教版
高中语文《论语十则》ppt128 人教版
第5页
【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 实践它、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 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 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怨恨,不是君子 (的所为)吗?
• 重点字词:时、习、说、朋、知、愠、君子
• 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乐趣 个人的修养
第6页
第24页
语言积累(成语归纳):
①温故而知新 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 ②见贤思齐 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 ③任重道远 责任沉重,路程遥远。 ④死而后已 到死为止。
⑤三人行必有我师 在一起行走的几个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第30页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
而 死而后已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பைடு நூலகம்
表承接。 不译,或 译为“然 后”
人不知而不愠
表转折。可译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却”或
学而不思则罔…… “可是”、 任重而道远 表并列。““而但且是””、“并
且”
第31页
文言代词:
吾日三省吾身。 吾,人称代词,我 余忆童稚时。余,人称代词,我 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 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信(诚实)
习(温习)
• 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
三省吾身
第8页
3.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旧的 领悟
可以
(知识)
以 (之) 为 师 矣。”
凭 (这一点) 做
了
第9页
【译】孔子说:“能够通过温习旧知识,进 而悟出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 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仁以为己任” •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第19页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
这
之后凋也。”
凋谢
第20页
【译】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 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松柏
(君子)
岁寒
(困难)
常青
(保持节操)
其他树木
凋落
(小人)
(变节)
第21页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
• 获取新的知识
↗ • 有所发现
↘ • 温习学过的知识 ↙
↑
• 独立思考 ↙
• 将旧知识融会贯通
第10页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迷惑而无所得
学则殆。”
危险,有害
第11页
【译】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 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 (陷入邪说的)危险。”
• 重点字词:罔、殆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16页
以上两则向我们讲述怎样正确的学习态度呢? 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
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 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总之,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第17页
8.曾子曰:“士 不可以不 弘
毅,
有学问有抱负或 有特殊地位的人
『 论
语 』 十
则
授课人:××× 授课班级:七年级×班
第1页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 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 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整 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 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 年体历史著作。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 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 和教化。教育方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 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通假字:
不亦说乎 通“悦”,高兴 诲女知之乎 通“汝”,你 是知也 通“智”,聪明智慧
第32页
谢谢支持
第33页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讨 论 孔 子 思 想 体 系 的 核 心 ——“ 仁 ” 。 “ 忠 ” 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 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 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这是反面要求。其中都包含了儒家的推 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
第23页
分类总结
求知态度
学习 辨正统一 思考
迷惘
停殆
第12页
5.子曰:“由,诲 女 知之 乎!
教导 通“汝”认识事物
教诲 你
(的道理)
知之 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
知道 是
这 通”智“,
聪明,智慧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第13页
【译】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求知的正确 态度吧!对待知识,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 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 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yì),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 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也。”(《子罕》)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论语》是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宋朝宰相赵 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从宋朝
以来,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 “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孔子像 第2页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 居住地
孔府一角 二堂内景
圣府大门
三堂内景 后堂楼内景
第3页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 yùn ),不亦君子乎?”(《学而》)
胸怀宽广 意志坚强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即“以仁为己任”,把“仁”作为自己的任务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停止
第18页
【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宽广胸怀、 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 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 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 远吗?” • 重点字词:士、弘毅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第28页
可以为师矣。 可以:可以凭借
可以
士不可以不弘毅。 可以:能够
人不知而不愠。知:了解
知 是知也。 知:通“智”,聪明智慧
温故而知新。知:领悟,知道 知之为知之。知:知道
第29页
重点文言虚词:
学而时习之
诲女知之乎
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之,代词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之,助词,无意 ,不译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方法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传不习乎?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修身做人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 而后已,不亦远乎? 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⑤已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