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规划文[2007]99号市规划局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计划2007年,我局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决策为指导,以创建“四城”为目标,以规划效能监察和建设为重点,以提升规划服务效率为中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2007年主要工作回顾今年,我局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狠抓“五项建设”,实现“五个加强”,做好“五个服务”,认真履行城市规划管理职责,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为重点,团结奋斗,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了各类规划编制和规划咨询服务工作2007年,依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用规划引导城镇错位发展;坚持用园区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坚持用政策引导城乡一体发展。
将科学发展观与“三个坚持”相结合指导规划编制工作。
1、完成城市规划编制任务(重要项目14项):鄂州市城镇村空间布局规划;鄂州市主城区山体保护规划;鄂州城西新区分区规划;鄂州市沿江港区控制分区规划;城南小桥都市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主城区公共设施布局规划;主城区户外广告布点规划;主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城区集贸市场规划;牛头山概念性规划;泽林程潮新村规划;“一主三新”土地出让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赵寨村村域协调发展规划;三山村、丁坳村、三峡村整村推进规划。
此外,启动了新一轮鄂州市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葛华科技新城总体规划和梁子湖区域协调发展(空间管制)规划已在委托编制中。
2、完成市政工程规划设计任务(24项):武昌大道(东段)延伸工程;寿昌大道工程;文苑路工程;学府路工程;滨港路工程;杜山路工程;旭光大道北段延伸工程;武昌大道刷黑工程;凤凰路中段刷黑工程;市政设施维修改造;洋谰湖综合治理等24项市政工程设计任务。
3、完成建筑设计任务:全年完成设计施工图纸300张,设计施工图建筑面积44000平方米。
4、提升规划报建服务水平,实现优质咨询。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关决定,服务于鄂州市的经济发展,我局今年着重抓了规划报建服务水平的提高。
全年共完成东江花园、鄂钢雨台山宿舍地块、市化肥厂地块、杨湾花园等项目咨询64项。
报建咨询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均做到“四有”即:所有项目咨询都有规范合同、有合格成果、有反馈意见、有标准档案。
规划咨询成果优良率达90%,成果合格率达100%。
全年完成咨询收入80余万元。
(二)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今年,我局在加快城市规划信息化以及“数字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今年5月28日国家测绘局批复同意“数字鄂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立项(国测国字[2007]25号),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国家投入150万,省投入150万,我市以成果配套方式折算投入700万元,分三个年度实施。
10月项目设计书通过专家评审,在鄂州市签订了国家测绘局、省测绘局、市政府三方共建共享“数字鄂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及应用示范”协议书,鄂州市被纳入国家测绘局数字区域地理间框架建设示范工程计划,明确鄂州市规划局为项目牵头和成果管理单位。
此项目的深入推进为我市打造“数字城市”基础信息平台,以信息化提升城市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年来我局的基础测绘及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完成了市安全饮水工程基础数据生产,其中乡镇安全饮水工程实测平断图全长270公里,市级安全饮水工程实测平断图全长61公里。
二是完成城市地形图的测量22项,城市竣工测量52项,验线图25项,完成测绘总面积8.1平方公里(其中完成市政工程测图6.7平方公里);完成勘察工程108项,钻探进尺9578.05米,触探进尺13390.1米,完成土工实验946个土样,全年共完成收入263.88万元。
三是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测绘总面积6.7平方公里。
其中涉及道路纵横断面测量26.8公里,放线任务34.8公里;为洋澜湖综合治理和城市天然气管道的埋设提供原始地形数据。
四是联合省测绘局质检站对省第一测绘院施测的鄂州市1:500部分数字线划地形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完成竣工测量数据的建库工作,数据更新率达到85%,积极为城市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基础测绘保障。
五是为确保岱家山两个永久性测量标志免遭破坏,及时查处庙岭镇岱家山开山采石危及国家级三等三角点和A级GPS点永久性测量标志案件,保证了测量标志的安全使用。
六是整顿鄂州市地图市场,组织编制《鄂州市交通旅游图》(新版);组织开展对国外组织或个人来鄂州测绘的专项检查。
积极开展测绘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三)进一步加强了体制和机制建设,严格实施城市规划管理1、健全规划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年初,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城镇化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鄂州发[2007]1号),《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城镇规划集中统一管理机制,在三个市辖区和葛店开发区设立规划分局,加强对主城区、新城及中心镇的规划管理”。
我局经过认真调研,主动汇报争取,于今年4月由市编委以“鄂州编字[2007]17号”批复正式批准增设三个分局(花湖规划分局、红莲湖规划分局、梁子湖规划分局),作为市规划局派出机构;在葛店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加挂一块葛店分局牌子。
从而理顺了对三个市辖区和葛店开发区的规划集中统一管理关系,使全市城乡规划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得到了加强。
2、加强机制建设,提高规划管理效率今年,我们围绕“六大机制”进行规划效率建设,以机制来保障规划实施的管理。
一是完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保证上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批的规划方案,在符合各项规划技术规定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技术创新,为实现科学规划奠定基础;二是建立城市规划许可过程的协调机制,内部科室之间的业务协调更加顺畅,防止推诿;外部与市环保、国土、房产等部门的协调形成机制,依法协调建设单位和第三人利益,不断提高协调能力,保证法制规划;三是创新城市规划许可业务运行机制,实行电子化办公,实现效能规划;四是强化城市规划许可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通过交权、限权、制权的“三权”控制方式,实现廉政规划;五是推进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机制,对需要公开的内容进行真公开、常公开,并与公众形成公开互动,实现阳光规划;六是探索规划行政责任认定与绩效评估机制,实现责任规划。
通过规划效能建设,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明显增强,服务态度明显改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3、严格依法行政,实施规划管理和执法监察(1)加强规划审批工作我局依照《鄂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和《鄂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规定,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详细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方案的编制深度及内容要求进行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
该制度推行以来,规划部门受理的详细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方案等设计成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对于重大工程项目的选址、各类规划设计和建筑方案设计的报建,均严格按照审批程序的要求,经过现场踏勘、方案初审、局技术委员会审查、市规划委员会审定等程序,促进了民主科学决策。
通过上述措施,使我局审批的技术成果的质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效地从规划编制上提升了城市品位。
全年共提请召开市规划委员会7次,审批建设用地80项,审批建设工程112项。
(2)做好规划许可工作,实现规划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一书两证”制度是《城市规划法》的核心,审批和发放“一书两证”是城市规划部门的主要职责。
为实行网上报建,今年我局委托洛阳众智公司开发了“一书两证”申报管理系统软件,并开始运行,极大的提高了规划管理的速率;并通过鄂州市城市规划“一书两证”行政许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到了科学调控和适时指导的作用,促进城市规划的规范化管理。
全年全市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共119项,其中共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2份(用地面积278.27万㎡),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1份(规划用地面积419.14万㎡),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50份(规划建筑面积195.77万㎡)。
全年共批准建筑工程面积899524.10㎡(其中:居住面积772865.60㎡,商业面积111943.90㎡,办公面积14714.60㎡)。
共收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250万元。
(3)规划实施监管得到进一步完善今年,我局注重对规划管理全过程实施监管。
从规划工作细节上着手,以受理、划线(红、绿)、放线、验槽以及竣工验收、规划许可等环节为抓手,以日查、月检通报为监管手段,加强对每个环节的监管控制。
今年加强了对市政管线工程实施规划管理(其中包括为鄂州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武九铁路提速提供规划协调;对全长54公里汉鄂快速主干道、双谷(高新)大道鄂州段等高等级公路的线路及立交互通位臵的选定和工程内审;红莲湖大道、鄂州电厂沿江通道等市政道路工程审查;“一线、一厂、七站”的电力建设项目选线报批;四项电信线路的规划服务;三项共20.2公里天然气管线的规划服务;一项全长约4公里的给水管道线路规划)。
全年共组织实地踏勘260余家,划出规划用地绿线图230家,划出拆迁红线图70余家,出具规划设计要点20余份;实施放线45家,验线、验槽43家,规划竣工验收48家。
通过上述细致的工作,规划实施全过程得到有力的监管,依法行政得到更好的彰显。
(4)建立目标责任追究制,实施规划执法监察今年我们着重加强了目标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设。
建立了“市局联合巡查、支队集中巡查、街办辖区大队分区巡查”三级巡查制度,坚持“一天一巡查,一周一互查,一月一通报”的工作制度,实行“违规报告制,案件查处制,目标责任追究记分制”三项管理制度,实施规划全程监察,有效地减少了违章建设的发生。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湖北省实施<城市规划法>办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对一般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案件进行查处,全年依法立案查处违法建设17家,实施行政处罚16家,正在复议、上拆期1家;对违法情节较严重的建筑加大强制拆除力度,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156家,面积8863.23㎡,限期整改99家;共协调红线纠纷12起,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真正做到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
局属执法监察支队今年严格执行记分制度的规定,对一、二大队日常监管不到位的行为实施责任追究,分别作出了800元和600元的经济处罚。
我局长期坚持用制度来管理队伍,用规范来约束执法行为,用规章来处理矛盾纠纷,较好地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4、服务“三新”,实现规划行政再提速一是实行局领导到市行政服务中心规划窗口轮流值班制,通过现场办公,减少规划报建环节,真正做到便民、快捷。
二是力促政府出台并联式审批办法,通过代市政府起草《建设项目报建并联式审批办法》,大力推进由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牵头,规划局“一家受理、抄告相关、联合办理、限时办结”制度的建立,提高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