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桥连续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大桥连续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大桥连续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 工程概况及箱梁总体结构设计1.1工程概况沿江公路大桥,位于下游与长江交汇处,系省道上一座大桥。

起讫里程K10+149.97~K10+477.03,全长327.06米,净宽9+2×1.75m,北临长江,南接大湖,东西各有堤防公路,交通便利。

施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属河床地貌。

1.2箱梁总体结构设计该桥主桥为(40+60+40)m三孔一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各控制断面梁高分别为:箱梁端支座处梁高2.0m,墩顶箱梁根部梁高3.5m,高跨比为1/17.14;跨中处梁高2.0m,高跨比为1/30;梁底采用二次抛物线过渡,边跨膺架施工段为直线段。

桥面纵坡为1.315%,-1.315%,两纵坡间竖曲线,其竖曲线半径为R=6000米。

箱梁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箱梁,梁底宽为6.0m,两翼悬臂长度为2.5m,零号块箱梁顶板厚度0.4米,腹板厚度0.6米;跨中处箱梁顶板厚度0.25米,腹板厚度0.35米,底板厚度0.2米;端支座处的腹板厚度0.35米,底板厚度0.5米。

箱梁在端支座处及墩顶箱梁根部设置了横隔板,并在横隔板中部都设置了永久进人孔,其它部位均未设置横隔板。

全桥箱梁节段分为0~7号节段、边跨膺架施工段及合拢段。

各节段设计参数见下表:1/2主桥箱梁砼数量表1.3 箱梁主要工程数量表箱梁主要工程数量表2梁体砼浇筑程序2.1悬浇梁体分段全桥箱梁共分四大部分浇筑:A为墩顶梁段即0号块,长12.5m;B为由0号段两侧对称分段悬浇部分即1~5(1’~5’)号段,其中1(1’)号段长4.25m,其它节段长度为4.5m;C为边孔在膺架上现浇部分即6’、7’号段,长度分别为3m和8.42m;D为主梁在跨中合拢部分,即6号段,长3.0m。

2.2浇筑程序①在万能杆件托架上浇筑4号、5号墩0号块;②在0号块上分别安装2套悬臂挂篮,向两侧依次对称分段浇筑主梁1~5(1’~5’)号段至合拢前段;3 分段浇筑施工方法3.1墩顶0号块施工3.1.1 0号块施工程序0号块结构复杂,预埋件、钢筋、预应力束及孔道、锚具密集交错,砼数量大,必须精心施工。

砼分两次浇筑,先浇底板、腹板上倒角下部,再浇筑腹板上倒角上部及顶板、翼板,详见0号块施工程序框图。

3.1.2 施工操作要点(1)托架搭设0号块托架采用万能杆件拼装而成,支承在承台面上。

在施工承台砼时先预埋定位钢筋(φ20),长20cm,外露5cm,以防止托架底板产生横向滑动,在底座处设400×400×10mm钢板,与定位钢筋焊接牢固。

墩身两侧支架通过在墩身预埋钢板上焊接连接槽钢与N29节点板连接,连接槽钢钻有椭圆形销孔,允许托架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产生竖向压缩变形,并可限制托架水平位移。

在墩顶处预埋两组2[12槽钢将托架顶部连成一体,两侧通过[12连接,设置间距为4m,以增加托架的整体刚度。

万能杆件采用N型标准杆件和非标准加工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搭设方法及杆件数量见附图所示。

(附图:0号块托架设计图.dwg0号块底模加固图.doc)0号块施工程序框图(2)托架预压由于万能杆件的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及杆件连接缝隙、螺栓的紧固程度等原因,会引起托架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变形,使托架下沉,引起砼梁段出现裂缝。

因此在0号块砼浇筑前须对托架进行预压,消除托架的非弹性变形,并为计算托架弹性变形提供数据,以确定底模的预抬高量。

托架采用袋装砂土堆载预压方式,根据箱梁截面特点,简化计算过程如2. S3=0.75+(2.982+0.099×2)×6-(0.8+1.35+(2.132-0.33+0.099×2)×4.8)=6.159m2VⅡ=(S2+S3)÷2×1=6.1001m33. S4=0.75+(2.982+0.099×3)×6-(0.8+1.35+(2.532-0.33+0.099×3)×4.8)=6.277 m2VⅢ=(S3+S4)÷2×1=6.218m34. S5=0.75+(2.982+0.099×4)×6-(0.8+1.35+(2.532-0.33+0.099×4)×4.8)=6.395 m2VⅣ=(S4+S5)÷2×1=6.336m35. S6=0.75+(2.982+0.099×5)×6-(0.8+1.35+(2.532-0.33+0.099×5)×4.8=6.53m2VⅤ=(S5+S6)÷2×1=6.4625 m36.第Ⅵ段体积计算:VⅥ-1=(3.5×6+2.5×(0.15+0.45)÷2-(1×1.8-2×0.2×0.4))×0.4=8.044m3VⅥ-2=(S6+3.5×6+2.5×(0.15+0.45)÷2-2.25×(3.2+0.6))×0.25=2.466 m3VⅥ= VⅥ-1+ VⅥ-2=10.51 m37.各段重量汇总:钢筋混凝土容重取2.6t/m3WⅠ=15.553t,WⅡ=15.86t,WⅢ=16.167t,WⅣ=16.474t,WⅤ=16.803t,WⅥ=27.326t 二.模板及施工荷载按20t考虑,各段分摊模板重量及施工荷载后的重量如下:WⅠ=15.553+20÷12.5×1=17.153t, WⅡ=17.46t, WⅢ=17.767t, WⅣ=18.074t, WⅤ=18.403tWⅥ=28.366t三.砂土的容重取为1.45t/ m3,各段堆载高度分别为:HⅠ=17.153÷6÷1.45=1.97m,HⅡ=2.0m,HⅢ=2.01m,HⅣ=2.1m,HⅤ=2.12m,HⅥ=3.25m四.沉降观测点设于底模两侧,间距1m,全块共设置28个沉降观测点,其具体位置见下图。

五、加载方式及测量数据整理1、加载方式采用吊车吊运袋装砂土至0号块底模上,按计算高度人工堆码整整齐。

2、变形量测量堆载前先测量各测点的标高,分别加载至计算荷载的60%、80%、100%、120%时量测各测点的标高,计算各点的沉降量,将测量数据记入事先制定的表格内,进行内业处理。

计算出托架的非弹性变形量,并找出弹性变形的变化规律,指导立模施工。

每节重量不大于1.5t,在托架上再用角钢拼接。

两端的侧模用于挂篮侧模。

内模支架设计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可调节长度,以适应梁高和腹板厚度变化的需要。

侧模支架自上而下设3道拉杆,上下拉杆在每两个侧模支架上下端设置,从梁体外穿过,中间拉杆利用梁体通气孔设置,高度自梁顶板下95 mm,间距250cm,起加强侧模刚度的作用。

侧模采用5mm厚钢板制作,按每段150cm分段,吊装后对接严密。

底模采用墩身施工用的大块钢模,每个0号块用1.85×2.0m大钢模18块,纵向6块,横向3块,墩顶水平段加工6块0.4×2.0m的模板。

内模采用组合钢模配合木模的方法,内模架设对撑和斜撑加固内模板。

具体设计尺寸见挂篮设计图(另册)。

由于0号块施工时正值汛期,根据河水位,可考虑使用浮吊辅助施工,或在墩顶上安装扒杆进行垂直运输作业。

(4)0号块砼浇筑①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箱梁采用C50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标号高,因此,配合比上要反复试配,确保既可以达到强度要求,又可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箱梁砼施工所需的粗、细集料以及外加剂、水等原材料必须按规定的频率检验,每批材料进场前物资部应与试验室取得联系,杜绝不合格料进场和用于梁部施工。

ⅰ、水泥采用华新水泥厂的普硅52.5Mpa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分批进行检查验收,对所用水泥应进行复查试验。

ⅱ、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中砂,其细度模数在3.0~2.3之间,含泥量不大于3%,其中泥块含量小于1%。

ⅲ、粗骨料:采用坚固的5~10mm瓜米及10~20mm小碎石,所用碎石的针片状含量小于15%,泥土含量小于1%,碎石压碎值小于12%。

ⅳ、外加剂采用FDN-9000型高效缓凝减水剂(粉剂)。

ⅴ、水:采用洁净的河水。

②混凝土拌和及运输混凝土采用在***侧拌和站集中拌和,电子计量,砼拌和前应由试验室出具施工配合比,要求做到无配比不出料,拌合时称量应准确,精度不小于±0.4%,拌和称量设备每周至少应校核一次,每缸砼的拌和时间应不少于1.5min;出料时,出料槽应设专人监视,观察砼质量有无异常现象。

混凝土用搅拌运输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泵送上桥。

4号墩输送泵安设在3号墩傍已修筑好的堤坝平台上,5号墩输送泵安设在5~6号墩间平台上。

在运输途中,搅拌运输车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混凝土的装载量约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

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其原水灰比不变。

如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

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输送混凝土的泵能连续工作,泵机开始工作后中途不得停机,如非停机不可,停机时间一般不应超过30min;炎热天气不宜超过10min;停机期间应每隔一定时间泵送几次,防止砼凝结堵塞管道。

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当阳光强烈、气温高时,输送管道上应覆盖草袋或砂袋洒水降温;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润滑输送管内壁;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③混凝土浇筑A.准备工作●检查钢筋、模板及各种预埋件,并得到质检、监理工程师的签认。

●检查是否有足够的砂石料及水泥。

●检查搅拌及泵送设备工作状况,以保证梁段一次浇筑完毕应有一定的保障措施。

●准备足够的振捣设备并有一定的备用设备。

B.砼浇筑由于0号块砼数量较大,沿梁高分二次浇筑,先底板、腹板后顶板,工作缝设在腹板顶上倒角处,高出倒角1~2cm。

砼浇筑时,顺桥向应对称从墩顶向两侧浇筑,砼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间断时间应满足下表规定:浇筑砼前,应将先泵出的砂浆及砼废弃,直到排出监理工程师认为满意的、质量一致的、和易性好的砼为止。

箱梁砼振捣应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拐角及钢筋较密不便于用振捣器振捣的地方可用人工钢钎捣实。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要求:振捣器应慢插慢拨,尽量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波纹管。

振动棒移动间距不超过45cm,腹板处按每层30cm分层捣实,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砼5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