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投入产出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PPT课件
第三章 投入产出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PPT课件
3.3.3 间接推导法
间接推导法
优点是工作量相对较小, 缺点是需要依赖于一些特定假设 。
基本思想
首先编制与现有核算系统有更好接口的产业× 产品矩阵与产品×产业矩阵 在此基础上再依据某些假设用数学方法推出产 品×产品矩阵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25
3.3.3 间接推导法
间接推导法的数据基础
第四版
13
3.3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3.3.1 供给表和使用表 3.3.2 直接分解法 3.3.3 间接推导法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14
供给表
3.3.1 供给表和使用表
主要回答产品是由哪些部门生产出来的问题。
采用产品部门×产业部门表式,一般按照CPC(主 要产品分类)对产品进行分类,按照ISIC(国际标准产 业分类)对产业部门进行分类
间接推导法的数据基础和目标
产品 n个部门
中间使用 产业
m个部门
最终使用
总产出
产品 中间投入
n个部门
产业
m个部门
Vij
U ij
Yi
Qi
Xi
最初投入
Pj
总投入
Qj
Xj
标有字母的区域表示所需的数据基础,即是数据搜集与整理阶段的目标。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26
3.3.3 间接推导法
间接推导法的推导公式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11
3.2.3 投入产出表的具体部门分类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y Classification,ISIC) 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部门分类体系 (GTAP Sectoral Classification, revision 2, GSC2) 不同部门分类之间对应关系相当复杂,不能 简单转换。
理论上精度最高,但工作量也最为浩大
我国采用此种方法。
基本思路
首先充分利用现有核算资料进行分解或调整, 以满足产品×产品表的数据口径
如果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则进一步组织重 点调查来获取数据
由以下五部分数据构成:
总产出、最初投入、中间投入、最终使用、进出
口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17
3.3.2 直接分解法
二者是中间过渡性核算结果
产业部门×产业部门表(很少使用)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10
3.2.2 投入产出表中的价格
购买者价格
是指购买者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实际支付的价格
生产者价格
是购买者价格扣除商业附加费、运输费后的部分
基本价格
是生产者价格扣除生产者所支付的产品税净额后的 部分
我国的投入产出表采用生产者价格编制
atj T j X j
直接消耗系数—— 从计算结果到模型 参数
amj M j X j avj V j X j
分配系数
总投入
Xj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32
3.5.1 投入产出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
j部门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i部门产品的消耗量 针对第I象限每一个单元计算,形成n×n的矩阵, 记作A
寻找一个能满足行与列双重约束条件的中间投 入矩阵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30
3.4 投入产出表的应用
3.4.1 投入产出系数 3.4.2 投入产出建模 3.4.3 投入产出表的扩展及其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31
3.5.1 投入产出系数
中
间 投
n个部门
入
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
最 初 投 生产税净额 入
营业盈余
增加值
中间使用
n个部门
aij
X ij Xj
rij
X ij Xi
各类投入产出系数
居民 消费
政府 消费
最终使用
固定资本 形成总额
存货 增加
出口
进口
可以计算各类构成系数,
如居民消费的产品构成系数等, 等于某产品居民消费量与居民 消费总量之比例
总产出
Xi
adj D j X j alj L j X j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4
3.1.2 根据投入产出表进行GDP核算
生产法
GDP=第一产业总产出(89 421)-第一产业中间投入合计 (37 060) +第二产业总产出(1 064 076)-第二产业中间投入合计 (820 054) +第三产业总产出(448 130)-第三产业中间投入合计 (207 710)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思想及表中元素的 实际意义
掌握投入产出核算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 关系
了解编制投入产出表的不同方法
掌握用非调查方法编表的技术
掌握运用投入产出表进行经济分析的思路 和方法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1
3.1 投入产出核算
3.1.1 投入产出表入门
3.1.2 根据投入产出表进行GDP核算 3.1.3 投入产出表的优势
表3—4供给表基本表式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15
使用表
3.3.1 供给表和使用表
原则上说,使用表主要回答产品到哪里去的问题, 但实际上还包括更多的内容
采用产品部门×产业部门口径,但内容相对复杂 一些
表3—5使用表基本表式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16
直接分解法
3.3.2 直接分解法
国民接分解法
扣除流通费用
以上所得结果使用的基本都是购买者价格,而投入 产出表一般采用生产者价格编制。
必须从已获得的数据中扣除各种流通费用,主要是 运输费和商业附加费。
扣出的部分要加到运输部门和商业部门的相应位置 上。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24
总产出 农业总产出
农业部门总产出与投入产出表所要求的口径一致
工业总产出
现有核算资料是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而投入 产出表中的总产出应包括全部企业的产值;
现有核算资料是产业部门口径,而投入产出表 是产品部门口径; 要进行相应调整。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18
3.3.2 直接分解法
建筑业总产出
加上5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与施工 工程有关的地质勘探、勘察设计两项的产值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21
3.3.2 直接分解法
最终使用
城镇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存货净变化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22
3.3.2 直接分解法
出口、进口部分
按照在海关是否有记录,分为两大类:
经海关出口(进口)的产品——有完备的统计, 计算比较容易。 非常住单位在本国(本国常住单位在国外)购 买的产品及享受的服务——统计资料非常有限, 需要依据相关数据进行推算。
一般来说,一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 数都大于1,则认为该部门为关键部门。
产业部门:基于基层单位来界定 产品部门:基于同质生产单位来定义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9
3.2.1 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
因产业部门与产品部门口径之不同,分为:
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
在投入产出表的建模应用中使用最为广泛,是进行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
产品部门×产业部门表(又称U表) 产业部门×产品部门表(又称V表)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7
3.2 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口径
3.2.1 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
3.2.2 投入产出表中的价格
3.2.3 投入产出表的具体部门分类
3.2.4 进口的处理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8
3.2.1 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
应用了产业部门,但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 业部门,而是更具有同质性的产品部门。
如果目标年中间投入某些具体元素已知,则 适用于改进RAS法。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29
3.3.3 间接推导法
RAS法的目的
以较快速度、较小成本完成编表工作
RAS法基本思想和步骤:
用目标年中间使用合计作为行向控制量 目标年中间投入合计作为列向控制量 采用一定的算法,以基年投入结构为出发点进 行调整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合计(237 751)+存货净变化合计(10 639) +出口合计(136 666)-进口合计(122 027)
=534 747(亿元)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6
3.1.3 投入产出表的优势
投入产出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多部门国内生 产总值核算; 投入产出表通过其多部门结构,简洁明了地揭 示了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2
3.1.1 投入产出表入门
投入产出表入门
第Ⅰ象限 中间投入/中间使用流量
第Ⅲ象限 最初投入(收入形成)流
量
第Ⅱ象限 最终使用流量
第Ⅳ象限 ?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第四版
3
3.1.1 投入产出表入门
行向
从行向上观察投入产出表的上半部分,它是一张行方向较长而列方向 较短的横条表,其行标题是三次产业以及合计项,列标题为三次产业、消 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出口、进口以及各种合计项。此表 的功能是记录各个部门产品的使用去向,因此需要从行的方向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