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施工图纸300—1200MW大型发电厂锅炉用炉水循环泵及特种电机制造基地1#生产车间结构、建筑施工图1.2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13)1.3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二、工程概况2.2现场情况:基础承台、梁、框架柱、顶板、梁模板等均使用15mm厚多层板进行组配。
2.3工程难点:2.3.1管理方面难点2.3.1.1结构模板全部采用15mm厚多层板进行组配,如何控制模板的加工尺寸,确保模板的加工质量满足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要求是本工程的难点所在。
2.3.1.2由于本工程专业分包工程较多,如何协调好各专业分包顺利的开展施工,完成最终的预期目标是本工程又一难点。
2.3.2技术方面的难点2.3.2.1本工程首层层高5.4m,层高较高,对建筑物的垂直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建筑物边柱的防止漏浆和垂直度要求是本工程施工的难点。
2.3.2.2楼层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梁板结构,梁与梁的节点、梁与柱、的节点较多,如何保证节点部位的混凝土外观质量是此部位模板配置和安装的难点。
三、施工安排3.1劳动组织及责任分工:3.2.1管理层负责人:3.2.1.1项目部技术员负责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和修改。
3.2.1.2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并审批。
3.2.1.3模板的制作,过程控制由木工工长及质检员进行检查,包括:规格、尺寸、制作方式、成型质量、分类码放要求、标识等。
3.2.1.4模板工程的验收:由木工工长提出申请,填报自检表报项目质检员,质检员组织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模板支设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监理核验。
3.2.1.5模板的拆除:由木工工长提出拆模申请,填报拆模申请,报项目技术员,经过核查混凝土浇筑时间、拆模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后,报专业技术负责人核查审批后,报监理公司批准后方可拆模。
拆模过程中由木工工长及安全员进行巡查。
3.2.1.6工长、安全员、质检员负责落实施工中的安全、环卫、成品保护工作。
3.2.1.7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全面管理和协调。
3.2.2 劳务层负责人:劳务作业队模板负责人负责模板的制作、安装及施工的组织;技术负责人负责模板工程方案交底的落实、检查。
3.2.3工人数量:基础施工阶段最高峰人数达到30人;主体施工阶段最高峰人数达到40人。
四、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熟悉图纸,学习相关的规范和规程。
4.1.2根据模板施工方案及相关规范、标准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落实到位。
4.1.3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了解模板配制情况,掌握支模过程中的重点部位。
4.1.4施工人员必须了解模板配制型号和对应部位。
4.2机具准备:4.2.1主要机具4.2.2小型机具:锤子、斧子、活动扳子、手锯、水平尺、线坠、撬棍等。
4.3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5.1流水段的划分:配备2个木工班组,基本按轴线到轴线划分一组,班组内流水施工:1轴——7轴,8轴—16轴5.2楼板模板及支撑配置层数楼板模板及支撑配置到顶层。
5.3隔离剂的选用及使用注意事项模板清理修整后及时刷隔离剂,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流坠。
涂刷隔离剂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接茬处,涂刷完隔离剂的模板悬挂使用标示牌。
5.4.1 墙体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木方子,按框架柱规格预制大模板,模板的接缝采用企口的接缝方式,配制以单张1200×2400分别配制,上下两块模板间设企口接缝,模板配制时进行编号,在现场模板拼接时对号拼接,确保模板接缝严密,防止漏浆。
多层板与木龙骨(木方必须平直,木节超过截面1/3的不准使用)接合,次龙骨间距250,主龙骨间距450,对拉螺栓水平间距500,竖向间距600。
5.4.2框架柱模板设计:柱模面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龙骨为50×100木方,间距200mm。
柱箍采用双根Φ48×3.5架管,间距为400mm。
当柱截面为600时,木方次楞平放;当柱截面大于等于700时,木方次楞立放,并在柱中加设一道对拉螺栓,700≤柱截面≤1000时,对拉螺栓为Φ14。
5.4.3梁、板模板设计:顶板面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次龙骨为50×100 mm的木方,间距300mm,主龙骨为100×100@900mm。
下部为钢架管支撑,间距900mm。
地下室及主体结构顶板支撑系统均采用碗扣式满堂红支撑体系。
梁面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次肋竖向布置采用50×100mm的木方,间距150mm,主肋采用钢架管间距600mm。
梁下部采用钢管支撑,间距900mm。
模板拼缝做法如下图:5.4.4楼梯模板设计:楼梯模板采用多层板、木方,白松板按照楼梯的宽度、高度和长度,踏步数现场配制。
楼梯立杆纵横间距900mm ,水平杆起步350mm ,以上间距1200mm 。
48钢架管。
5.4.6梁柱接头模板设计:梁柱接头模板采用预制模板支设,加固采用架管锁牢。
5.5模板的制作安装:模板安装应拼缝严密平整,不漏浆,不错台,不跑模,不涨模,不变形。
多层板除进行检查其板厚是否一致外,在使用过程中模板每层周转下来,材料员及质检员要检查其开裂、垫块间距顶板多层板模板接缝 处必须设 50*100mm木方次楞多层板模板拼缝硬拼开胶、变形等情况。
柱模板制作均采用15厚多层胶合板、木方龙骨拼装大模板。
模板的制作应保证规格尺寸准确,棱角平直光洁,面层平整,拼缝平严。
模板不应有不平、翘曲现象,验收合格后,按规格类型编号标识。
阴阳角的制作:5.5.1基础承台、梁的模板安装要点基础承台梁使用15厚多层胶合板、木方龙骨拼装片模板,模板安装时拼缝要严密,必要时在拼缝处粘贴海绵条。
5.5.2柱模板:5.5.2.1模板制作的板面平整、光洁,板面接缝严密平整。
5.5.2.2柱根模板应平整、顺直,为防止少量渗浆,加贴海绵条,海绵条宽度大于30mm ,粘贴海绵条距模板线2mm ,模板吊装要基本就位,不能离模板线很远,否则用力撬动模板会使海绵条错位,不起作用。
要使模板压住后海绵条与线齐平,防止海绵条浇入混凝土内。
5.5.2.3柱模板的高度应比墙、柱结构尺寸的净高高30mm ,即:模板高度=层高-顶板梁高+30mm ,结构混凝土施工完后,及时剔除软弱层。
5.5.4地上模板工艺流程见下图:多层胶合板阳角 拼缝作法示意刨光木方刨光刷模板漆多层胶合板阴角 拼缝作法示意5.5.5梁、顶板模板5.5.5.1梁、板模板应表面平整、光洁不掉皮,裁口边涂缝口漆。
5.5.5.2顶板模板采用硬拼的方法,不得采用胶条粘贴。
梁、柱接头位置接缝如需塞泡沫条时,泡沫条应平整,不得突出模板面。
5.5.5.3梁、柱接头的模板要按详图进行提前预制,保证不漏浆,不跑模。
5.5.5.4顶板采用碗扣式支承体系(具体尺寸参见顶板模板设计),特别注意:第一根支撑距梁边的距离,这一层从哪边开始上一层也从那边开始,上下层支架立柱对齐,立柱下铺设垫木,长度不小于40cm。
5.5.5.5顶板支承体系保证3层支撑。
5.5.5.7梁板模板起拱:框架主梁起拱,顶板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起拱高度按跨度的1/1000-3/1000控制。
5.6模板拆除5.6.1模板拆除前,由木工工长提出拆模申请,试块试压合格后,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5.6.2拆除的顺序:先拆除连接件,再进行拆除其模板,以防混凝土面破损或拉裂。
5.6.3侧模拆除的要求:5.6.3.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预埋件或外露钢筋插铁不因拆模碰挠而松动。
5.6.3.2模板拆除时,在脚手架上铺木脚手板一层,将模板及支撑先拆卸在脚手板上,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5.6.4底模拆除的要求: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要求:5.6.5柱、板模板的拆除5.6.5.1模板拆除顺序: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支5.6.5.2柱模板拆除墙柱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反,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
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
门窗洞口模板在墙体模板拆除结束后拆除,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位置撬动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时洞口的阳角被损坏,跨度大于1m 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设临时支撑。
5.6.5.3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掉梁侧帮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楼板模板拆模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暂不拆。
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强度,且隔二层拆模,以免上层传来的荷载对楼板造成影响。
在拆模时,即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强度,也应注意临量堆放模板是否超过混凝土楼板允许使用荷载。
以免压坏楼板。
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及时运出,集中堆放。
5.6.5.4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
支模前刷脱模剂。
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
5.6.5.5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
5.7模板的维护与修理竹胶板模板使用与维修保养5.7.1竹胶板在加工时采用合金密齿锯片切割,避免形成毛刺,在切割面上刷好防水漆;模板上打孔时应自接触混凝土面向另一面打孔。
5.7.2模板支设时禁止用重物锤击模板;应使模板直接就位,无法就位时应使模板尽量靠近就位处,然后用撬杠轻轻撬动模板就位。
5.7.3模板拆除时用木楔将模板楔离混凝土,禁止用重物直接敲击模板及木方。
5.7.4模板用后及时清理,清理干净后均匀涂刷隔离剂,分规格码放在指定地点。
5.7.5对棱角进行检查,发现模板边有毛刺掉角现象,要进行切割、刨光、封漆或更换处理;板面起毛、剥层的应进行调整更换。
定型模板的各种配件和各种螺杆均应清理干净并刷油。
5.7.6竹胶板模板存放采用遮风挡雨雪措施,避免阳光暴晒与受潮,防止模板及木方变形。
5.7.7模板的配件必须及时收集、清理,防止丢失。
六、质量要求模板安装质量标准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要求。
模板及其支架、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6.1模板制作检验方法及标准安装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6.2模板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6.2.2因本工程楼层较高,对于主体楼四角的柱模板要严格控制,验收时不但要检查本楼层柱的垂直度,还要三点控制吊线控制即同时检查本楼层柱模板上口线、本楼层模板下口线、下一个楼层柱侧面,保证上下层柱共面和垂直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