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的风味及啤酒感观品评
1、外观
要求啤酒清亮透明,无明显的悬浮物和沉淀物, 浊度不超守1.0EBC单位(保质期内)。 影响啤酒清亮程度的因素: –首先是清酒液过滤效果的好坏; –其次是发酵液基本特性,热凝固物、冷凝固物 去除不彻底,酵母不强壮产生自溶,经常难以 过滤澄清; –再是啤酒的稳定性,生物、非生物稳定性差的 啤酒会发生各种不同因素的混浊沉淀。
葎草烯
法呢烯 七、其它 硫化氢 二甲基硫(DMS) 苯 酚
0.450—0.500
0.450—0.800 0.01 0.15 1
0.3—1
0.07—0.5 0.0005—0.004 0.01—0.25 0.01
酒花香
酒花香 臭蛋味 洋葱味 刺激酚味
挥发性酚
20
17—40
刺激酚味
(二)、 啤酒风味物质强度的描述
(一)、啤酒中主要风味物质的阈值
阈值定义(由美国检验和材料协会提出)存在 一个浓度范围,低于该值,某物质的气味或味 道在任何实际情况下都不会被察觉,而高于该 值,任何具有正常嗅觉和味觉的个体会很容易 觉察到该物质的存在。
啤酒中主要香味成分辨别阈值(见表)
风味名称 一、醇类 正丙醇 异丁醇 异戊醇 活性戊醇 戊醇 2-甲基丙醇 乙醇
– 要求室内能换气,更换新鲜空气,但不能使评酒员感觉到有
风。 – 室内设施齐全,品评桌一人一桌,每桌旁放置一个小痰盂; 品评桌桌面都须盖有白布; – 评酒杯要求颜色、透明度、大小、形状和质量一致。 – 品尝样品温度一般要求在8-15℃,漱口水温为接近体温 (37℃)的纯净水。样品量应相同,每杯50毫升。每天的评 酒量不超过6轮,每轮最多6个酒样。
3—6 0.0001—0.032
后苦味
后苦味 日光臭
二、脂类 乙酸乙脂
乙酸异戊脂 丁酸乙脂 异丁酸乙脂 辛酸乙脂 已酸乙脂 壬酸乙脂 癸酸乙脂 醋酸-β -苯乙脂 乳酸乙脂
35
3 1 0.4 0.4 1.3 1.2 1.5 3.0 15
8—50
1.5—3.0 0.2 0.1—0.2 0.1 0.2 0.1—0.2 0.07—1.1 0.2—2.0 0.01—1.3
4、香气和口味
优质啤酒要求有协调的香气,酒花香气明显, 并有一定的麦芽香、口味纯正、爽口、酒体谐 调、柔和、无异香异味。 啤酒的香气和口味取决于留在啤酒中的各种风 味物质和香气成份之间的平衡,啤酒的香味是 由许多份浑然一体协调表现出来的。所以要提 高啤酒的香气和口味水平,不能只注重某一特 殊成份,要看协调的结果。
温度对味觉的刺激变化
甜味:随着温度升高的增强,37℃为最高点,超过37℃又 逐渐减弱。不同的甜味剂对温度反应不一,如相同浓度的 糖溶液,5℃时果糖甜于蔗糖,60℃时蔗糖甜于果糖。 酸味:0-40℃范围,酸味强度几乎不变。 咸味:21℃时最敏感,随温度升高而减弱。 苦味:随温度升高而稍减弱。 涩味:随温度升高而减弱。 双乙酰味: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酒精味:低温时发甜,高温时有刺激痛感。 从刺激到产生味感的速度很快,相对说,感味最快、苦味 最慢,酸味消失慢。
2、品评员的筛选
基本口味物质测试:将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感配置成 很低的浓度,进行品尝,加以辨别。考察品评员的敏感度; 五杯法测试:给出五杯酒样,其中有两杯完全相同,要求指 出相同的酒样。考察品评员的察觉能力。 浓度梯度测试:梯度测试包括典型风味物质浓度梯度测试和 原麦汁浓度梯度测试。前者是将典型风味物质用酒基配成不 同的浓度梯度,要求通过品尝、嗅闻,按浓度梯度的变化排 出顺序。后者为将酒样稀释成不同浓度,稀释要用焦糖色素 水,以保证样品色度一致。 描述能力测试:将啤酒中主要的醇、醛、酸、酯、硫化物等 以及一些缺陷风味如双乙酰、老化味等典型风味物质配置成 适当的浓度,加以认识、辨别。考察对典型风味物质的认识、 辨别与描述能力。
啤酒的风味及啤酒的感官品评
一、啤酒中主要的风味化合物
啤酒中已检测出800多种化合物,其中和啤酒 风味密切相关的有100多种。众多呈味物中,醇约 占21%、酯占26%、羧基化合物占20%、酸占18%、硫 化物占7%。多种呈现味物质味的刺激反应,专业术 语称为啤酒的风味。 在啤酒发酵的过程中,不同的风味化合物在啤 酒酿造的不同阶段生成。糖化过程中产生的味主要 有麦芽香味、酒花香味、苦味、酸味、二甲基硫;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味有高级醇味、酯味、双乙酰味、 乙醛、硫化氢、脂肪酸等;后酵结束后产生的风味 通常是不好的异味,包括金属味、氧化味等。
风味物质强度(FU) FU=风味物质浓度/风味物质阈值 FU值与被察觉程度对应关系如下表:
FU值
0—0.5FU 0.5—1.0FU 1.0—2.0FU
被察觉程度
不易被察觉 可以被察觉但是不能被一般的品尝者辨识 可以被察觉、被辨识
大于2.0FU
完全改变风味
影响味觉的因素:
物质的水溶性:呈味物质比必须是水溶性的,完全不溶于 水的物质是无味的。水溶性大的物质产生味觉快,消失味 觉也快; 温度:最佳的味觉温度在10--40℃范围内,尤其在30℃时 味觉最敏感。
思想素质:热爱评酒工作,有较强事业心、责任心, 不能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品酒,而是要按质量标准严 格找出差距,实事求是客观的进行评酒。有主见, 能独立思考,不受其他干扰; 评酒经验:评酒中应具有熟练的技巧,能正确区别 啤酒的各类品种,能较准确地找出啤酒在风味和品 质上的缺陷及产生缺陷的可能原因。掌握本地区和 国家有关啤酒的质量标准、工艺特点,并了解国际 啤酒品牌的质量水平。
0.1
1.0 15 200 80
0.03—0.25
0.01—0.6 6 0.5—5 70 10—30
馊皈味
面包,微甜气味 乳脂奶油味 特殊刺激味 特殊味刺激 苦味主要成分 生酒花味
0.01 50 2—7
奶油味
五、有机酸 丙 酸
醋酸
175 150 2.2 辨别阈值(mg/L) 30 8 8
40—145 3—5 0.6—3 啤酒中正常含量 0.7—4 0.03—0.3 1—6
醋味 酸味 干酪味 在啤酒中的味感 奶油味 汗臭味 膻 味
正丁酸 风味名称 异丁酸 戊 已 酸 酸
辛 癸
酸 酸
15 10
2.5 400 180
3—9 0.1—3
0.9 30—200 150
Hale Waihona Puke 膻 味 石蜡味芳香味 酸味 香的酸味
苯乙酸 乳 酸
柠檬酸
六、酒花香味成份
香叶烯 石竹烯 0.200—0.500 0.1—1.0 0.12—1.0 酒花香 酒花香
从泡沫形成机理上,影响啤酒泡沫的因素:
–啤酒中溶解二氧化碳多。且结合好。啤酒倒
入杯中时,二氧化碳逸出,把一些表面活性物 质带到气液界面,形成泡沫。 –啤酒的表面张力低。啤酒中溶解的蛋白质和 酒花树脂等低表面张力物质,易形成泡沫,易 附着杯臂上。 –啤酒的表面粘度高。高粘度高分子物质使泡 沫有一定附着力,可使形成的泡沫不消失,使 泡沫持久。
啤酒
(五)啤酒的感观质量及影响因素
啤酒的感官质量指标包括外观(色泽、透明 度)、泡沫、香气、口味(纯正、爽口、醇厚、 杀口)四方面。 外观和色度是啤酒的外表,直观感觉是否让 人信任和喜欢;泡沫好,会使人觉得这杯啤酒可 能是高质量的;真正的质量实质是啤酒的香气和 口味。一般情况下,这四项感官指标是相辅相成 的。
3—15
0.1—0.3 0.02—0.5 0.0002 0.01 0.00002(鲜) 0.00015(老化) 0.0003—0.0007 0.0002—0.0007 0.1—0.3
辛辣的青草味
刺激味 清漆味 橙皮味 苹果味 纸板味 油、哈喇味 油、哈喇味 干酪味
四、酮类 丁二酮(双乙酰)
2.3-戊二酮 2.3-已二酮 丙酮 2-丁酮 异葎草酮 葎草二烯酮 3-羟基丁酮(乙偶咽)
(一)啤酒品评的目的
掌握和评价啤酒成品、半成品、原辅料、包装物 的质量状况和适用性; 确定本企业各品牌啤酒和新产品的基本特征,并 进行判定; 诊断现有产品存在的口感缺陷,进行对策性技术 质量管理,评价和优化工艺及设备管理; 了解其它企业产品的口味特征,以对本厂工作有 指导意义; 利用品评技术,掌握不同消费者对啤酒的口感嗜 好,生产相应的新产品。
(四)品评员的筛选与培训
1、 对品评员的基本要求
身体状况:身体健康,无传染病,无色盲、嗅盲、 有较灵敏的感觉;嗜好烟、酒、茶及刺激性大的食 物(麻、辣、甜食物)的感觉灵敏度会相比较低; 一般女性较男性敏感;40岁以上人的敏感度会降低。 专业能力:熟悉掌握评酒基本知识、方法及生产技 术知识;有区别微妙差别的能力;有较强的再现性、 连续性、稳定性;扣分准确,能根据酒样的质量水 平确切的写出评语。
(二)评酒组织
评价啤酒感官质量,需要成立一个评价组 织,各生产工段可成立评酒组,品评上下工段 交接的酒液,避免感观质量不合格的酒流入下 道工序。以检验部门为主的评酒组,技术质量 管理人员要参加,品评发酵液和成品酒等,并 定期品评市场各种竞争产品,了解不同厂家之 间的差距。 我国目前的评酒方法,采用评酒员集中评 酒,暗码打分和描述,统计后做为综合口感质 量的评价。集中评酒可以讨论。
略甜,刺激香味
水果,香蕉味 甜香味 溶剂,水果味 尖锐的水果味 苹果味、白酒味 葡葡玫瑰香 杏仁味 水果甜味
三、醛类 乙醛
正丁醛 异丁醛 辛醛 反-2-丁烯醛 反-2-壬烯醛 反2-反-4壬二烯醛 反-2-反4癸二烯醛 异戊醛
25
1 1 0.04 8 0.0001 0.0005 0.0003 0.8
2、色度
优良的淡色啤酒应呈淡黄色,似带“绿头”,不应 发红棕色。 啤酒中的色素主要来自两方面: –①生产过程的褐变反应:包括羰—氨反应、焦 糖化反应、氧化反应。 –②麦芽和酒花的多酚类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