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考建议

加强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考建议

加强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考建议
(一)形成长效机制,深入发掘员工工作潜力。

心理疏导与经常性思想工作相结合,关心关爱与竞争激励相结合。

通过约束机制和学习、管理、监督等制度,规范职工行为,营造有利于员工心理健康的和谐集体氛围,使员工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科学使用人力,切实推行绩效考核制度,积极宣传先进典型,树立榜样,弘扬正气,在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形成争先创优、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建立和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责任制度。

责任到人,层层负责,层层开展,层层落实,将员工、班长、站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连成一线,班长负责监察员工思想情况动向,做出相应心理疏导措施,对于有实际困难的员工提出相关人文关怀意见上报加油站,出现较大心理问题而又不自行调节的职工更要上报加油站。

站长为站内员工思想情况负全责,接到相关情况,迅速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将无法处理的情况以及相关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意见上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

多利用谈心方式,真心实意地帮助有思想包袱的员工,深入了解和总结员工思想动态发展情况,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并做出相关措施进行防范。

对有实际困难的员工首要进行物质帮助,思想有包袱有偏差的员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将其引导到企业经营大局中来。

确实使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成为长效机制,将影响经营的不稳定因素扼杀于摇篮中,以点带面,彻底挖掘出员工工作潜能,带动企业稳步发展。

(二)改进传统工作方式,关注劳务工群体。

当前企业多种要素参与分配,劳务工与正式工待遇上的差别,让劳务工成为“相对弱势群体”,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劳务工心理产生失衡,埋怨情绪多,不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关怀和开解,是很难依靠自我调节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常态的。

相反,不良情绪将继续滋生并在一定范围内“传染”,浮躁、紧张、焦虑、不安、愤愤不平、恶意地看待别人等非理性心理存在于企业当中,必然加剧企业和社会的不和谐,如不加以有效的疏导,任其蔓延,不仅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而且给企业和社会安定造成极大的危害,阻碍企业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跟不上形势或工作方法过于简单,员工群体中存在的心理疾病得不到疏导,势必影响企业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企业“相对弱势群体”的出现,要求我们改进多以居高临下、强行灌输姿态出现的传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开展必要的心理疏导工作。

心理疏导本着助人的目的,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坚持保持中立不做伦理评判等原则,更容易被员工接受。

一方面,企业领导通过员工培训或其他对话活动中,与合同工、劳务工、委托管理站员工进行平等交流、协商,表达密切合作、共同开创前景的意愿,增强全体员工对企业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另一方面,督促员工学习心理知识,在个人的潜意识中树立一种有问题自己能够反思和自我调适的印象。

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多注意劳务工、委托管理站员工个人实际情况,热心、积极地去引导和关心他们,对于他们提出的意见慎
重考虑,认真回复,不能应付,如果失去对企业的信心,他们的工作激情也就会一落千丈,甚至发生逆反心理。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主动作为,耐心教育、时刻换位思考,用自己的真心、诚心和实际行动帮助员工,将任何不和谐因素扼杀于萌芽阶段,保证各项经营工作顺利扬帆起航。

(三)“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心理需求。

现在公司内员工的生存需求已得到基本满足,所以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社交、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无疑的成为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因素。

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是关注员工的思想、信念和情感。

具体措施可开展思想问卷调查、代表提案征集、员工满意度调查、合理化建议等形式,让员工参与企业的民zhu管理,让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此外,各级领导应定期或不定期的通过与员工面对面的交流会谈,关心员工的成长,对员工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引导、分析,找出对策,提出建议,使他们在关心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自我价值得到认可。

(四)加强企业文化定位,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营造出企业民zhu和谐的人文环境。

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创造出一种进取、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和人文精神,为全体员工塑造强大的精神支柱。

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的主要途径是丰富多彩的文艺娱乐活动,如演讲比赛、体育竞技、文艺表演等。

通过搭建文化平台,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使员工在活动中得。

相关主题